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修好长城后,阿布?穆斯林又筹划了更大胆的行动:派遣头号干将齐雅德越过锡尔河,直接攻击中亚草原的突厥部落。作为一名呼罗珊人,他深知两百年来,突厥骑兵对河中乃至波斯造成的巨大伤害,更不用说苏禄的事迹了。如果他能扬威草原,不仅可以保卫最新的征服成果,还可以把河中人拉入抗突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啊。甚至,圣战大军可以继续东进,染指大唐安西,彻底消除这个在幕后操纵的竞争对手!

唯一的麻烦是,继续东进的必经之路石国在大唐的控制下。但真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阿布?穆斯林很快就心想事成:石国王子竟然主动投怀送抱来了。

5、强兵大对决,激战怛罗斯

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石国被唐军征服后,一位石国王子向西逃亡,一溜烟跑到撒马尔罕城。作为阿拔斯王朝的开国元勋,阿布穆斯林的革命斗争经验告诉他,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一个能超越倭马亚王朝功绩、征服河中东部的机遇!

不出意料之外,在阿布穆斯林的指使下,石国王子到处开诉苦大会,控诉唐军残暴无理,成功地用眼泪赢得了诸国人心。当然了,比眼泪更重要的是武力,阿布穆斯林已经残酷地镇压了诸国的反抗,砍掉了康国、史国、米国三个国王的脑袋,即便是帮过大忙的盟友安国国王也被监视居住了。软硬兼施之下,傀儡王们纷纷表示不比不知道、一比还是阿布好,都发誓愿跟着他匡扶正义。于是高仙芝前脚一走,石国王子后脚就回国复辟了。

石国反唐势力复辟,随时可能引导阿拔斯大军进攻拔汗那国,而拔汗那不保则安西门户洞开。高仙芝顿感形势严峻。

与其坐以待敌,不如先发制人。把战争带到敌人的家里,这才是高仙芝的风格。

风格是犀利的,但困难也是巨大的:

一是久战疲敝。就在公元750年春天,高仙芝应吐火罗国王的求助,进行了第二次帕米尔远征,深入到比小勃律国更遥远的克什米尔中部,降服了大勃律国,又消灭了吐蕃支持的朅师国,然后年底移兵北上征服石国。虽然两次远征都取得辉煌的胜利,但部队的能量也受到了严重的损耗。正所谓事不过三,再而衰,三而竭,如今仅仅隔了三四个月,又要远征河中,就是铁打的身板恐怕也吃不消啊。

二是军力有限。在当时的边镇节度使中,高仙芝虽然威名赫赫,但统帅的军力其实是最小的之一。大唐九镇边军共有四十九万人,安西军团只有两万四千人,而且还要负责守卫安西四镇,防范吐蕃的反扑,能够抽出来远征的精兵实在有限。所以两次帕米尔远征和进攻石国,都不过万余兵马。这回因为可能要对阵阿拔斯王朝的主力精英,高仙芝给了破格待遇,也才抽出不到两万唐军,加上征调的葛逻禄雇佣军和拔汗那盟军,也不超过三万。

三是路远无援。帕米尔远征虽然路途艰险,但大敌吐蕃到小勃律国也尽是穷山恶水,险要处只靠着一座藤桥相连,要想出兵援救同样困难。所以唐军一旦突袭消灭了连云堡的吐蕃驻军,再斩断藤桥,吐蕃也就爱莫能助了。但河中形势截然相反,唐军从安西四镇出发,需要四个月才能抵达河中地区的门户怛罗斯城。而阿拔斯军队驻扎的布哈拉城到石国首都塔什干只有四百多公里,撒马尔罕到塔什干更是不到三百公里,一路上又尽是平原旷野,骑兵急驰数日即到,更不用说他们很可能已经在怛罗斯城里以逸待劳了。

如此一算,唐军远征的胜算实在低得可怜。但高仙芝硬是不信邪:

帕米尔远征的胜利,不就是一个奇迹吗!

但这一次,命运之神还会站在他这边吗?

即使真像敌人说的那样,他们是天神的信徒,而神站到了我的对立面,那我也绝不畏惧。因为我坚信,命运不在神的手中,而在我自己的脚下!

在这一刻,历史老人把左手给了阿拔斯帝国,把右手给了大唐帝国,牵引着他们走向宿命的对决。

公元751年初,高仙芝着手筹备西征。为防止突骑施余部趁虚突袭安西,高仙芝奏报朝廷许可,从陇右节度使所部天威军抽调四千精兵北上,进驻碎叶城一线。在保障了侧翼安全后,他于四月开始集结部队,去内地出差的部属也纷纷归队。大诗人岺参就曾在河西武威郡遇到一位李副使赶赴安西军营,并为之赋诗壮行道: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当时的岺参是高仙芝的幕僚,但由于公务无法参与西征,遗憾之余,他只能为高将军赋诗一首: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

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马疾过飞鸟,天穷超夕阳。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

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

诗是好诗,大气磅礴,但高仙芝可没有“甲兵二百万”,只能抽出安西镇军一万八千人出征。五月,他行军至碎叶城,召集了数千葛逻禄骑兵,然后西赴费尔干纳盆地,会合了拔汗那兵马数千,一共三万人马奔向怛罗斯,到得城下时已是夏季七月二十二日了。

远处高山之巅白雪恺恺,山腰却绿茵繁盛,奇雄俊秀犹如天神;雪融之水汇聚成河,碧波百里,于无边金黄的沙漠中滋润出广袤绿洲,牛羊成群,果木成荫,人烟稠密,良田千顷。这就是美丽的怛罗斯城。

唐人是熟悉这座城市的。耶律楚材《西游录》记载:“又西三百里,怛罗斯城外皆平原可田,唐时凿道南山,夹为石闸以行水……有唐节度参谋检校刑部员外郞假绯鱼袋太原王济之碑”,唐朝曾在这里设官治理,并兴修水利。

高仙芝也是熟悉这座城市的。正是在这里,十年之前,他追随前任安西节度使夫蒙灵眢击败并斩杀了苏禄的长子、突骑施汗国的继承人,也正是在这里,就在大半年前,高仙芝亲率轻骑奔袭,一举擒获突骑施最后的可汗,彻底埋葬了西突厥人复兴的希望。

但眼前的这座城市却又变得如此陌生,城墙上飘扬着无数黑色的战旗,城市中响彻着呼唤真主保佑的呼喊,看来阿拔斯军队真的已经进驻了!

原来,在唐军漫长的进军路上,阿布穆斯林已获悉了情报。他立即命令大将侯梅德率领数千先锋进驻怛罗斯城,会同石国守军阻击唐军,然后又指示大将齐雅德在布哈拉整顿兵马、兼程驰援。他自己则坐镇撒马尔罕指挥全局。

如果说倭马亚王朝还是阿拉伯部落的游牧文化,平时吃喝玩乐,遇到打仗就操家伙一起上,打赢了就用战利品发奖金。阿拔斯王朝则深受波斯文明的影响,学着建立了由国家发工资的十三万常备军,主要就是革命功臣呼罗珊骑兵。但除此以外,老祖宗的优良传统也没丢,战时依然征发地方领主和各部族充军,兵力可迅速扩张数倍。例如它与拜占庭对峙的常备军只有两万五千人,但重要战役可以动员出十万人的大军。在呼罗珊附近的东部战线,阿拔斯王朝的战争动员能力更是巨大。齐雅德从布哈拉一路西进,沿途召集了各附庸国军队,最后竟然动员出浩浩荡荡的十余万大军。

但齐雅德不愧为百战宿将,深知一旦让唐军攻克了怛罗斯城,然后据城自守,自己就麻烦了。毕竟阿拔斯军的优势兵种是骑兵,更利于野战制敌。所以,齐雅德决定不等步兵大队,身率精骑径直奔向怛罗斯。经过三天的疾驰,七月二十三日正午,齐雅德军团抵达怛罗斯郊外十里,突然出现在攻城唐军的背后。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4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24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