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沙门与王者:鲜卑与佛教第三次高丨潮丨。

经过各胡族政权的大力扶持,佛教在北中国的传教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拓跋鲜卑崛起代北、南下中原之后,也依循胡族惯例崇佛。北魏太祖拓跋圭平定河北后,尊崇僧侣领袖法果,法果也投桃报李,把拓跋圭捧为“当今如来”,一举把世俗统治者捧为宗教主神,在中国历史上罕见地创造了政教合一、人神合一的理论体系。北魏鲜卑也把佛教立为国教,把佛教推向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统治性宗教地位。

法琳《辨正论》记载:汉人统一王朝的西晋愍帝(公元313~316年)时代,全中国佛寺仅有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余人;即使到了以出家崇佛闻名的汉人君主梁武帝萧衍(公元502~549年),其统治下的南部中国僧尼也仅八万二千七百余人。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胡族当政的北中国,到了北魏时代(公元386~534年),竟然发展到了国家大寺四十七所、贵族寺庙八百四十九所、民间寺庙三万余所,僧尼总共二百万人!

在这种举国狂热的宗教氛围下,佛教已经登上了历史的巅峰。然而,随着拓跋鲜卑的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佛教的命运悄然发生着微妙而深远的变化。一方面是神权与王权的冲突,日益稳固的王权,对强大而傲慢的神权抢占社会资源不满;另一方面是胡族的汉化加深,拓跋鲜卑开始有意识地自我汉化,从宣扬自己是“黄帝苗裔”到后来的全面汉化,挣脱了“戎君当信戎神”的意识束缚,为本土儒教和道教的复兴带来了契机,也给佛教的失宠埋下了伏笔。

公元440年,在儒臣崔浩和道士寇谦之的联合阵线影响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弃佛信道,改年号为太平真君。他公开指责佛教是“胡神”、“西戎虚诞”、“鬼道炽盛”,随后下令全国灭佛,声言:“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一切浮图形象及胡经,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这就是“三武灭佛”的第一次:太武法难。

后来寇谦之病逝,崔浩也因为撰修《魏史》得罪鲜卑贵族,遭到灭族大祸,佛教的外部环境得以和缓。拓跋焘死后,北魏即复兴佛教。到了周武帝时代,佛教几乎恢复到太武法难之前的巅峰状态,僧侣及寺庙依附人口占到全国编户的十分之一。如果算上北齐,北中国的寺庙多达四千余座,僧尼总数高达三百万人!与之对比,到了天下一统、人口大增的隋朝,全国僧尼不过二十四万;即使到了“三武灭佛”的最后一次,也就是唐武宗的“会昌法难”前夕,僧尼也只有二十六万人而已。

由此可见,周武帝之所以灭佛,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从佛寺手里夺回人口和财富,有了人和钱,才能打仗嘛。所以,当时有人一针见血评论道:“帝独运远略罢之(指佛教),强国富民之上策”。

如果细细推究,南北朝时代的两次灭佛其实有重大区别。北魏太武帝灭佛兴道,是用本土宗教取代外来宗教,儒家并未能恢复正统地位;而周武帝灭佛的同时,明定儒家为三教之首,在数百年衰乱之后恢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

这一巨变的历史意义超过了府兵制度改革,是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重大抉择。

从曹魏代汉到隋朝灭陈,共计369年,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礼崩乐坏的大时代。大致说来,曹操在《求贤令》首次提出“唯才是举”,否定了儒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政治理念,其家族代汉之举又粉碎了儒家君臣秩序体系,后来的司马氏青出于蓝,更是以诈谋夺取天下的功利主义者。上梁不正下梁歪,整个社会的观念风气因此发生急剧的变化,汉武帝以来确立的正统儒家观念体系分崩离析,以非难和藐视纲常名教为乐事的玄学清谈成为汉族士人的主旋律。

玄学这东西,很多人称赞为魏晋风骨、思想解放之类,其实说白了就是古代嬉皮士,成天到晚谈些灵魂、反战之类纯洁时髦的话题,兴致来了再吸丨毒丨酗酒搞场群P,既把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视为垃圾,也把一切认真工作踏实生活的人骂作傻B。这样的思想,这样的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有,而且不少。

所以有人会辩解说,玄学清谈的人,虽然无能,但至少不是坏人,是对汉末以来血腥混战、人欲横流的黑暗社会现实不满,无奈之下采取不问俗事、消极对抗的姿态啊。儒家自己不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

是的,孔子还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很难真正拿明末大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标准来要求普罗大众。因此玄学清谈,如果是老百姓在酒桌上自娱自乐自然无妨,要是大学教授在象牙塔里为此写上几百万字的专著,更能为人类社会思想的丰富性作出贡献。然而,如果是一个社会的公务员阶层也是嬉皮士呢?

那这个国家就完蛋了。

但魏晋时代就是这样,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行政官僚,都以吹牛扯淡混日子为荣,以踏实工作为耻;以占着茅坑不拉屎为荣,以认真负责为耻;以吊儿郎当瞎胡闹为荣,以遵守秩序为耻。说轻了,这是没有做官的职业道德,说认真点,这是没有做人的良心。

最终,这股以反儒为标志的玄学风潮,不但加速了华夏国家体制的崩塌,恶化了五胡乱华的历史悲剧;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为佛教的发展培植了思想土壤。无论是思想深度还是理论体系的完备性都相形见拙的玄学,最终几乎被佛学吸纳兼并。

西谚有云:“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要终结凡尘乱世,再造人间秩序,终究要靠人的努力,而非鬼神之幻梦。

周武帝深明此理。所以对于兴儒国策,周武帝不是说说而已。他狠抓落实,把儒家经学作为选拔官吏的依据,把宇文泰形式主义的“推崇周礼”具化为实实在在的行政举措。从此,五胡乱华以来伴随胡强汉弱而来的佛盛儒衰的局面,终于得以扭转。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1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