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安禄山说自己是“清君侧”,一些历史学家也认为安史之乱是政治斗争恶化的结果。但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正如罗马帝国亡于日耳曼蛮族雇佣军,阿拉伯帝国被突厥雇佣军反客为主,安史之乱也是一场蛮族雇佣军的集体叛乱。安禄山的部队集结了范阳、平卢两镇精锐,以及多年招诱接纳的蛮族强兵,大致可以作如下分析:

不怕流氓有刀枪,就怕流氓有理想。

为首者是内迁的突厥人和粟特胡人,他们是曾称霸北方的突厥汗国后裔,祖先的辉煌激励着复兴的梦想,又集体信奉拜火教,有着民族和宗教上的双重凝聚力,所以成为安史之乱的领导集团,安禄山、 史思明就是突厥和粟特混血儿,而安禄山的头号谋主阿史那承庆是突厥王族后裔,后来作了安氏大燕国的宰相。由于粟特人是从西北六州迁来,所以史书称呼他们的部队为六州胡,或者按其自称为“柘羯”,也就是波斯语“武士”的意思。

如果说外来户突厥粟特集团是有理想的流氓头子,东北本地的奚、契丹、室韦、黑水靺鞨、高句丽诸族就是主力打手,尤其是最毗邻边境的奚 族人,聚居幽州辽东一带已有几百年,向来是唐朝半拉半打的对象,关系时好时坏。自从安禄山掌权后,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劲敌契丹,就对奚人大肆拉拢,弄得奚人那叫一个受宠若惊,结果安禄山举旗后,几乎整个奚族都参加了他的造反事业,贡献了近十万骑兵!安禄山又在奚族和契丹骑兵中优中选优,精挑细选了八千人收为义子,呼之为曳落河,实为天下第一铁骑。

另一支劲旅是原隶属朔方镇的铁勒族同罗部落,首领阿布思曾任朔方节度副使,被玄宗赐名李献忠。安禄山设计陷害他,迫使阿布思率部叛逃,结果在回纥和唐军的夹击下战败而死。狡猾的安禄山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立即装出一副好人面孔,收留兼并了两万同罗余众,史称“自是禄山精兵无敌于天下”。

不仅兵如此,将也是如此。当时安禄山手下,文有谋臣五人,并称“五狐”,分别是阿史那承庆(突厥人)、孙孝哲(契丹人)、严庄(汉人)、高尚(汉人)、张通儒(汉人);武有大将十员,号称“十虎”,分别是史思明(突厥人)、蔡希德(不明)、崔乾祐(不明)、安守忠(粟特人)、李归仁(奚人)、田乾真(契丹人)、阿史那从礼(突厥人)等。以上观之,汉人一般只是充任谋士文臣之职,核心的军事领导层无疑是一个蛮族集团。

出差归来,恢复更新

4、安西双杰的宿命

让唐玄宗感到庆幸的是,长安城里虽然精兵不多,却名将扎堆。安西双杰高仙芝、封常清,以及吐蕃的克星哥舒翰,因缘巧合间,他们三人当时都呆在长安。

哥舒翰就不用多说了,玄宗时代的老牌名将,河西、陇右两大边镇节度使,是大唐帝国唯一和安禄山势均力敌的军界元老,也是杨国忠倒安的盟友。美中不足的是,哥舒翰是因为中风来京城养病的,暂时不能统兵出战。所以,朝廷的的目光聚焦在``安西三杰``身上。

高仙芝祖上是高句丽王国贵族。亡国后,高句丽豪强贵族多被迁到河西地区充军对抗吐蕃。高仙芝的老爸在河西立下战功,升调到安西都护府,因此小高自幼长在安西,后来就不用多说了,纵横西域、威震中亚,与吐蕃、阿拉伯两大帝国激烈角逐,被敌人敬畏地称为``中国山地战之神``、``中亚的主人``。恒罗斯之战失利后,高仙芝受到弹劾,被调回担任京城警备区司令。

高仙芝回内地后,安西节度使的位子就交给了他的心腹封常清。小封的出身比小高很惨,因为外公犯法被全家流放到安西,几岁时又父母双亡,年过三十还只是最偏远的胡城,也就是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城的守门小卒。为了出人头地,他竟然跑去找最高统帅高仙芝毛遂自荐,但因为个子矮小、斜眼跛足而被高帅哥无视。可封常清身残志坚,堵在高家门前几十天,硬是磨得高仙芝答应收他为幕僚。从此文武双全的他锋芒毕露,甚至为严肃军纪斩杀了高仙芝的奶妈之子。总结他的上述事迹,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极端自信、极端胆大的草根怪杰。在安禄山反叛时,封常清也恰好入朝汇报工作。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2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