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韩信篇之三)
夏侯婴是刘邦身边的人,认识了夏侯婴,就拥有了一架登天的梯子。刘邦高高在上,寻常人是无法见到他的,而认识了他身边的人,则就能够向刘邦传达自己的声音。
夏侯婴是刘邦的车夫,相当于领导的司机。领导的司机当然是举足轻重的。在一个单位里,领导最亲近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司机,一个是秘书,因为领导几乎所有事情,都逃不脱他们的眼睛。
夏侯婴向刘邦推荐了韩信。
刘邦和韩信交谈后发现,韩信能力平平,他感觉韩信并不像夏侯婴所说的那么神奇,但是他又不愿让夏侯婴面上无光,就安排韩信做了治粟都尉,相当于粮食局局长。
刘邦是项羽任命的,他相当于部级干部;而刘邦手下的粮食局长,则是厅级干部了。韩信此时所任的官职,大约相当于省级粮食厅长。
韩信能够从一个行将被斩首的死囚犯,转眼间就做了粮食厅长,已经烧了高香了。这一切都源于韩信认识了刘邦的司机,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但是,尽管韩信坐上火箭提升了,而他却还不满足。
韩信成为厅级干部,等于进入了刘邦权力机构的外围。成为厅级干部,他有机会认识了萧何,萧何是刘邦的相国。如果刘邦是省长,萧何就是副省长。粮食厅长和副省长,当然会有见面的机会。
萧何和韩信多次交谈后发现,这个管粮食的官员居然精通兵法。萧何非常惊奇。
一个淮阴城中的二流子,居然精通兵法,这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这就像有一天你在大街上见到一个乞丐,而这个乞丐居然精通传说中的降龙十八掌一样。
萧何像很多年后的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一样,记住了韩信的名字,他相信韩信是一个难得的奇才。马歇尔也是这样,他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如果发现谁有能力,就把谁的姓名和才能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等到适当的机会,就举荐任命。巴顿和艾森豪威尔等一代名将,都是他从下级军官越级提拔的。
但是,在萧何还没有提拔韩信的时候,韩信却跑了。
刘邦带着汉军一路翻山越岭,来到南郑的时候,清点人数,这一路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人。南郑,是汉中王的都城,至今,这个地方还叫南郑,一个风景秀美的县城,盛产大米面皮和黑米粥,还有美女。从南郑再翻过秦岭,就是四川。
此时的刘邦,兵微将寡,众叛亲离,连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
刘邦心中充满了难言的苦涩: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也挡不住,由他去吧。
此时的刘邦,就是后来在新野县日日编织草帽打发时光的平原君刘备。
【138】(韩信篇之四)
有一天,刘邦正像多年后的刘备一样哭哭啼啼的时候,有人告诉他说:萧何也跑了。
作为总经理的刘邦,对别人跳槽可以不在乎,两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打工仔多得是,可是,萧何跳槽,却让他再也不能淡定了。萧何是与他一起创业的元老,是他的副手。如果一起创业的元老都离开了,那只能说明公司马上就要倒塌了。
刘邦愁肠百结,愁眉不展,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他从刘备变成了林黛玉。
过了两天,萧何突然来拜见刘邦。刘邦一见萧何,又怒又喜,抓着萧何的手,心潮澎湃,半响才说:“人家跑了,你怎么也跟着跑了?”
萧何说:“我哪里是跑了,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问:“你去追谁了?”
萧何说:“追韩信。”
刘邦放开萧何的手,气愤地说:“你胡说!这两天逃跑的将军都有几十个,也没见你去追;一个管粮的韩信,你居然去追,显然是骗我。”
萧何说:“那些将军怎么能跟韩信比?韩信这样的人,当世再找不到第二个了。你如果想长期呆在汉中,终老此地,用不上韩信;你如果想霸有天下,除了韩信,你再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
刘邦说:“我怎能在这里窝窝囊囊一辈子?”
萧何说:“你如果打算夺天下,韩信就会留下来;你如果没有这个打算,韩信肯定就要走。”
刘邦想了想说:“那好吧,我就任命韩信做将军,不做那个粮食局长了。”
萧何说:“你如果让他做将军,他还会跑。”
刘邦咬咬牙说:“那我让他做大将军,统帅全军人马。”
萧何说:“这还差不多。”
刘邦让萧何把韩信叫过来,当面任命他做大将军。萧何诚恳地说:“你是要封坛拜将,不是呼唤小儿,你这样怎么能行?你一定要找个良辰吉日,斋戒沐浴,焚香净手,设坛祭拜,这样,韩信才不会走。”
刘邦想想,自己帐下无人,樊哙、夏侯婴他们,勇则勇已,但无法独当一面;他需要的是一员智将,可以统帅千军万马,攻则惊涛骇浪,守则渊停岳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妙计迭出,安定天下。这样的人,现在还没有找到,而萧何却一直推荐韩信,索性先拜韩信为大将,不行了以后再换。
刘邦说:“好。”
刘邦要拜大将的消息,像风一样吹进了汉军每个人的耳朵里,很多将军喜滋滋地想着,这个大将一定会是我;很多士兵也在喜滋滋地想着,天上会不会掉馅饼,而刚好又砸到我的头上。然而,当拜将那天来到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刘邦居然拜了韩信做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