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卫青篇之十四)
此前,汉军抓到了匈奴俘虏,俘虏供述说,单于在东面,左贤王在北面。
于是,汉军也分兵两处,卫青带着主力向东面攻击单于,霍去病带着偏师进攻北面。
霍去病这一年只有21岁,他手下的将领也全都是少年英豪,前锋是校尉李敢。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小儿子,比霍去病年龄还小,这是李敢第二次出征匈奴。
李敢第一次出征匈奴的时候,是在两年前,他跟着父亲来到塞北,和四年前的少年霍去病一样,只是想旅旅游,开开眼,散散心。左贤王听闻李广出现在塞北荒原,立即纠集了四万重兵,将李广数千士卒四面包围。当时,包围圈中的汉军人人惊恐,惶惶不安。李敢请缨出战,只带着平时和自己一起训练的五十名骑兵,冲入左贤王阵营,左贤王派大将阻击,李敢一刀斩匈奴大将于马下。然后,五十骑在匈奴营中左奔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匈奴纷纷躲避。李敢在匈奴大营中奔走两圈后,又回到包围圈中,对父亲说:“匈奴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如此。”
汉军军威大震,立即发动反击,占据有利地形,固守待援。两日后,援军赶到,左贤王含恨退走。
儿子李敢是偏师的先锋,而老子李广则是主力的先锋。
这一年,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生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先他而去,他只剩下了小儿子李敢。
在京城长安,李广听说汉军又要出征匈奴,立即向汉武帝请战。汉武帝考虑到他年龄太大,担心不适应漠北那种极为严酷的气候环境,没有同意。而老将军志坚如铁,说道:“我从小就与匈奴作战,至今已七十余战,我这次一定要斩杀单于,让单于死在我的前面。我要做前锋。”
老将军不但要出征,而且还要打前锋。汉武帝实在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他带队出征,担任前锋。
但是,汉武帝私下又对卫青说:“老将军年龄大了,不要有所闪失,不要让他与匈奴作战,你要把他平安带回来。”
两路汉军向漠北进发,李家父子两人都做前锋。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李家父子孤胆忠心,让后人时时感慨。
【173】(卫青篇之十五)
先说说卫青这一路。卫青这一路全是老将,不但有六十多岁的李广,还有五十岁的公孙敖,公孙敖因为犯错刚刚被剥夺了侯爵爵位;还有公孙贺,公孙贺已历三朝;还有曹襄和赵食其,也都是在前朝就与匈奴作战的老将。
而霍去病那一路,全是新生代战将。
老将这一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新生代那一路狂飙突击,只求杀得痛快。
卫青带着一群老将刚刚穿越巴丹吉林沙漠,来到漠北荒原地带,抓获了一群俘虏,俘虏供述说,单于就在前方。
卫青异常振奋,他决定亲自带领精兵袭击单于,而让前锋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从右路进行包抄。卫青现在要干的,是前锋李广的活。
李广当然不答应了。这些年来,李广每逢与匈奴交战,必定拼尽全力,多次被匈奴击伤包围,而拼死突出;这些年来,李广一直想建功立业,封王封侯,一雪前耻,可是一直运气不佳,要么是寡不敌众,要么是无功而返,还曾经被贬为平民。当年和他一起作战的老将们,早就官封侯爵了,为李广仍旧没有爵位。李广的心理很不平衡。
当年和人家一起打工,人家现在个个都是董事会成员,拿的是上百万的年薪,唯独你自己还是一个打工仔,每月只能赚点生活费;当年打工的时候,卫青和霍去病还是你手下的实习生,而现在卫青是董事长,霍去病是总经理,而你一大把年纪了,却在这两个后辈手下打工。这种心理的落差,没有多少人能够忍受。
然而,现在有一个机会,只要你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你就会立即成为董事会成员,也能拿到百万年薪了,这个机会就是击败前方的匈奴单于,或者活捉他。
这是上天送给李广的机会。李广只要打赢这一仗,就会官封爵位。
李广的心中充满了跃跃欲试的激情。
可是,卫青不答应。
卫青牢牢记住出征前汉武帝的话,不能让李广单独作战。
无论李广如何请求,卫青就是不答应。
老将军为自己的功名考虑,卫青为老将军的安全考虑。
老将军眼看着到手的功劳被别人抢走,愤恨不已,他离开的时候,头也不回,没有向卫青道别。
旷野的风吹着老将军白色的长须飘飘冉冉,老将军心中充满了难言的惆怅。
卫青带着精兵向前进发,李广带着右路军担任侧翼掩护,他们穿过乌兰察布盟,越过锡林郭勒盟,横渡大漠,趟过河流,来到了漠北纵深。在这里,匈奴单于严阵以待,他果然在等着汉军前来。
单于在这里已经等了两年,他等得很着急,也等得很辛苦,他听从了赵信的计策,要把汉军引到漠北,聚而歼之。
卫青走进了匈奴单于的口袋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