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四路大军从不同的方向向北进攻,第一路是车骑将军卫青从河北张家口出发;第二路是轻车将军公孙贺从内蒙古托克托出发,第三路是骑将军公孙敖从河北蔚县出发。第四路是骁骑将军李广从山西代县出发,每队各有一万精骑。
四位将军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上还有左右前后将军,而左右前后将军之上是大将军,大将军则是全国军队的统领;他们之下还有祁连将军、贰师将军等名号。将军之下则是校尉。
此时的李广,已经身经百战;此时的公孙贺,已经屡立战功。他们都是依靠真刀真枪一步步升上来的;而此时的卫青和公孙敖,才是第一次上阵杀敌。卫青成为将军,靠的是裙带关系;公孙敖成为将军,靠的是给皇帝当过卫士。
此战,朝中大臣普遍看好对匈奴交战多次,屡有战功的飞将军李广;而普遍不看好依靠姐姐关系爬上去的毛头小伙子卫青。
然而,战争的结局,让朝廷大臣们的老花镜啪啦啪啦掉落一地。
李广全军覆灭,被俘;公孙敖战败,死亡七千余;公孙贺空跑一趟,一无所获;卫青攻击到茏城,斩获七百首级,得胜而归。
茏城在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那是匈奴祭天拜地的宗教圣地,它在匈奴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而年轻的匈奴带着精骑直捣茏城,对匈奴的心理造成毁灭性打击。
卫青初战获胜,满朝文武开始接纳了卫青。
卫青不但仗打得好,为人也很好。
卫青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上朝下朝,遇到每一个士大夫,都恭恭敬敬地避让一边,躬身问好;和士大夫说话,低声细语,从不粗喉咙大嗓门。士大夫是些什么人,是些浸淫在经书中的饱学之士,他们最看重的是三纲五常、忠孝礼义,所以,谦逊有礼、朴实无华的卫青,让他们交口称赞,他们见面都说:“卫青是个好娃。”
卫青的谦逊质朴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与生俱来的,他出生于底层,他深深懂得下层人民生活艰辛,深深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行军时,每逢打井取水,他总是让士卒先饮,士卒喝饱后,他才饮用;作战时,他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不避矢雨;得胜后,皇帝赏赐的所有财物,他全部分给士卒。
吴起当年就是这样做的,所以百战百胜;卫青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战无不胜。
兵法有云:孙吴白韩,颇牧卫霍。指的是先秦两汉八位最有名的将军,卫青位列其中。
【163】(卫青之五)
卫青攻占了匈奴祭天的茏城,杀死了那些装神弄鬼的祭司和守卫圣城的武士,单于震怒,为了报复,第二年,匈奴两万人南下,进攻河北迁西,抢掠两千人北去。
为了遏制匈奴的嚣张气焰,卫青率三万人出征,斩杀匈奴数千人后,南归。北部草原地广人稀,要能够斩杀几千颗头颅,实属不易。
匈奴单于没想到卫青会还击,而且战果比上次更辉煌。恼羞成怒,就决定加大报复力度。他们举兵南下,一直打到了北京密云县,又杀戮抢掠了两千人。
这就像两个大汉拿着木棒互殴,你打我一棒,我打你一棒,看谁先倒下去。
卫青再次出击,带兵从内蒙古托克托出发,向西进攻,纵横数千里,一直打到了六盘山以西的甘肃。斩杀匈奴2300人,俘虏3017人,牛羊百万头。士兵们赶着牛羊浩浩荡荡南下,尘土飞扬,与天相接。
没有了牛羊,就断了顿,匈奴一下子傻眼了。
汉武帝看到卫青得胜回朝,龙颜大悦,封卫青为长平侯。
飞将军李广终身与匈奴作战,也没有封侯;而卫青年纪轻轻就拜将封侯。飞将军李广箭法如神,作战勇猛,然而胜少败多;而卫青截至现在三战三捷。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奥秘在于,卫青的作战方略,更适合对匈奴作战。
李广的箭法当世无双,他能够一箭射入坚硬的石头中,他能够一箭射杀百步外的战将,《水浒》中有一个神箭手叫花荣,他的绰号只敢叫小李广,而不敢叫赛李广。李广的身体矫健有力,他能够在负伤的情况下,一跃而起击倒马背上的匈奴士兵,抢走马匹逃脱。卫青和世代名将出身的李广比武功,比身体,显然都比不上。
但是,卫青有他的长处,他的长处就是善于动脑。他对症下药,专门找匈奴最薄弱的地方下手,所以就能够一击成功。
匈奴最薄弱的地方在哪里?在后肋。
匈奴骑兵的战法是长途奔袭、正面突击、四面合围、断敌后路。这样的战法,让处于防守的汉军处处被动,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
但是,卫青不防守,他知道防守是最愚蠢的作战方式;不拼蛮力,他知道一对一作战,比不过吃肉喝奶的匈奴;不拼奔跑,蒙古马可是天下耐力最好的马。
卫青和匈奴比的是战术。
北方土地那么辽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因为天高地远,所以就有了迂回穿插的空间。
匈奴士兵确实很强悍,个个都是骑马打仗的好手,但是,你们总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吧,你们总要吃喝拉撒睡吧,你们总有根据地吧。卫青不和你们正面打,卫青打的是你们的根据地。
打阵地战,是匈奴的长处,但是卫青不和匈奴打阵地战,卫青和匈奴打游击战。长城之外幅员辽阔,茫茫无际,山峰草原比比皆是,错落有致,正是打游击战的好地方。
卫青的战术就是:深入敌境、出奇制胜、远程奔袭、一击而就。
匈奴善于正面突击,但是我不和你硬碰硬;匈奴善于长途奔袭,但是我不和你赛长跑;匈奴善于战略合围,但是我分成很多小分队;匈奴善于断人后路,但是我不要后方。
匈奴军队跑得很快,但是你的根据地总不能跟着跑;匈奴人的饮食来源于牛羊,我掠走你的牛羊,就等于断了你的粮草。没有了粮草,我看你们还能跑多快!
卫青作战,并不在于歼敌数量,而在于完成战略目标。猛将作战,讲求冲锋陷阵,斩杀敌军,以力取胜;而智将作战,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以巧取胜。
卫青真是太聪明了。从春秋到西汉,几百年来,一代代名将与匈奴作战,怎么就没有想出这么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