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三年里,外面形势发生了巨变。

孝武帝太天真,高欢是曹操,宇文泰就能当刘备?公元534年十二月,宇文泰发觉孝武帝不愿当傀儡,干脆下毒杀了他。于是高欢、宇文泰各立新帝,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位枭雄爆发了连番大战,堪称中国战争史上最激荡人心的章节。

第一战是公元536年的小关之战。高欢亲率大军驾临蒲坂(今山西运城)渡口牵制西魏主力,另派头号大将窦泰从潼关急袭。宇文泰看出了高欢“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力排众议,置高欢于不顾,集结全军南下突击窦泰,将其斩杀。高欢闻讯惊愕非常,撤军途中又被西魏乘胜追击,惨败而归。

第二战是公元537年十月的沙苑之战。发誓复仇的高欢动员了二十万大军,迅速渡过黄河,进抵渭河北岸的沙苑。宇文泰来不及征集各地军队,毅然率领万人精锐北上迎敌。他采用李弼的计策,令全军隐蔽于芦苇荡中,然后派弱兵引诱东魏军进攻。当日大雾弥漫,鲁莽的东魏猛将彭乐率先冲锋,东魏诸军随后争相冒进、阵型大乱。李弼、赵贵遂率伏兵大起,于谨又及时率领援军赶到,终于一举击溃东魏军队,俘虏高达七万人。

经过两次大胜后,西魏终于渡过建国难关,转守为攻。不少人见风使舵投靠西魏。贺拔胜等三人也忍不住了,软磨硬泡获得梁武帝同意,回归西魏。回来不久,杨忠就在一次狩猎中大出风头。史书记载,当时杨忠一人面对猛兽,而且用左臂夹住兽腰,右手探入口中拔出兽舌!连宇文泰也被震到了,就赏赐杨忠小字“揜于”(鲜卑语“猛兽”)。从此,猛兽杨忠的名头开始在江湖上流传。

但真正打响这个名头的,还是公元538年的河桥之战。

公元538年七月,独孤信率军攻陷洛阳,旋即被老对手侯景、高敖曹围困。宇文泰、高欢分别亲率大军增援,爆发了第三次大战“河桥之战”。宇文泰先到一步,迫使东魏军连夜解围北撤,一直追到黄河南岸。背水一战的侯景、高敖曹南依邙山、北据河桥布阵防御。宇文泰这回也重蹈了高欢轻敌的覆辙,只率轻骑追击,全军覆没,自己也差点被擒。混战中,杨忠率领麾下四名勇士守卫河桥,以五支长槊、五张劲弓奋力抵抗,令敌人不敢逼近。此后,杨忠的猛兽之名就名震东西了。

在杨忠等将的拚死抵抗下,东魏军的攻势被遏制住了。西魏援军大至,狡猾的侯景见势不妙、渡河北逃,勇猛的高敖曹却越战越欢,醒目地打出自己的旗号羞辱宇文泰,导致西魏全军的围攻。高敖曹单骑突围而走,却遭遇了关云长的悲剧:作为东魏少有的汉人猛将,老高最受不了六镇显贵们轻蔑汉人,因此经常吵嘴打架,把权贵们得罪遍了,结果这回好不容易逃到东魏城池,竟然被守将拒之门外!高敖曹也是潇洒,面对人生之绝境,还对西魏军士笑道:“来,给你个开国公当当!”,于是从容自刎。获得首级的西魏军士被宇文泰赏了一万匹绢,直到北周灭亡还没发完呢。

高敖曹曾写过一首悲伤的诗:“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桥头。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

谁曾想吟诵离别的桥头之诗竟成了绝命诗,应验于河桥之战。冥冥之中,似有天数?

高敖曹死后五年,他哥哥高仲密投降西魏引发了第四次东西大战“邙山之战”,导致宇文泰惨败,阴差阳错之间算给弟弟报了仇。

话说高欢的儿孙们有个通病“有才无德”,北齐一代也因此暴君辈出、恶名昭著。高欢的长子高澄就是个文武双全的西门庆。他十五岁开始当宰相,对内清理户籍、整顿吏治,政绩卓著;高欢死后,他成功平定侯景叛乱,生擒西魏名将王思政,还击败梁朝占领两淮,武功彪炳,被誉为北齐的奠基人。然而,高澄在私德方面又是个不折不扣的恶棍,十四岁就敢和老爸的姨太太私通,差点被高欢废了。公元549年八月,就在即将篡位称帝的前夕,暴虐的高澄阴沟里翻船,被七个在厨房干活的仆人刺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奴仆杀死的统治者。

高仲密就是被这家伙逼反的。公元543年初,高澄看上了高仲密的老婆,结果强奸未遂,恼羞成怒扬言报复。这事要换了高敖曹,肯定和武松一样立马提刀斩了西门庆;可高仲密是平庸的武大郎,没那实力。恰好他被派到北豫州当刺史,干脆一到任就向西魏投降了。北豫州控制着战略要地虎牢关,是东西必争之地。高欢立即亲率十万大军平叛。而宇文泰经过前三次大战的积累,家底和胆气都爆棚,也率了十万大军来迎战。两军在洛阳北郊的邙山列阵对峙。

两军实力旗鼓相当,为打破僵局,宇文泰再次祭出拿手好戏“轻装疾进,全军突袭”。小关之战斩杀窦泰、沙苑之战击破高欢,他都靠这招制胜,但河桥之战也是因为他轻骑冒进,才差点被侯景活捉。不幸的是,高欢显然学习了侯景的经验,针锋相对地制定了防守反击战术。西魏军连夜急行军,于黎明时分抵达东魏军的阵地前沿,但数次攻击都被击退。激战之际,沙苑之战的闯祸者彭乐为了洗雪前耻向高欢主动请缨,率五千精骑侧击西军左翼,恰好插入了正忙于冲锋的西军骑兵和后方大营的空隙处,于是破阵而入直冲中军大帐,把西魏方面的四十八位随军王室权贵尽数俘虏。被腹背夹击的西魏军顿时大乱,于是全体向后转—溃逃,打到黄昏时分,已被斩杀三万多人。宇文泰眼看就被彭乐追上了,急中生智高喊了一通“狡兔死,走狗烹”的大道理,没想到粗人彭乐还真被忽悠住了,放他逃出生天。

但高欢想不到的是,宇文泰竟然收集败兵,又连夜发动了第二次夜袭!而且经过前夜鏖战,他摸清了东军阵地的虚实,于是在左翼发动佯攻,把精锐都集中到右翼。正在庆功休整的东魏军措手不及,骑兵主力落荒逃离,跑不动的步兵多数成了俘虏。更不巧的是,高欢的一个卫兵因为犯了军法死罪,就趁乱逃归宇文泰,报告了高欢的中军位置。贺拔胜当即率领三千骑兵击破东魏帅营,大叫着“贺六浑(高欢小字),贺拔破胡(贺拔胜小字)今日杀汝!”,一路追杀高欢。

宇文泰不死,是因为彭乐的傻气;高欢不死,是因为贺拔胜的记性。这位号称“落雕都督”的当世第一神箭手,因为走得匆忙竟然忘了带弓箭!贺拔胜仰天长叹:“今日不执弓矢,天也!”,眼睁睁看着高欢跑掉了。大难不死的高欢,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立即召集溃散的骑兵,集中反攻西魏相对薄弱的左翼。原本被俘的东军步兵见势暴乱,又搅得西魏后方大乱。两军鏖战到日暮时分,西军左翼终于败逃,全局随之崩溃。宇文泰只得认栽,连夜率残部奔回关中。高欢正要乘胜追击,无奈诸军都已筋疲力尽,西军独孤信、于谨等将又收集散兵袭扰,也只得见好就收。

邙山大战可谓一波三折、波诡云谲,搞得两位枭雄都惊魂未定。比较起来,还是西魏更惨,不但损失了六万人马,差点把三次胜利积攒的鲜卑精兵败光了,而且丢失了洛阳、北豫州等地区,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所以战后,宇文泰不得不上表自贬,负有责任的众将也多有惩戒。但杨忠却升了官:战役一爆发,他就一如既往地发挥猛兽作风,冲锋在前;在战役的最后关头,他又追随独孤信在敌后袭扰,为掩护宇文泰入关立下大功。因此,他得以进位开府将军,完成了从一名中级军官晋升高级将领的关键转变。

所谓开府将军,全称为“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相当于现代的主力师师长,西魏全军共有二十四个。这就是宇文泰建立的府兵之制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1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