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卫青篇之九)
这次攻击匈奴根据地的缘由,还是因为匈奴的报复。
卫青把右贤王打残后,右贤王的部落想要恢复,需要他和他的美妾不间断地努力五百年。
匈奴单于听闻右贤王部落灭绝,老羞成怒,他在同年秋天,派出一万精骑,侵入河北蔚县,代郡都尉朱英战死,匈奴劫掠了千余人后,北归。
我曾经在北方一些地方见到过吴儿堡,匈奴人把汉人叫吴儿,这是一种蔑称。匈奴南下,烧杀抢掠一番后,然后带着汉人女子北归,关押在吴儿堡里,吴儿堡类似于黄土堆积而成的城堡。而这些可怜的女子,除个别人被迫成为匈奴人的妻子外,绝大多数成为他们宣泄性欲的工具。
顽固的匈奴像一张粘稠的膏药,只要被它粘住了,就很难揭掉。
以前,汉室和匈奴面对面,拿着大棒互相敲击,现在,大棒不顶用了,要换上大砍刀。
元朔六年,即公元前123年2月,大将军卫青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6将军,和十万骑兵,再次出征。
大将军为军中最高的职位,其次是前后左右中将军,再其次是强弩将军、车骑将军等等。卫青从车骑将军到大将军仅仅用了五年。这样的升迁速度也许是前所未有的。很多人认为这是裙带关系,因为卫青是汉武帝的大舅子,甚至连司马迁也对卫青带有偏见,他在写到卫青的时候,用笔极为简略,而在写到李广的时候,浓笔渲染,致使后世很多人了解卫青远远不如了解李广,致使后世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卫青能够升为大将军,只是运气好。甚至连央视《百家讲坛》上,也有人贬低卫青。
但是,卫青这个大将军绝对实至名归,它是一位具有统筹全局能力的帅才;而李广,只是一名具有冲锋陷阵能力的将才。
尽管我也非常喜欢李广。
十万大军从山西沂州北进,穿越了今天的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一直来到了阴山脚下。敕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笼罩四野。在这里,十万大军与一支匈奴偏师相遇,全歼匈奴数千人。
大军继续西进,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然而草原茫茫,不见匈奴踪影。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展馆牢落胡无影。十万大军只好南返,回到沂州和雁门一带休整。
一个月后,十万大军再次从沂州北征。卫青现在手下有十万精兵强将,他有了和匈奴单于叫板的资本。
这次,卫青带上了外甥霍去病,霍去病当年只有十七岁。十七岁的少年本来只是去北边旅旅游,开开眼,没想到建立了不俗战功,让以后的无数代少年,一想到他,就感觉亚历山大。
人家霍去病十七岁都已经建功立业了,升为骠骑将军,而自己十七岁还经常被老师罚站,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168】(卫青篇之十)
这是卫青第六次出击匈奴。
卫青带着中军北行数百里,遇到了大股匈奴军队,立即展开激战。匈奴无法抵抗,寻求增援,单于和左贤王的军队闻讯赶来,加入战斗。
史书中没有记载匈奴之间是如何进行远程联络的,但是,远在东胡时代,这些草原民族已经开始训练鹰隼,到了匈奴时代,他们已经和鹰隼有了上千年的亲密接触,而鹰隼,是草原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用来通讯的最主要的工具,就像信鸽是远古汉民族的通讯工具一样。所以,当卫青与大股匈奴军队激战,单于和左贤王的主力能够迅速赶到,估计是用鹰隼来传递情报的。
但是,那时候卫青的军队中应该没有鹰隼,因为鹰隼这种凶悍而灵性的猛禽,一般生活在草原和沙漠边缘地带,以兔鼠为食。中原地带,难觅鹰隼的影子。
那么,汉军带着信鸽行不行?显然不行。不明地理环境的信鸽,刚刚升到空中,就会成为草原上各种猛禽的食物。气候恶劣的草原上空,各种猛禽比比皆是,温良的鸟类在这里根本没法生存。
因为匈奴中有鹰隼进行远程通讯,匈奴的军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赶来;因为汉军中没有鹰隼这类远程通讯工具,汉军的侧翼在这次征战中就遭到惨败。
匈奴大军来援,千军万马从草原上掠过,像刮起了一片片乌云。卫青让汉军聚集在一起,外围是摆成圆形的战车,铁制的沉重的战车能够抵挡匈奴骑兵的冲击。然后,汉军藏在圆圈里,张弓搭箭,向着匈奴骑兵怒射。据有人考证,当年卫青的军队,每人携带三十只箭。十万人,每人三十支箭,这就是三百万支箭。三百万支箭,一齐射出去,足以阻挡几万匈奴的进击。
卫青的这种阵法,后人给他起了一个很有气势的名字,叫做武钢车阵。武钢车阵在卫青的第六次战役中,只是小试牛刀;而在他的第七次战役中,才大显身手。
这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很快就结束了,匈奴死亡万人,开始退却。卫青率大军随后追击。
此时,帝国另一员猛将霍去病横空出世。
时年仅有十七岁的霍去病为票姚校尉。这个军中官职到底有多大,现在已不得而知,但估计是一个小官,因为担任这个官职的霍去病手下仅有八百人。
卫青的追击战一开始,霍去病就带着八百人远离了大队人马,独自追击。少年霍去病胆气过人,把这八百人扔在辽阔的草原上,就好像把一尾小鱼扔下大海中一样,险象环生,危机四伏,随时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但是,少年霍去病毫不畏惧。
霍去病带着手下八百骑一气追出了几百里,闯进了匈奴单于的大营中,斩获匈奴两千余人,杀了单于大行父,也就是单于的祖父;俘虏单于的叔父和匈奴相国等高官。
霍去病一出战,就中了头彩,他将匈奴单于的朝堂和家庭连锅端,只因为单于在外领兵作战,得以幸免。
这个战果毫无疑问是非常巨大的,汉武帝赏封十七岁的霍去病为冠军侯。
老将军李广这时候已经六十岁,历经三朝,征战不休,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到今天的满头白发,仍然没有封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成为后世人们聊以自慰的标尺。
这次战役,尽管中军取得大胜,然后右路军打了败仗。而且,败得很惨,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