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北道是“草原之路”,商队为避开崇山峻岭和大国干扰,北上进入广袤无垠的哈萨克草原、南俄草原,沿着咸海、里海、黑海的海岸线一路西进,最后从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半岛登船,抵达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条路线水草丰美,而且属于几不管地带,商人们还能逃税,何乐而不为?然而有利必有弊,大草原上的游牧人可不是善茬,足以让你血本无归、陪了生意又陪命!

南道有天灾,北道多人祸,所以丝路的主要干道还是中道。中道是“绿洲之路”,从帕米尔高原南侧山口进入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沿着锡尔河、阿穆河西行进入伊朗北部,然后辗转通往欧洲。这条路线的好处是途经中亚最为富庶的几个绿洲盆地,足以保障后勤补给,而且这一地区的粟特人自古以善于经商闻名,本来就是丝绸生意的大贸易商”

所以,从创业始祖室点密起,西突厥历代君主无不致力于控制丝绸之路,特别是富得流油的中道沿线地区。为此,西突厥不惜先后和嚈哒人、波斯人大打出手,拼了老命霸占了中亚绿洲,又不惜与东突厥翻脸,东进压服了新疆南部的绿洲城邦,从而一手获取了丝绸转口生意的垄断暴利。作为隋朝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丝绸生意的利润竟然被仇人西突厥分享,这无疑让隋朝政治家们痛心疾首。

正如史书所载,隋炀帝确实是个聪明人。为了粉碎西突厥人的垄断生意,彻底打击西突厥的命脉,他打出了一套“战争搭台、经济唱戏、政治收官”的精彩组合拳。

第一步是“战争搭台”,用武力消灭吐谷浑,清除西进的隐患。公元608年,从东突厥满意而归的隋炀帝,立即出动大军消灭了青藏高原东部的吐谷浑王国。吐谷浑王国的王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从辽东西迁的慕容鲜卑部落。他们长期统治当地的羌人诸部,形成了青藏高原上的第一个国家实体。吐谷浑王国和北魏、西魏、北周诸代反复争夺拉锯两百年,甚至敢于斗胆收留政治避难的达头可汗,至此终于被隋炀帝所灭,其统辖的青海地区被设置为隋朝的四个郡。这是连汉朝都没征服过的领土,隋炀帝在这一点上确实超越了汉武帝。但更重大的意义是,征服青海地区后,河西走廊的安全得到保障,隋朝的势力终于可以安全地投送到新疆了。

所以,第二步就是“经济唱戏”,用胡罗卜加大棒,打开西域门户。新疆的东大门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盆地),源起于西汉大将李广利建立的军事基地“高昌壁”。因此,和西域其他地区不同,高昌是一座汉人移民的城市,并一直受到两汉、曹魏、西晋等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在五胡乱华时期,河西走廊的汉人政权前凉国更是将其升格为高昌郡。因此,西域各国都把高昌称作“秦城”,甚至到北宋初期,虽然高昌早已被西迁的回鹘人占据,同时代的著名波斯史书《世界境域志》仍然把高昌称为“秦人之国”。在隋代,高昌先后被柔然、突厥占领,沦落为西突厥汗国的附庸。

公元607年,隋炀帝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出使高昌。裴矩是长孙晟外交事业的杰出接班人,亲手写出了厚厚的西域地理专著《西域图记》,详细记录了四十四个西方国家的情形。他不但成功地说服高昌王麴伯雅亲自入朝称臣,还顺道说降了西突厥汗国在伊吾(今新疆哈密)的守将,大大震动了西域各国。公元609年三月,隋炀帝亲率大军西巡,在消灭吐谷浑残余势力后,直接北上河西走廊的张掖郡,发诏广召西域诸国使节、商团,举办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张掖万国博览会。史载,高昌、伊吾等西域二十七个国王不远千里,亲自赶赴张掖朝拜隋帝,数以千计的西域商人也携带珍宝货物而来,被突厥人霸占半个世纪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这一切极大地削弱了西突厥汗国的政治权威和贸易利益。公元610年,伊吾主动归附,成为隋朝直辖的郡;公元612年,高昌国宣布放弃突厥服色,恢复华夏衣冠制度。隋朝得以在西域站稳脚跟。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政治收官”,就是用政治谋略制服西突厥汗国。自从公元603年达头可汗弃国逃亡、不知所踪后,西突厥汗国的内乱愈演愈烈,其根源在于所谓“两厢十箭”之矛盾。话说当年室点密可汗率领十个部落(史称“十箭”)西征,打下了大大的一片疆土,于是以碎叶河(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楚河)为界,东部驻扎左厢五部落(统称“五咄陆”);西部为右厢五部落(统称“五弩失毕”)。其中,左厢五部因为较早加入突厥汗国,在政治地位上高于右厢五部,所以两者之间一向矛盾尖锐。如今没了达头可汗这样的狠角色镇场子,积怨已久的左右两厢爆发内战。左厢拥戴达头的长孙达曼当大可汗,统治伊犁草原和新疆绿洲;右厢支持达曼的叔叔射匮当小可汗,占据中亚地区。

本着“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原则,公元609年底,张掖万国博览会刚闭幕,隋炀帝就派裴矩西行万里,联系射匮夹攻达曼。内战打到公元611年,达曼受不住两面夹攻,只得率部投降隋朝,部属被内迁于甘肃、陕西,他自己还跟随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唐朝建立后又赖在唐高祖身边混吃混喝。射匮成功篡位后,极为感激隋炀帝的扶持,西突厥汗国从此向隋朝臣服”

三板斧下来,隋炀帝的西方战略取得了圆满成功。在西巡回归的路上,他诗兴大发,再次写下了意气风发的诗篇《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1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