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韩信篇之十二)
宋襄公是一只还没有进化好的猴子,却贵为国君;陈余也是一只还没有进化好的猴子,却贵为王侯。这世界上,总有一些猴子,占据高位,尸位素餐,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不但这只猴子享受高官厚禄,而且小猴子也坐享其成,继续坐在老猴子坐过的椅子上,不但小猴子坐,而且猴子们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坐下去。
直到有一天,有一只不走运的猴子,遇到了韩信。
韩信也听说过井陉,也早就知道井陉这种拿根长矛就能阻拦百万大军的天堑地形,所以,尽管刘邦一次次催促韩信出兵攻打赵地,但是韩信一再徘徊观望,犹豫不前。
他担心的是井陉。
韩信先派出暗探,去赵地打听对手如何布防。当听说李左车要据险截击汉军时,韩信惊出了一身冷汗;当又听说李左车的计策被一只名叫陈余的猴子否决后,韩信心花怒放。韩信知道了,这只名叫陈余的猴子,是另一个魏王豹;魏王豹的结局,也就是他的结局。
尽管赵军没有在井陉埋伏重兵,但是,要用三万人击败二十万赵军,仍然是一个问题。
中国的很多地名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为界,洞庭湖以北,为湖北;洞庭湖以南,为湖南。河北河南,是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是河北;黄河以南,是河南。山西山东,是以太行山为界,太行山以西,是山西,太行山以东,是山东。而山西和山东之间,还夹着一个河北。也就是说,山西和河北,也是以太行山为界。巍峨高耸、蜿蜒崎岖的太行山,是北方地貌的标志性山岳,爱好旅行的人,一定要去。
韩信将要穿过的井陉,西边是太原盆地,东边是华北平原,井陉像一副挑担,西边担着太原,东边担着石家庄,而滹沱河则穿太行山而过,流经石家庄的北面。滹沱河有一条之流,流经井陉关口,这条河的名字叫绵蔓河。
韩信面临的问题,不但有太行山的井陉天堑,还有绵蔓河的滔滔河水。
韩信带着三万军队,沿着井陉向前行走,赵军果然没有在此天堑要塞设置伏兵。
如此险要地段,不派一兵一卒防守,不但韩信笑了,三万汉军笑了,全国人民也都笑了。
韩信带着汉军来到白鹿泉村的时候,已经没有水喝,将士焦渴无奈,裹步不前,前方出现一只梅花鹿,循迹追赶,找到山泉。白鹿泉村现在有人居住,而在两千年前,这里是猿猴的天下,也没有这样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村名。
继续前行,来到了抱犊山,这里山高林密,野草疯长,韩信安排两千人,每人拿着一面旗帜,藏在草丛中。站在山顶上,他们能够望见华北平原,能够望见华北平原上赵军的累累阵营。
他们是韩信布置的一支奇兵。
抱犊山,现在的名字叫抱犊寨,有人居住。而在两千年前,这里依然是猿猴的天下。
韩信领兵继续前行,很快就走出了井陉关口,来到了华北平原。
在这里,三万汉军要与二十万赵军决战。
【147】(韩信篇之十三)
韩信走出井陉关口的时候,看到一缕阳光照在头顶的树梢上,黎明来到了。
韩信对将士们说:“现在先把早点吃了,都少吃点,给肚子留点地方。等到中午破了赵军,再到城里好好饱餐一顿。”
将士们答应了他,而转过身都在偷偷嗤笑他,认为他说大话。
早点吃完后,韩信派出一万精兵先行。这一万人大张旗鼓,吹吹打打大地来到了今天的井陉县微水镇岩峰村外。岩峰村方圆十公里,全是平缓的坡谷地带;岩峰村西边,就是绵蔓河,千万年来,绵蔓河泥沙沉淀,让岩峰村周围形成了一小块冲积平原,可以摆放二十万人厮杀。
岩峰村的西面,是绵蔓河。绵蔓河水流经岩峰村外,异常湍急,水深十米,无法跨越,也无法浮游。
岩峰村的另外三面,延伸七八里,就全是高达四五百米的山峰,山势陡峭,难以攀越。
这块地形,按照《孙子兵法》的解释,属于死地。死地,不能防守,也不能涉足,应该极力避免进入。
然而,韩信却把一万人布置在了这里,让人非常费解。
赵王和陈余远远看到汉军居然走入了死地,喜不自禁。陈余熟读《孙子兵法》,他知道汉军进入了死地,就有去无回。陈余大笑韩信不会用兵,他要带兵首先干掉这支汉军。
但是赵王不答应。赵王认为,这股汉军只是前锋部队,韩信还没有出现,一定要等到韩信出现了,再出击,就能够一举擒获韩信。如果现在贸然出击,韩信看到了,就会胆怯恐惧,退走山中,失去大好时机。
赵王和陈余继续耐心地等待。蒸馍总在锅里,不着急揭锅这一会。他们已经想当然地把这一万汉军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东方红,太阳升。霞光万丈,喷洒在太行山中,也喷洒在赵王和陈余的头顶上,微风拂面,鸟语呢喃,赵王和陈余的心中也充满了韵律般的快感。今天是一个好天气。
赵王和陈余的心情也极好。
他们等啊等,终于等到韩信走进了视线里。韩信的帅字旗迎风招展,韩信的仪仗队招摇过市,他们一边恶狠狠的讥笑韩信死到临头,还讲这么多排场;一边调遣人马,开门迎战。
果然,韩信的战斗力很差,汉军与二十万赵军迎面碰在一起,赵军奋勇攻击,汉军抵挡不住,开始逃跑。他们昏头昏脑地逃向岩峰村的方向,逃向绵蔓河的方向;他们一路上丢盔撂甲,遗鞋掉帽子,帅字旗和依仗锣鼓全部丢在地上。赵王和陈余一边命令赵军追赶,一边又在心中恶狠狠地讥笑。
韩信带着残兵败将,穿越山峰间的缝隙,逃到了岩峰村,和先前的那一万人合兵一处,赵军衔尾追来。韩信突然拨转马头,拔剑在手,大喝一声:“前有大河,后有追兵,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汉军全部转过身来,发一声喊,像一群猛虎,扑向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