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208】(陈庆之篇之八)

孙子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围棋术语说:流畅自然,因势而动。孙子和围棋中所说的势,其实就是变化,是形势。

兵法云:敌未动而我不动,敌欲动而我先动。讲求的是占取先机,占据主动。

现在,陈庆之的形势危急得不能再危急了。上司突然叛变,敌军四面合围,下级的陈庆之如果不想投降,就只有溃围这一条路。

而他的所有军事机密,他的行军路线,他的军队实力,全部被萧综带给了北魏,他现在已经毫无优势可言。

翻遍世界军事史,也找不到这样滑稽的事情。胜利在望,上司却突然投降了。大火突起,不让孩子先走,居然让领导先走。

所以说南北朝是一个盛产妖孽的时代。

北魏的包围圈刚刚形成,陈庆之就趁着夜晚,带着士兵猛打猛冲,斩关夺旗,溃围而出。

然后,陈庆之领着军队急急南下,北魏在后急急追赶。

徐州距离南京,有六七百里,而且这一路上没有高山峡谷,几乎全是平原,陈庆之要带着军队,摆脱这些骑着马的追兵,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这一路上尽管没有高山峡谷,但有湖泊河流。沱河、新濉河波涛激荡,洪泽湖、高邮湖漫漫无边,还有蜿蜒奔腾的淮河。每一条河流,每一处湖泊,都抵得上十万雄兵。当陈庆之带着军队在水中浮游,或者划着船桨的时候,北魏的骑兵只能站在岸边望水兴叹,徒唤奈何。

南人善舟,北人善骑。到了水乡泽国,就是南人肆意发挥的舞台。

史书记载,陈庆之在北魏重兵的包围圈中,全身而退,毫发无损。也有的书籍记载,跟着萧综投降北魏的,只有两个随从,其余的都让陈庆之带回来了。

这是陈庆之军事生涯的第一战,他带着两千孤军,深入北魏腹地,而且斩将夺旗,横冲直闯,以少数步兵战胜大量骑兵,书写了南北朝战争史上的传奇。

而且,面对强敌合围,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他居然能够带着弱旅溃围而出,摆脱追击,全师而退,保存实力,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传奇。

南北朝时代,因为异常混乱和黑暗,所以将星的光芒才更为耀眼,而陈庆之则是这些将星中最光灿夺目的一颗。

陈庆之的传奇,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他那些令人回肠荡气,令人击节赞赏,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还没有上演。

【209】(陈庆之篇之九)

接下来的一年里,陈庆之潜心研究城池攻守之法。

徐州之战后,梁武帝萧衍突然发现,当年自己身边那个不起眼的小棋童,居然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他战必胜,攻必克,守必固,深入北魏腹地,纵横捭阖,凶悍无比,而一旦形势不利,又能够全身而退,即使古时候的孙吴,面临这般处境,也不会比他的战绩更好。

梁武帝萧衍欣喜若狂,他发现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肯德基全家桶,而肯德基全家桶刚好掉到了他的手中。

他的运气太好了。

他要着力栽培陈庆之,让陈庆之成为统领全国的军事统帅。这个当年的小书童不但仗打得好,而且对他无比忠心。只要这个小书童带上了军队,那么他每天就只剩下喝喝茶,下下棋,等着捷报传来了。

梁武帝萧衍无限憧憬这种幸福时光,他相信这种幸福时光为期不远。

徐州之战是小棋童陈庆之第一次去北方,他发现北方的城池和北方的人一样,高大坚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一代代人在苦心经营这些城墙,把这些城墙作为了安定生活和丰衣足食的保障。然而,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烽火不断,战火绵延,战争总在围绕着这些城墙而展开,一些人把胜利和成功寄托在这些黑魆魆的屹立不倒的城墙上,而另一些却因为城墙的陷落而血流遍体尸骨无存。

中国古代战争,其实就是城墙的战争。

任何一个战将都必须深入研究城墙。

研究城墙,不是研究那些被岁月熏染得黑黝黝的砖头,而是研究围绕城墙设置的各种机关。

城墙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只要有城墙,就会有机关。这就像只要是男人,就会有欲望一样。机关之于城墙,就像欲望之于男人一样。

攻陷城墙,其实就是攻陷这些机关。

那么,城墙都有哪些机关?

古代战争可以分为四类:战、御、攻、守。

战和御指的是野战,攻和守指的是城战。

在遥远的远古时代,战争都发生在茫茫无际的旷野,比如黄帝灭蚩尤的涿鹿之战,周武王灭商纣的牧野之战。涿鹿是今天的河北张家口,牧野是今天的河南新乡。那时候的战争都是在辽阔无际的旷野上进行,双方士兵就像好莱坞电影《角斗士》和《特洛伊》中的场景,裁判说预备——起,双方就拼命扑打在一起,撕扯在一起,这种情景很像今天的篮球足球比赛。也很有可能今天的篮球足球比赛,就是脱胎于远古战争。

中学语文课本上选入的《曹刿论战》,写的是春秋时期齐鲁之间的一场战役,战争的场景,和好莱坞影片中的场景很相似。“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时候的作战,也还是面对面交战,一二三,开始。于是双方就开始打起来。

但是,进入战国后,形势就不同了。

我们发现战国时代的重大战役,几乎都是围绕城池展开。桂陵之战、邯郸之战、长平之战、郢都之战……无不是如此。在战国以前,战争一般是在旷野展开,而战国之后,战争基本上都是围绕城池进行。

所以,要打胜仗,必须研究城池。

防守的一方倾尽心机,制造了种种防守的机关,从外到内依次有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护城壕或者护城河、羊马墙、城墙、城门、女墙,另外还有望楼和地听。

这种种机关,层层罗列,每一道都非常难以逾越和穿过,所以,要能够攻占城池,非常困难。

就连孙武这样空前绝后的大军事家,也说了“攻城为下”的话,意思是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攻城。

这些与守御有关的这种种机关,又起着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连孙武都不愿意攻打城池?

【210】(陈庆之篇之十)

在中国古代,攻城的方法一般有十二种,分别为: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轒辒、轩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筑山居高进攻、甩动钩索攀援、冲车撞击城门、云梯爬墙强攻、填塞城壕通过、决水淹没城池、挖掘隧道偷袭、穿过城墙进入……后面的四种其实就是前面八种更具体的描述。

攻城者使用各种方式,守城者只需见招拆招,而每一种攻城方法,都有相对应的守城招式可以拆除。他们就像矛和盾的关系一样,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攻城者和守城者,就像两大武林高手在对抗,拳来脚往,难解难分。

守城的工具一般有十四种,分别是:渠答、籍车、行栈、行楼、斫、桔槔、连梃、长斧、长锥、长锄、钩钜、飞冲、悬梁、批屈。这些工具分别用来对付不同的攻城方法。

渠答就是铁蒺藜,铁蒺藜是在铁球上连接不同方向的铁钉,用来攻击攻城者。籍车就是投石机,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头抛掷到攻城的人群中;在电影《指环王3》中,能够看到籍车,当时半兽人攻打甘道夫坚守的刚铎王国,守城者就把籍车搬出来,把巨大的石头扔到城下,差点砸中了半兽人的指挥官。行栈和行楼都是用来阻挡爬城者的工具。斫、长斧、长锥、长锄,都是兵器。桔槔是汲水设备,用来对抗敌军放水淹城。连梃类似于二节棍,前面短,后面长,有的地方叫连枷,可以攻击爬上城墙而还没有翻越女儿墙的敌人。飞冲是冲车,用来阻挡被破坏的城门。钩钜、悬梁、批屈,不知道是什么守城工具。

现在可以接着说,守城一方是如何运用设施和工具守城的。

鹿角木后有陷马坑,陷马坑后有拒马枪,拒马枪后有护城河,护城河后有羊马墙。

羊马墙是阻止渡过护城河的士兵靠近城墙的设施,羊马墙的墙头上一般会安装尖利的铁骑和石块,用来阻挡敌军翻越。

羊马墙后有城墙,城墙后有女墙。

女墙又叫女儿墙,这个称呼现在还用,也是为了阻挡翻越的,建在城墙上。不明白古人为什么把建在城墙下的矮墙,叫做羊马墙;而把建在城墙上的矮墙,叫做女儿墙。同样都是墙,站立的位置不一样,名称都不一样了;同样的一个人,坐在不同的职位上,人们对他的态度也不一样了。

女儿墙之后是望楼。其实,只要翻过了女儿墙,城池就等于被攻陷了。

望楼是一座高塔,用来瞭望城外敌军动态的,以便守城一方做好部署。

望楼的下面,则是地听,地听是一种特殊设置,专门用来防备敌军挖地道偷袭。

要防备敌军开展地道战,望楼要和地听结合起来。

站在往楼上,一旦发现远方土层增高,或者河水变浑,那就说明敌人在挖地道。这时候,就需要沿着城墙向下挖掘,一般是需要挖到护城河水位三尺以下的地方,就可以停止,然后把水瓮放在挖好的坑里,水瓮用薄牛皮蒙住,通过水瓮里的回音,能够判断出敌人挖地道的深度和方位。

判断了方位后,守城一方也挖掘地道,截击对方。一旦对方的地道露出通道口,马上点燃艾蒿,拉动风车向里灌烟;或者把一种叫做塞门刀车的武器放在通道口,让敌人无法穿行。塞门刀车,顾名思义,朝向地道的一方全是锋利的刀刃,可以堵住地道口。

攻城守城的武器和设施,相当复杂,这只是最基本的。

攻守双方的方法和设施都熟悉了,下面的城防攻守战就很好理解了。

历史可以很精彩》小说在线阅读_第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孤灯书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可以很精彩第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