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223】(陈庆之篇之二十三)

荥阳是一座名城,它的历史像古猿人一样悠久,它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荥阳地处中原腹地,每逢改朝换代的时候,这里都要发生战争。它是兵家必争之地。

荥阳有虎牢关,虎牢关天下闻名,易守难攻;荥阳有鸿沟,鸿沟天下闻名,阻挡了项羽西进的脚步;荥阳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的称谓,如果占据荥阳,别说西面两百里处的河南洛阳,即使更西面的陕西长安,想要攻取,也不是难题。两京指的是东都洛阳,西京长安。

历朝历代的军事家,都知道荥阳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不断地加固荥阳,不断地改善防御措施。等到今天陈庆之攻打的时候,荥阳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坚固和最高耸的城墙。

陈庆之攻打荥阳极不顺利,攻城第一天,损失了五百人。

五百人对于这支七千人的白袍军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攻不下荥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三十万北魏军队,从西面扑来,像隆隆开动的铲车,要把白袍军赶到坚硬的荥阳城下,然后碾为肉饼。

白袍军远离根据地,粮草无济,孤立无援。到了这里,就像落在深井中一样,一切只能靠自己。

史书记载:“(北魏)前后继至,旗鼓相望,时荥阳未拔,士众皆恐。”

孙子说,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如果没有士气,这仗怎么打?即使强迫作战,也会打输。

陈庆之清楚地知道,目前最急需的是,重振白袍军的士气。

荥阳攻占不下,敌援步步逼近,形势异常危机,大战一触即发,空气紧张得擦块火石就能点燃,所有人都惊恐地望着陈庆之,陈庆之跳下马背,解下鞍鞯,头枕着鞍鞯说:“躺在这里睡一觉真好,打完这场仗,我就在这里好好睡一觉。”

然后,陈庆之站起身来,面对所有士卒说:“我们从南朝来到这里,一路攻城略地,杀人无算,就算死N回,也够本了。现在,狭路相逢勇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谁不要命,谁就活命;谁想要命,谁就没命。先攻下荥阳,然后把狗日的北魏援军赶尽杀绝。”

士卒们欢声雷动,向荥阳城发起疯狂反扑,陈庆之亲自擂起战鼓。一通鼓罢,壮士宋景休和余天愍抢先翻过城堞垛口,登上城墙,挥刀猛砍,守军抵挡不住,纷纷溃逃。

荥阳城就这样轻易占领了。

各种史料对荥阳城当时的守军记载不一,有的是七万,有的是十万,即使七万守军,也是白袍军的十倍。而白袍军一鼓作气,奋勇争先,很快就攻占了荥阳城,为什么?

后人分析说,当年北魏分崩离析,杀来杀去,早就让将士寒心,很有可能荥阳城的守军不愿卖力抵抗,他们看到白袍军要和他们玩命,便一哄而散。

攻占了荥阳后,陈庆之挑选了最精锐的三千骑,由自己带领,背城而立。大风呼啸,吹得旌旗猎猎飞舞。他们站立在狂风中,望着渐渐逼近的北魏军队,高声喊道:“想送死的,快上来!”

【224】(陈庆之篇之二十四)

北魏军队一路急急忙忙赶过来,他们没想到荥阳这么快就已经丢失,更没想到白袍军没有占据城池坚守,而是列阵等候。

这太不合兵法了。放着金城汤池不坚守,却要用极少数的人和极多数的人打对攻,这样的事情,即使疯子也不会做。

可是,陈庆之就是要打破常规,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尽管双方兵力之比是一比一百,陈庆之就是要用一个人向一百人进攻。而守在城中,怎么进攻?

陈庆之比疯狂还疯狂。

而陈庆之的疯狂是有道理的。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棋术语云:抢得先手。

我以逸待劳,你劳师远征,我就抢得先手。

陈庆之是围棋大师。

三十万北魏军队逶迤而来,浩浩荡荡,绵延上百里。前面的马匹喷着响鼻,一身汗水,止住了脚步;后面的马匹还在匆匆忙忙赶过来,漫山遍野都是铺开的北魏军队,像铺成了一张牛皮。

陈庆之带着三千白袍军发动了快攻,他们排成三角阵型,像一把尖刀,刺向这张三十万北魏军队组成的牛皮。再钝的尖刀,也能刺穿牛皮;再坚韧的牛皮,也会被刺穿。

陈庆之带着三千白袍军,在三十万北魏军队中左冲右突,北魏军队立足未稳,还没有喘过气来,就被刺落马。三千白袍军卷起了一场风搅雪,三十万北魏军像风中之草,纷纷倒伏。

这种情势,别说是三十万,就算百万,也会一败涂地。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三千白袍军,就这样击溃了三十万北魏军。

陈庆之率得胜之师,杀向虎牢关,虎牢光守将惊惶万状,弃关逃走。

荥阳被占,虎牢光被占,北魏都城洛阳没有屏障,北魏新君元子攸干脆带着贴身随从,离开洛阳,逃往并州。并州,是今天的山西太原。

七千白袍军出师北伐,居然攻占了北魏的都城,这样的战绩,前所未有。

陈庆之带着白袍军进入洛阳,洛阳大街小巷的儿童都在唱着这样的歌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意思为,甭管你是多有名的大将,甭管你手下有多少兵力,遇到白袍军,有多远就躲多远。

【225】(陈庆之篇之二十五)

从南朝都城南京,到北魏都城洛阳,陈庆之带领七千白袍军,一路过关斩将,长驱两千里,平三十二城,历四十七战,斩敌数十万,却仅用了三个月时间。

这样的战绩,是空前的。

为什么会这样?

除了陈庆之和白袍军勇猛善站外,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北魏内乱纷争,干戈纷起,即使纠集起几十万人,也是一伙乌合之众;另一个是陈庆之祭起复国大旗,跟在陈庆之身后的,是北魏的正宗皇室成员元颢。

陈庆之无疑是很聪明的。

陈庆之和元颢走进洛阳城后,就向元颢建议,请南朝速发援兵,因为依靠七千白袍军,要与四面八方即将反扑的北魏军队对抗,风险太大。

可是,元颢不同意,元颢有自己的小算盘,他认为陈庆之七千白袍军,就如此厉害,如果南朝再派兵将,那北魏是谁的北魏?是他元颢的还是南朝的?所以,出于自己的小九九,元颢立即向梁武帝上表说,现在北魏只剩下尔朱荣这一支叛军,我和庆之完全能够应付。“今州郡新平,正宜宣抚,不宜征讨,万勿加兵,摇动百姓。”

梁武帝放弃了北伐胜利的大好局面,没有再派兵支援陈庆之。

梁武帝是一个十足的蠢才。

陈庆之带着七千孤军,来到了遥远的北方,举目无亲,形影相吊,内无依靠,外无援兵,危机重重,处境堪忧。

陈庆之在军事上,无人匹敌;而在政治上,被元颢轻易击败。

陈庆之进驻洛阳后,更北面的北魏天柱将军尔朱荣纠集各方势力,号称百万,向洛阳杀来。而前锋,则是尔朱荣赖以起家的七千铁骑。

尔朱荣听说陈庆之仅用七千白袍军就攻陷洛阳,非常不高兴,你是陈庆之又怎么了?你又没有三头六臂,你有七千白袍军又怎么了?我也有七千铁骑,你的七千白袍军击败了北魏几十万军队,我的七千铁骑也击败过葛荣的百万起义军,难道七千白袍军还比我的七千铁骑厉害?

别人怕你的白袍军,我偏不怕你。

【226】(陈庆之篇之二十六)

听说尔朱荣带着新君元子攸还有北方的百万军队,一路南下,进攻洛阳;而南朝的梁武帝按兵不动,没有任何北伐的迹象,被陈庆之攻陷的北魏四十七城开始陷入一场纠结的赌博中,他们权衡再三,觉得陈庆之的七千白袍军,无论无何也打不过尔朱荣的百万军队,于是,他们一致倒戈。

现在,陈庆之和七千白袍军不但腹背受敌,而且退往南朝的道路也被截断。

陈庆之带着七千白袍军出征,他认为只要杀退尔朱荣,那些墙头草又会倒向自己。

在元颢进入洛阳第六十五日,战争再次爆发。

北魏的先锋七千铁骑进展迅速,他们远远地甩开了大部队,渡过黄河,进攻洛阳。

就在年初的三月,这支七千铁骑进击北方葛荣的百万起义军。他们分兵两路,一路佯攻,一路侧击,七千铁骑硬是将百万起义军打得土崩瓦解,连首领葛荣都成了阶下囚。这支北魏的七千铁骑中,就有两名重量级人物,一个叫高欢,一个叫宇文泰。他们两个后来将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皇帝高欢,西魏皇帝宇文泰。

七千铁骑,是北魏精兵中的精兵。

现在,两军在洛阳城下摆开战场,一方是南朝七千白袍军,白马啸西风;一方是北魏七千铁骑,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是一场硬碰硬的战役,它决定着谁才是当今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这场战役打得极为激烈,双方的精锐骑兵胶着厮杀,直杀得震天动地,日月无光。洛阳城下,血流成河,腥风弥漫。黄昏时分,双方杀得精疲力竭,却谁也不能将谁击垮。

就在这时候,一支两千人的白马骑兵突然从树林中杀出,此前的大半天里,他们厉兵秣马,枕戈待暮,就等着夜幕降临,就等着双方都筋疲力尽的这一刻。

白袍军来了援兵,而北魏铁骑却没有援兵,他们的援兵还在遥远的黄河北岸。他们跑得太快了,他们太轻敌了。

陈庆之带着白袍军,把北魏的七千铁骑一直赶到了黄河北岸,然后攻占中郎城,阻止北魏渡过黄河。

背水结阵,乃兵家大忌。而陈庆之偏偏要背水结阵,用七千人对抗百万大军。这种胆识,这种勇气,古今未有。

陈庆之简直太牛了。

历史可以很精彩》小说在线阅读_第1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孤灯书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可以很精彩第1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