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10、颉利的华容道

公元630年正月,大雪纷飞、朔风凛冽。大唐帝国的万千子民都还沉浸于新春的快乐中,舒缓而慵懒地享受着“猫冬”的日子。颉利可汗也是一样,早早地带着部众南下过冬,舒舒服服地窝在大利城里。

自隋末以来,东突厥势力向南扩张,霸占了山西北部一带,而且就地建筑要塞城池作为南进基地,最有名的就是这大利城。它位于今天的山西忻州市定襄县,三面群山环抱,城外四水贯流,既是兵家必争要地,也是度假休闲宝地。据考据,突厥人修的这座城周长十余公里,墙高七米,顶宽六米,足可见规模之宏大(直到文丨革丨时才被毁),足以容纳颉利可汗的数万精兵和熊熊野心了:等熬过寒冬就大干一场,或者去漠北收拾叛军,或者南下中原狠敲一笔!

至于“李靖率军前往对阵”的情报,颉利可汗毫不担心。老话说“诸葛一生唯谨慎”,李靖用兵也一贯老成持重。作为老对手,颉利可汗深知此点,所以就从老经验出发,认为突厥大军一旦开进了大利城,李靖就只顾得上调兵防御,绝不会轻易出击的。

正当颉利放心地做着美梦,谁料想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突然闻得城外火光四起、杀声遍起,唐军杀到了!

原来,李靖一直严密监视着大利城的动静,如潜伏的猛虎般等待出击的时机。

是的,李靖一生与汉朝的卫青、明朝的徐达一样,不仅为人处事谨慎持重,作战风格也是稳健的大将之风。但作为战争史上的一代宗师,李靖更深明“兵者,诡道也”的道理。在他的军事理论专著《李卫公问对》里,他留下了这样两条千古箴言:

第一条:“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已”,就是说兵法战策千变万化,但最根本的是掌握战争主动权,让敌人受制于自己,而不让自己受制于敌方;

第二条:“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也就是说胜利的关键不在于是打堂堂之阵还是耍计谋,而是要出乎敌人的意料。

很显然,颉利可汗没看过《李卫公问对》,所以看错了李靖。既然他断定李靖是个作风保守的老头子,那李靖就偏偏要当不要命的古惑仔。当他探知颉利麻痹大意后,当即决定撇下步兵主力,只率三千精骑突袭敌营!

那一夜,六十岁的李靖发鬓霜白,与漫天的飞雪融为一色;

那一夜,六十岁的李靖神采焕发,与胯下的骏马化为一体;

在他的身后,三千儿郎如雷电,如火焰,风驰电卷。

伟大的老帅,就这样无声地激励着一群伟大的战士,一日强行军三百里,终于在深夜时分攻入定襄。

颉利可汗打死也想不到会在大利城碰到李靖。当属下报告唐军只有三千时,颉利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乎?”,认定李靖带来了唐朝的倾国大军。突厥上下顿时人心惶惶。李靖趁机派出间谍四处活动,宣扬唐军声势浩大,连颉利一向亲信的西域胡人酋长康苏密也投降了唐营,顺便带来一份厚礼: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

萧皇后和杨政道是隋朝复国势力的旗帜,也是东突厥一再攻唐的借口。连这么重要的人物也落到了李靖手里,颉利方寸大乱,赶忙弃城北撤。

就这样,坐拥坚城强兵的颉利可汗落荒而逃,还庆幸自己摆脱了“可怕的李靖大军”。逃到黄河边上时,他又遭到了柴绍部队的伏击,更加让他相信自己的英明:看看,要不是俺果断撤退,就被唐朝大军包了饺子啦!

只可惜,他的悲剧才刚刚开始。因为真正的狙击手不是柴绍,而是徐世勣。

与大器晚成的李靖不同,徐世勣是少年得志,十七岁就成为瓦岗军的创业元老,独立率军纵横中原、激荡乱世,形成了善打运动战、伏击战的作战风格,被唐太宗赞誉为“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再加上徐世勣比李靖小二十多岁,所以如果打个比方,李靖是卫青,那么徐世勣就是霍去病了。

按照既定计划,徐世勣率军从山西大同出发,全军人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地潜入内蒙古草原,路上凡遇突厥牧民即行捕获,不使漏出一丝消息。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唐军抵达阴山南麓的白道。

所谓“白道”,就是阴山东段(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大青山)开凿的山路,因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唯有道路显露出灰白色土质,故名曰“白道”。白道是连接内蒙河套与漠北的主要干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帝国与游牧强权拉锯的焦点,北魏赫赫有名的边防要塞武川镇就设在白道,隋朝军队几次大破突厥的战役也发生于此。

徐世勣料定颉利已成惊弓之鸟,必从白道逃往漠北,于是设下埋伏。果不其然,几日后突厥人便落荒而来,人山马海不下十万之众。徐世勣只有轻骑万余,但胜在以暗击明、以逸待劳,再加上白道位于山麓地带,地形偏狭,突厥军的兵力优势难以施展。所以在唐军的断然冲锋下,突厥人被打得溃不成军,损失两万多人。可怜的颉利可汗就像华容道上的曹操,遭遇生死截击,连连感叹生不如死。他沿着阴山南麓向西逃亡,直到三百多里外的铁山(今内蒙古包头市)才惊魂初定,收拢了残兵数万,被唐军扫荡的草原牧民也纷纷前来投奔,聚拢了二十来万人。

眼瞅着南有李靖,北有徐世勣,且北逃路线也被封锁,颉利可汗决定使出最后一计:诈降。颉利派使者火速南下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表态愿意举国内附,其实是想熬到开春时节,再寻机撤往漠北。唐太宗将计就计,一面派鸿胪卿唐俭去洽谈和议,一面令李靖率大军进抵白道接应。

二月,李靖大军与徐世勣会合。英雄所见略同,两人一致认为,颉利可汗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等收拾了大唐盟军薛延陀,就必定卷土重来;不如趁唐俭在突厥营地,颉利因此懈怠的机会,一举偷袭擒之。副将张公瑾却担心违背了和谈的诏令,而且唐俭此人非同一般,是李世民的心腹老臣,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如果出了意外,怎么向皇上交待啊!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1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