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浴血三千里:明朝平倭之役

1、低头的将军

关于日本,我们最熟悉的描述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其实这个表述并不准确:中国和日本本土(不算琉球群岛,它迟自甲午战争才被日本侵占)之间,区隔的不是简单的“水”,而是辽阔的东海,距中国最近的日本长崎港到上海就有八百多公里,如果走北路经朝鲜半岛到中国东北更有上千公里,古代海船至少要走一个月。所以,尽管日本自古以来倾心中华文化,尊奉汉唐宋明为***上邦,但我们的老祖宗从没正眼瞧过它,视其为“海外蛮夷”。

真正和我们一衣带水的是朝鲜,今天的界河鸭绿江的江面最宽也只有两公里。从西汉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置四郡以后,历代中国王朝都对朝鲜施加了全方位的影响。在长期的浸染下,不但中国把朝鲜视为“海东君子国”,朝鲜自己也以“小中华”自居。

所以如果把中华帝国主导下的国际社会看作一个学校,中国是校长,朝鲜就是常受表扬的三好学生,而日本就是喜欢翘课捣蛋的坏孩子了。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在学校里,好学生难免会受坏孩子的窝囊气,朝鲜就经常受日本欺负。早在东汉晚期,日本就曾出兵侵略朝鲜南部,却和正南下扩张的高句丽人撞上,被打得满地找牙;唐高宗时,日本又妄图和唐军争夺半岛霸权,结果白江口一战被唐军杀得片甲不留,从此俯首称臣数百年。元朝时代朝鲜人总算雄起一回,跟着蒙古主子远征日本,但在台风的狙击下两度惨败。

到了大明崛起,中日朝三国的关系还是很纠结。朝鲜高丽王朝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死心眼地跟着蒙古残余反抗大明,公元1388年甚至出兵侵犯辽东。幸亏还有个明白人李成桂,当机立断发动兵变,废了找死的高丽王,四年后成功篡位。明太祖朱元璋因其国为东方日出之地,遂取“朝日鲜明”之意,敕封李成桂的新国家为朝鲜王朝。

要说李成桂的资本积累,主要靠两件军功。一是元朝末年红巾军刘福通起义,曾派一支北伐军一路横扫内蒙、辽东,把蒙古帝国的陪都都烧了,不料在朝鲜阴沟里翻船:义军攻占朝鲜王城后贪图享乐,结果被李成桂打得大败而逃。另一件就是平定了掠夺朝鲜沿海的日本海盗。几十年后,李成桂的孙子世宗大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朝鲜几千年历史上唯一一次主动攻入了日本本土:公元1419年6月,世宗动员227艘战舰、两万大军攻占日本的对马岛,清缴了倭寇巢穴,还迫使对马岛主签订条约向朝鲜称臣。

哇噻,能让日本人磕头称臣,俺们朝鲜祖上也阔过啊!

朝鲜人对这一胜利念念不忘,把世宗誉为“海东禹舜”、“圣君世宗”,现在韩国海军最强大的军舰也被命名为“世宗大王号”。

但客观地说,世宗能打下对马岛,并不是因为朝鲜有多强大,而是因为日本陷入了衰落期。

要讲日本的衰落话头就长了。话说当年日本从大唐取得真经,全盘移植中华的典章制度,试图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先进国家。但日本人毕竟太原始落后,玩不转文官体制这种高级货,最后变成了藩镇割据。大概在公元1180年左右,源氏率领的武士集团平定群雄,建立镰仓幕府。从此以后直到明治维新,八百年间所谓的天皇成了傀儡,国家实权一直掌握在各大武士集团手中。到了元朝东征日本,虽然借助“神风”的眷顾,日本侥幸逃过大劫,但镰仓幕府也遭受重创,日本陷入南北朝内战时期。一直到十五世纪初叶,才由足利义满的室町幕府在名义上重新统一日本。只可惜,室町幕府的统治是极其虚弱的,各地武士还是诸侯割据的老一套,足利氏自家也是内乱不断。例如朝鲜世宗征伐对马岛时,正好是足利义满刚去世,儿子们正为争权大打出手呢。

其实除了被朝鲜人逆袭,日本的衰落更可以从足利义满向明朝称臣一事看出。

大明开国之时,正是日本南北朝内战的末期。乱世之中,很多日本武士和流民落草为寇,跑到朝鲜和中国沿海地区打家劫舍,史称“倭寇”。其中,距离中国最近的日本九州倭寇最为猖獗。大明开国的第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派使者去九州骂街:“如必为寇盗,朕当命舟师,扬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

当时九州属于南朝,统治者是三十多岁的怀良亲王。这个愣头青写了一封回信:“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闻***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文章,论武有孙武韬略之兵法……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

这封信写得文采斐然、意气风发,足可见日本贵族的汉学修养之深厚。但在明太祖眼里,这简直就是强理夺词:我晕,明明是倭寇强盗,还把自己打扮成烈士英雄!这不是无赖国家是什么!这不是恐怖分子是什么!

为了抒发愤懑,朱元璋在一把明军缴获的日本团扇上题了首诗:“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

朱元璋对日本人恨乌及屋,以至于后来丞相胡惟庸涉嫌谋反,还把勾结倭寇作为他的罪状之一。

南朝的怀良亲王坐井观天、眼拙嘴硬,北朝的足利义满却是个聪明人。从公元1374年起,足利义满数次向明朝遣使,请求与明朝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但反日情绪强烈的明太祖给他吃了闭门羹。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到了公元1399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足利义满再次向年轻的皇帝称臣,并且主动捕捉侵扰大明沿海的倭寇。公元1401年,建文帝终于被打动了,遣使东渡日本册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中日史书都记载,权倾日本的足利义满下跪拜伏,恭顺地接受了大明皇帝的诏书,并穿戴了明朝藩王级别的官服。明成祖夺取皇位后,足利义满又紧跟形势,向明成祖献上了肉麻的马屁奏章:

“日本国王臣表:臣闻太阳升天,无幽不烛;时雨滞地,无物不滋。咨大圣人明并曜英,恩均万泽;万方向化,四海雪仁。钦惟大明皇帝陛下,绍尧圣神,迈汤智勇;勘定弊乱,甚于建瓴;整顿乾坤,易于反掌。启中兴之洪业,当太平之昌期。虽垂旋深居北阙之尊,而皇威远畅东滨之外。是以谨使僧圭密、梦云、明空,通事徐本元,仰观清光,伏献方物……”

明朝使团回访日本时,足利义满又亲自到港口迎接,恭行藩属之礼。以至于明成祖夸奖道:“海东之国,未有贤于日本者也。”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正是靠着臣服大明,足利义满才能够重启中日贸易,并稳固其统治地位,进而休复饱受内战摧残的日本。日本考古发现的五十多万枚古钱币里,九成以上都是明朝输入的铜币,足可见明朝支持对日本的意义。所以,足利义满的时代是日本向中国称臣最彻底的时期之一,也是日本古代的繁荣盛世。现代的日本人对其始终抱有复杂的心态。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2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