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153】(韩信篇之十九)

这场战役是楚汉决战的预演,这场战役决定着楚汉的命运。

韩信是刘邦帐下第一大将,龙且是项羽帐下第一大将。此前韩信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此前龙且也没有打过败仗。所以,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巅峰对决。

韩信用兵很阴柔,他总是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招式中,突然使出杀招,他的杀招总是出人意料,让对手防不胜防,所以韩信总是能够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龙且用兵很阳刚,他像项羽一样总是以力取胜,将士们排成方阵,排山倒海一般地,轰轰烈烈地勇往直前。所以,龙且以前的战役,要么是压倒性的胜利,要么是惨胜。

龙且是一把威赫叱咤的大砍刀,虎虎生风,宛若雷霆万钧;韩信是一把柔韧飘忽的龙泉剑,瑟瑟颤动,宛如一湖秋水。

古语云:以柔克刚。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太刚则易折断,而柔韧,才能持久。做人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性格过于刚硬的人,会频遭挫折;性格善于变通的人,才如鱼得水。固执己见,一条道走到黑,做事肯定会失败;博采众长,寻隙而进,才能够抵达目标。

齐王逃到山东高密,山东高密有一条河叫濰河。韩信和龙且的军队,隔河扎营。

韩信隔河望着龙且的军营,暗自心惊。龙且位居项羽五虎上将首位,战法凶悍,他的营寨依山而筑,杀气腾腾,像一只蹲伏的斑斓猛虎,随时就会一跃而起。韩信的两万疲兵,怎么会是龙且二十万精兵的对手?汉军和楚军的悬殊太大了,韩信向刘邦请求援兵,刘邦派遣夏侯婴带着五万人增援。

现在,韩信有了七万人,但是七万人仍然和龙且的二十万人难以正面对抗。

韩信带着前来增援的将领,偷窥对岸。将领们看到对岸楚军连绵的阵营,面面相觑,脸如土色,而韩信则笑着说:“我还有十万精兵,尚未启用。”众将惊问:“在哪里?快带出来。”韩信指着濰河说:“这就是我的十万精兵。”

濰河水深数米,两军隔河筑寨,谁也不愿抢先进攻,濰河纵然相当于十万精兵,又有何用?

谁都知道,隔河对峙,谁先进攻,谁就处于劣势。

刘邦和项羽在河南顶牛,韩信和龙且在山东顶牛。从中原到海边,风平浪静,一派祥和,然而,表面的祥和下,杀机四伏。

【154】(韩信篇之二十)

为了引诱龙且渡河,韩信故意退军数里扎寨,示弱于人。

龙且看到韩信退军,就准备渡河攻击。龙且擅长野战,两军对峙,排兵布阵,龙且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每战必胜。他高大凶悍,武功高强,是一员难得的猛将。

所以,龙且想渡河野战。

谋士建议说:“兵法云:渡河未济,半渡而击之。如果我们渡河,形势就变得极为不利。当前最好的办法是,让齐王派使者,去齐国各地,举旗反汉,韩信后院起火,必不能与我们长久对峙。趁他退兵,我们在后追赶,定能斩杀韩信首级。”

如果这个计策实施,那么韩信真的前景不妙了。

然而,龙且没有听从,龙且性烈如火,他想赶快结束山东战事。然后去河南与项羽合兵一处,击杀刘邦。

龙且对谋士说:“如果照这样做,那何年何月才能打败韩信?韩信我还是了解的,我当大将的时候,他丫的不就是大王帐下一个执勤的保安吗?有什么了不起?”

龙且眼中的韩信,还是当年那个傻哈哈地站在帐前对他点头哈腰的韩信。

据说,张艺谋在国际上一再获奖,风头盖过了陈凯歌,陈凯歌酸溜溜地说:“他丫的不就是那个给我摄影的吗?”很多年前,张艺谋刚刚出道,在陈凯歌的电影《黄土地》中担任摄影师。

张艺谋的摄影水平很高,《黄土地》中的每一个镜头,都像油画一样。

龙且开始筹划进击韩信,他派人给韩信送信,约期决战,并说自己会渡河列阵。

韩信回信说:不要你过来,我明天过去和你打。

龙且心花怒放,任何人都知道:谁渡河,谁就落于下风。

龙且号令三军,厉兵秣马,狠狠揍当年大王帐前这个保安。

夜晚,韩信送走龙且的使者后,紧急召集士卒,他让士卒把干粮袋全部腾空,给里面装上沙土。

然后,韩信把士卒分作四队。

第一队士卒,只是一支小分队,他们带着这些装满沙土的干粮袋,来到濰河上游,堵塞濰河,并约定,如果看到韩信的红旗举起,就扒开土袋。

第二队,是主力部队,由夏侯婴带着,埋伏在濰河边的树林里。

第三队,则是一群弓箭手,埋伏在濰河下游几十里的一座山岗上。山岗下有一条小路,路边树立一根高杆,高杆上挂着旗帜,上写:“杆倒龙且死。”

第四队,也是一支小分队,由韩信率领,渡河作战。

第二天,龙且在楚军帐中,等着汉军渡河,他做好了一切迎击的准备。龙且野战天下第一,韩信要和龙且打野战,正中龙且下怀。

龙且看着汉军在濰河对岸,摸摸索索地走下河来;他们在河水中手拉着手,摇摇晃晃;他们慢腾腾地走上堤岸,一个个像落汤鸡。部将劝龙且赶快攻击,将韩军赶下河去。龙且说:“急什么,汉军还没有全部渡完。我要把他们杀得一个不留。”

韩信渡过河后,开始列阵,向龙且冲来。龙且没有想到,韩信就这么一点人,也敢向他进攻。

【155】(韩信篇之二十一)

龙且不屑于催动大军与韩信的老弱病残作战,他只派出一支前哨部队接战。龙且也不屑于关注这场战斗,他回到中军帐中,和副将下围棋。龙且是一个低段位的围棋爱好者。尽管他水平很差,但总是乐此不疲。

一场围棋还没有下完,前哨部队报告说,韩信逃往濰河河边,汉军正在过河。龙且微笑着站起来,他气壮山河地说:“我早就知道韩信是个胆小鬼。传令全军,立即过河,追杀汉军,一个不留。”

龙且走出大帐,看到汉军掉落了一地的旗帜和盔甲,为了过河逃跑方便,汉军一个个光着身子,像扒光了毛的光猪一样。楚军漫山遍野呼啸而来,在后掩杀,喊杀声和脚步声铺天盖地。

龙且的心中涌起了久违的杀机,此前在河南,他长时间与刘邦对峙,没有上阵杀敌的机会,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龙且披挂上马,领着亲兵队呼啸而去。

中军帐里,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龙且带着亲兵队走在濰河中,河水清且涟猗,深可齐膝,有部将疑惑,此前无法渡过的濰河,此刻怎么如此清浅,会不会有诈?龙且催动三军,赶快涉水过河,踏上对岸坚实的陆地,就没事了。

楚军加紧渡河。

龙且走上了对岸,回头看到密密麻麻的楚军,像蚂蚁一样挽着裤脚走在濰河中,他庆幸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龙且回过头来,准备赶杀韩信,他看到远远的前方,汉军打出了一片红色旗帜。龙且正在疑惑间,突然听到身后传来排山倒海的声音,然后是人群争先恐后的凄厉哀嚎。龙且再次望向河面,他的眼睛睁圆了。濰河的上游,洪水像千万头猛兽一样,协裹着雷霆万钧之势,卷走了正在辛苦渡河的楚军。

龙且还没有从惊愕中回过神来,突然看到从濰河的上游方向,夏侯婴带着五万铁骑,也像千万头猛兽一样,协裹着雷霆万钧之势,向他席卷而来。

龙且再能野战,也无法抵挡汹涌的河水和汹涌的汉军。

他只能逃跑。

龙且带着渡过濰河的楚军,向下游逃窜,他们黄昏时分,来到了一座山岗前。山岗下有一根高杆,高杆上挂着灯笼,灯笼旁飘着旗帜,旗帜上写着一行字:“杆倒龙且死。”

龙且借着微弱的灯笼光亮,看到了这行字,异常气愤,他抽出大砍刀,弯腰将旗杆斫倒了。

龙且刚刚站起身来,突然黑暗中传来了尖利的羽箭破空之声,无数只羽箭,像无数只漫天飞舞的蝗虫,钉在了龙且的身上。

项羽帐下第一大将,在这个阴冷的黄昏,魂归西天。

龙且砍到旗杆的地方,也是龙且殒身的地方,据《高密县志》记载,这个地方现在叫灯杆埠,用来纪念当年的那场战事。而灯杆埠前方还有一个地名叫战鼓湾,当年的汉军伏兵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战鼓湾再向前,有一座坟墓,坟墓坐落于高密县井沟镇大圈村东,这是齐王的坟墓。当年韩信战败龙且后,在这里追上了齐王,就地斩杀。

渡河濰河的楚军,被韩信击败;而没有渡过濰河的楚军,则作鸟兽散。

龙且的中军帐里,是一场没有下完的棋,而且永远也下不完了。

这就是濰河之战。此战雄辩地证明了,一头狮子领着的一群绵羊,能够击败一头绵羊领着的一群狮子。

韩信是一个善于利用地形地利的大师,他的每一场经典之战,都离不开地形的最佳利用。韩信上学的时候,地理一定学得非常好。

历史可以很精彩》小说在线阅读_第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孤灯书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可以很精彩第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