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3、莽应龙的野望

公元1573年,大明王朝迎来了新的历史纪元:十岁的万历皇帝登基,名相张居正辅佐朝政,开始酝酿新政改革,打造“万历中兴”的时代。这是一个万物更生、中道复兴的时代,大明这艘年久失修的大船,重新找到了正确的航向,将要劈波斩浪,沐雨重光。

但在莽应龙眼里,此时的大明新老交替,皇帝幼弱,必然无心南顾,正是占便宜的好机会,而缅甸却正屹立于历史的巅峰:扩张的疆域不可谓不辽阔,相当于四个云南的面积;军队也不可谓不强大,经历了两百年内战和数十年扩张战争的锤炼,还拥有葡萄牙殖民者传来的火枪和大炮;君主莽应龙更不可谓不英明,其开国拓土、内政外战之资历,不是十岁的万历皇帝可比。

除了国际大环境,此时云南的小环境也不妙:自从明太祖封沐英为黔国公后,沐家世镇云南两百七十八年,与大明王朝相始终。不幸的是,第七代黔国公沐朝弼虽然知兵善战,却是暴虐骄纵之人,甚至有藐视皇权的行径。所以1572年底,宰相张居正把沐朝弼抓到南京关押,另立其子沐昌祚继位。威震西南的沐氏突然易主,也让莽应龙觉得有机可乘。

这一切,给了莽应龙前所未有的侵略野心。正是在这一年,莽应龙对大明发动了第二次挑战,目标直指中国本土云南!

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把云南比作一栋农家小院,那么老挝、八百、木邦等藩属宣慰司就是外围的篱笆墙,闯过篱笆墙就进入了前院,也就是现在云南西部的德宏州,如果再穿越德宏,就能登堂入室、威胁云南传统的核心重镇大理了。公元1573年夏,莽应龙率倾国大军进攻云南。经过前两次北征,老挝、八百、木邦等外围的宣慰司都已臣服缅甸,所以缅甸大军一路畅通直抵德宏。

明初德宏州被麓川大土司思氏独霸,明英宗时代发动叛乱失败后,德宏被明朝廷一分为十,赐予协助平叛的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分别建立了陇川土司、干崖土司等。这些土司家族受恩于明,对中央一贯忠心,而且受华夏文化影响颇深,怎能瞧得起化外蛮邦缅甸!

陇川土司多士宁就是位坚定的爱国人士。他年轻时游学内地,接受了长期的儒家教育,连名字都取自《诗经?文王》名句“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在与莽应龙的谈判会上,多士宁用大米堆成百堆,用以比喻大明之广大强盛,指出云南是其中一堆,而缅甸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米粒罢了。莽应龙闹了个脸红脖子粗,招降不成准备开打。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对大明如此忠心,却想不到被汉奸给害了。多士宁的军师岳凤,本是大明江西抚州人,因为经商来到陇川,靠着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本事掌握了陇川实权。他明白缅甸已成南方霸主,而大明帝国远水不解近渴。出于“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奸商本性,岳凤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无耻地投靠了莽应龙。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岳凤设宴毒死了多士宁,随即放缅军入城,屠杀土司家族六百余人。被缅甸封为陇川统治者后,岳凤还厚颜无耻地认莽应龙做了干爹,真是侮辱了“岳”这个姓氏!

最强大的陇川既破,其他小土司也相继败亡。莽应龙在德宏会集诸军,酝酿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根据资料分析,当时缅族的人口只有三百万,这次被莽应龙征发从军的就有十多万,加上各族的仆从附庸军,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余万。真可谓穷兵黩武、野心勃勃了。为了示威,他向云南当局递交了“最后通牒”式的傲慢国书,自称为至尊的“金楼白象王”,俨然与明朝皇帝平起平坐。

不巧的是,当时云南中部姚安府的彝族土司也发动了叛乱,把知府都杀了。在云南当局看来,姚安之乱才是心腹大患,莽应龙的问题只是千里之外的疥癣之疾。所以明朝在云南地区的最高代表、黔国公沐昌祚带着明军主力去姚安了,只派了副省长许天琦来应付缅甸。

这仗可怎么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许天琦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他有位同乡老友兼同窗好友叫李贽,就是那位以思维活跃著称的明朝大思想家。其实许天琦办事也很有思想:你能找岳凤当内奸,我就不能找人背后捅刀子么?

这个“背后捅刀”的不二人选,正是孟养宣慰司的首领思个。

孟养位于今天缅甸的克钦邦,自古就和缅族王朝不对付,直到今天也在闹独立,让缅甸政府非常头疼,史泰龙大叔2008年的《第一滴血4》演的就是这里的内战。明太祖时,孟养投向明朝成了宣慰司,后来日益强大,曾击破阿瓦国、称霸缅北。孟养首领思个更是一代雄主,长期和莽瑞体、莽应龙对抗。而且从地理来看,孟养和云南德宏接壤,山水相连,严重威胁到莽应龙的侧翼和退路。

许天琦迅速遣使孟养,命思个全力牵制缅军,同时派云南按察副使罗汝芳进驻毗邻德宏的腾冲城(今云南腾冲),扼住德宏和云南内地之间的高黎贡山脉,准备和思个一起包缅军饺子。

罗汝芳可不是等闲人物。他被世人尊称为“近溪先生”,乃是王阳明心学学派的衣钵传人、明代中期著名的大思想家,更被后世誉为明末黄遵宪、顾炎武、王夫之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罗汝芳继承了王阳明“文武双全、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以六十岁高龄亲临火线、驻防腾冲,用绝对劣势的兵力多次击败缅军先头部队,牢牢遏制住了侵略者的势头。

莽应龙见明军戒备森严,觉得难以突破高黎贡山防线,又担心思个背后偷袭,只得率大军转向攻打孟养。谁料思个的将略毫不逊色,先派兵一万截断缅军粮道,然后佯装败退把莽应龙诱入伏击圈,于山谷之间四面突袭,一战获胜。缅军死伤惨重,被围困了几日后粮草耗尽,只能把战象和战马都杀了充饥,最后到了剥树皮、掘草根的地步。孟养之战是莽应龙一生最大的败绩。如果许天琦的计划顺利,明军及时出击援助孟养,莽应龙就真成了莽应虫,将被活活困死在密林之间。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正在这个关键时刻,有思想的许天琦同志暴病去世。接管边事的云南巡抚王凝是个平庸无能的老官僚,和他共事过的大思想家李贽对他有过精辟评价,只有两个字:“下流”。王凝的水平确实不入流,竟然完全没搞懂东南亚地区形势,以为莽应龙和思个是一般的蛮夷打架,***上国犯不着过问。恰好又有人翻旧帐,说当年孟养攻破阿瓦时骄横无比,曾杀了明朝派去调解的官员。结果王凝就派使者阻止明军出动。

罗汝芳知道此战是消弭边患的千载难逢之机,正领着全军急进赴战呢,半道上接到王凝的撤军令,史载被气得“接檄愤恨,投掷于地,大骂而罢。”

汉奸岳凤本以为末日降临,如今见明军停步,真是喜出望外。他赶紧带了两千兵马突入包围圈,把干爹莽应龙从小路带出。至此,缅甸的第一次入侵以惨败告终,但明朝错失了全歼敌军的良机,即将遗患后世。

其实,王凝不是一个人在犯昏,而是整个大明朝廷都在犯昏。缅甸长达两百多年的割据混乱,使得大明帝国的西南从未遭遇过强大的外敌威胁,所以北京城里的决策者们疏忽大意了,抱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放。更离谱的是,公元1578年,朝廷还派使者到孟养,在表达嘉奖之意后,竟然要求思个把俘获的缅甸战俘和战象还给莽应龙。1579年底,莽应龙再次率大军北上复仇,终于攻陷了孤立无援的孟养,思个逃往明军据守的腾冲城,不幸中途被部将出卖,送往缅甸杀害。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莽应龙终于把国界线推进到今天的中缅边境附近,甚至还渗透进了云南的部分边地。公元1581年,从孟养回军后不久,一代枭雄莽应龙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1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