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关羽篇之十三)
关羽一生中,能称为辉煌的战例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斩杀颜良,一个是樊城之战。然而,就凭这两个战役,关羽也足以称为神武了。
斩杀颜良只是关羽神武的序幕,而樊城之战才是他的巅峰辉煌。可怜的是,关羽在最辉煌的巅峰时刻,大幕哗然坠落,关羽的人生走到了尽头。
斩杀颜良其实带有很偶然的成分。颜良是河北名将,关羽武功再厉害,也不至于见面只一个回合,就将颜良刺于马下。那么当时是什么情况呢?
有人认为,古代人打仗,先要排兵布阵,而当时颜良的阵营还没有排列结束,关羽就骑着马冲了过去,趁着颜良没有留意,一枪刺颜良于马下。关羽胜之不武。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关羽能够在颜良军中势如破竹,军士竞相逃避,一是人家的阵型还没有摆好,而是主帅被杀,军心大乱。要不然,几十万人的军队,关羽凭什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关羽要攻打襄阳,而襄阳守将曹仁也是一个厉害角色。
在曹操的众多战将中,曹仁的能力绝对会排列在前五名,他智勇双全,独当一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操封他为征南将军和假节,专门对付周瑜和关羽。假节,意思是说曹仁具有诛杀中下级军官的权力。他的地位相当于蜀国中的张飞,张飞也是假节。
关羽攻打襄阳的消息传到许昌后,曹操担心曹仁无法抵挡关羽,就派于禁去帮助曹仁。
于禁的官职比曹仁要高,他是曹操的左将军和假节钺,恰好,关羽是前将军和假节钺,两人的职位完全一样。
于禁是《三国演义》中被严重低估的人,曹操当年征战的时候,经常任于禁为前锋;而撤退的时候,经常让于禁断后。而且,于禁还是个模范军人,“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人。”
除了曹仁和于禁外,曹军中还有一员猛将,名叫庞德。当年,马超与曹操交战的时候,庞德是马超的先锋。曹操占领汉中的时候,庞德投降曹操。
曹仁与关羽在襄樊对垒,庞德数次要求出战,众将向曹仁建议,别派庞德,因为庞德的哥哥在刘备手下,如果派庞德,庞德会临阵反戈。庞德气愤地说:“我受国恩,意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
后,曹仁很感动,就派庞德出战。
关羽要对付的,是曹操军营中两位足以排列前五名的大将,还有一位亡命之徒。所以,这场仗很不好打。
关羽与庞德一交战,就被庞德一箭射中额头,又被流矢射中臂膊,只好退兵。射中关羽臂膊的那支箭,是毒箭。
当时,庞德骑着白马作战,关羽军中都称庞德为白马将军,每次作战,军士远远看到白马将军,就赶紧避开。
这时期,关羽因为受箭伤,而箭镞又有毒,每到阴雨天,就疼痛难忍,需要刮骨疗毒。
治疗的时候,关羽正和诸将吃饭,他把手臂伸给医生,让医生刮骨。刮骨之声窸窣可闻,而关羽饮食如常,谈笑自若。
关羽的忍耐力,是超常的。
《三国演义》中,把为关于刮骨疗毒的这个医生,安在华佗头上。其实,此时华佗已经死了十一年。
曹军势众,而关羽又负伤,形势对关羽非常不利。关羽苦思破敌良策,突然,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
关羽高呼:“天助我也!”
【193】(关羽篇之十四)
关羽命令士卒冒着大雨,把阵营秘密移到了高山上,然后派骑哨查看庞德阵营的动态,骑哨回报说:“庞德阵营驻扎在平地上。”关羽喜形于色:“庞德死定了。”
《蜀记》中记载,关羽熟读《左氏春秋》,他对书中的一些章节随口背出。很多典籍中都记载过,关羽熟读《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是一本什么书籍?是一本记述春秋历史的典籍,书中对春秋时期的著名战例都有记载。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喜欢读史书的关羽,和不喜欢读史书的庞德,在这场大雨中,高下立判,胜负立分。
学习历史很重要。
那场大雨一直下了十多天,关羽天天坐在帐篷口,望着雾蒙蒙的远天远地,听着哗啦啦的倾盆暴雨,心花怒放,心旌摇曳,心潮澎湃。他知道,这场大雨可以顶十万雄兵。
这十多天来,部将一次次来询问该做什么。关羽都是回答:睡觉。
这十多天来,信使被阻隔在襄阳之外,暴雨如注,道路垮塌,让他们望而却步。
这十多天来,庞德想把阵营移到高处,可是,到处是泥泞,到处是污水,他们已经寸步难移。
这十多天来,远在许昌的曹操忧心如焚,近在襄阳的曹仁心急如火,熟悉历史的曹操和曹仁都知道这场大雨对于庞德意味着什么。然而,庞德还不知道。
庞德的营寨扎在襄阳城北十里的汉江冲积平原上。
然后,在一天夜半,襄阳城北突然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巨响,声音像巨锤一样撞击着每个人的耳膜,所有人都从睡梦中惊醒了,所有人惊醒后都悚然站起,所有人站起后都惊慌四顾。
再然后,他们就看到洪水从北面扑过来,铺天盖地,如同千万只猛兽,挟裹着震耳欲聋的雷声。洪水过处,所有的房屋和树木都被夷为平地。
汉江垮坝了。
那些与关于对峙了几个月的曹军,没有死于战场,而死于洪水中。
关羽命人抬出早就准备好的木船,然后坐上去,划向襄阳,这一路上,关羽心中都充满了狂喜,士卒们心中也充满了雀跃。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关羽乘着凉爽的风,划着小船一直划到了一座孤岛边。这座孤岛是一块被冲垮的堤坝,孤零零地站立在水中央。孤岛上,站着庞德和他手下仅存的将领。
关羽命令视线里的所有船只都划向孤岛,将孤岛四面包围,然后,万弩齐发,射向孤岛,曹军将领纷纷倒下。
然而,尽管四面被围,庞德却至死不降。部将董衡、董超看到势孤力穷,想要投降,被庞德杀死。
庞德被甲持弓,箭无虚发,无人敢登上孤岛。
【194】(关羽篇之十五)
关羽带着士卒从天亮攻打到正午,依然无法攻占庞德坚守的孤岛。庞德站立孤岛,威风凛凛,血染征袍,仍大呼酣斗,誓死不退。
正午过后,关羽军队的箭镞已经射尽,于是士卒纷纷登上孤岛,两军展开短兵相接,杀声震天,气壮如河,孤岛周边飘满了死尸,水面也被染成红色。
曹军无法抵抗,士卒纷纷投降,庞德带着部将被逼退到了水边,庞德笑着对监军成何说:“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庞德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所以,带着身边部将向关羽的军队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双方刀枪并举,铿然有声,战况更为激烈。
庞德身边的人越战越少,他们也被逼退到了水中,污浊的江水浸湿了他们的战袍,他们的创伤洇红了江水。庞德看到有一艘小船划过来,就带着三名部将扑过来,将小船抢到手中。
四个人用手掌划着小船慢慢地驶向襄阳城,然而,木船太小,风急浪高,木船倾覆,庞德身上的弓箭兵器都跌落水中,他抱着木船,独自挣扎。
关羽带着兵卒从四面围过来,庞德被活捉。
庞德被带到关羽中军帐里,立而不跪,关羽感慨庞德的悍勇,想收为己用,就说:“你哥哥现在在我大哥手下当官,你投降我,我封你为将。”庞德大骂道:“竖子,什么叫投降?魏王带甲百万,威震天下,你主子刘备怎么敢匹敌?我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关羽大怒,杀死了庞德。
庞德死后,关羽带着大军继续攻打于禁。
史书记载:“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关羽斩庞德,擒于禁,然后以得胜之师攻打襄樊。襄樊城中的曹仁,危在旦夕。
各种史书中都记载,当时襄阳城外水深五六丈,五六丈等于现在的十二米以上。十二米的水高,足以淹没襄阳城。
当时,襄阳城里的曹仁,手下仅剩几千人,而没有被江水淹没的地方,只剩下了几座高台。
曹仁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而围兵数重,无法突围。曹仁激励将士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而死,就是死于泰山。”将士们深受感染,决定战至最后一刻,绝不投降。
当天夜晚,关羽睡在襄阳城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头大肥猪咬他的脚趾头,悚然惊醒,他对睡在身边的义子关平说:“我今年就要走了。”
说完,他长长叹了一口气,披衣下床,望见月在中天,水光潋滟,心中掠过一丝惆怅。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关羽有故乡,他的故乡在黄河岸边的中条山中,可是他回不去了。那个奔跑在中条山中的少年,如今重担在肩,他担负着蜀国的半壁江山。他再也回不到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贫民百姓,无论是富可敌国,还是身无分文,最后都会走上生命的终点。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死亡的结局。
关羽想到了他的生命在这一年走到尽头,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的生命会结束得这样突然。
他在北面的襄樊水淹七军,而南面的荆州却受到了吕蒙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