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真是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公元面对柔然和北魏的腹背夹击,破六韩拔陵不得不“战略转移”,率部离开被战火和饥荒摧毁的六镇,南下中原。元渊军半途设伏截击,士气低落的叛军大败,余部二十万多人全部投降。而破六韩拔陵本人从此人间蒸发,应该是在乱军之中尸骨无存了。

好不容易平定了叛乱,北魏朝廷却高兴不起来。六镇之乱,原因复杂,包括汉化改革导致的裂痕、柔然入侵制造的压力、长期积累的民族矛盾等等,但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最直接的一条还是温饱问题。招安以后,人们吃不饱饭还是得造反啊!无论是破六韩拔陵的叛军,还是抵抗过叛军的六镇豪强,以及更多的普通百姓,都得靠朝廷解决肚子问题。

好几十万人的肚子,该怎么办呢?

当时北魏是胡太后垂帘听政。这位大妈是个极品花痴,“水性杨花”这个成语就是出自她的故事。她对太监、妹夫、臣子等等通吃,还曾为情人写下一首好词《杨白华》: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零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飞,原衔杨花入窠里。

孔夫子都说“食色性也”,有权有钱的女人也可以风流快活,武则天不也那样么。但武则天除了养男宠也办正事,胡太后就荒唐多了。她只知道骄奢淫逸,有次一时兴起,就打开存放绢布的国库,让随从亲贵任意搬取。那阵势真叫一个争先恐后啊,有两个家伙竟然因为背得太多,还把腰给闪了。在她的榜样下,北魏高官贵族无不奢靡,大有西晋末年的气象。高阳王元雍有六千男仆、五百艺伎;河间王元琛甚至扬言道:“我不恨自己不见石崇(西晋斗富比赛冠军),只恨石崇看不到我的豪富!”

历史证明,胡太后不如武则天,倒和慈禧是一路货色。她的信条是“宁与家奴,不与百姓”!面对饥饿无着的六镇难民,她只阴阳怪气来了一句:

这年头,皇家也没余粮啊!

皇家也没余粮,朝廷赈济就指望不上了。北魏政府把包袱推给了民间,让六镇难民去河北一带自谋生路。

自谋生路?自寻死路还差不多。

河北地区一向人多地少,年景也不好过。大规模的流民涌入,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激烈的主客矛盾。再加上六镇难民来自草原边荒,又不会种田求生。于是乎,公元525年八月,距离破六韩拔陵乱平才两个月,柔玄镇人杜洛周就在上谷(今北京延庆)聚众造反,还沿用了破六韩拔陵的王号。正如“一鸟腾起,百鸟影从”,怀朔镇人鲜于修礼、葛荣、敕勒酋长斛律洛阳等纷纷起兵,河北顿时大乱。

肚子是不分主义和信仰的。无论当初是破六韩拔陵的党羽还是对头,六镇难民几乎都集体参加了这场大乱。但有一个人却顽固地站到了六镇乡亲的对立面。

这个与众不同的人,就是杨祯。

话说当初破六韩拔陵乱起,武川镇沦陷,宁远将军杨祯带着家人逃难到中山(今河北定州),同行的还有宇文泰的老爸宇文肱等人。鲜于修礼起兵造反时,杨祯和字文肱这两位老战友作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字文肱带着全家投奔鲜于修礼,结果半道上被官兵截杀,只逃出十八岁的三子宇文泰一条小命,继续投入造反事业;杨祯却组织民团武装配合政府军作战,后来被鲜于修礼的军队杀害,也是十八岁的长子杨忠逃到山东,继续苦闷的难民生活。

九泉之下相遇,宇文肱想必会问:杨祯啊杨祯,朝廷究竟给了你多大好处,值得如此“愚忠”?孝文帝的改革不是断了你家翻身的梦想吗!

对于恶心人的门阀体制,杨祯当然深恶痛绝;但对于汉化改革本身,他心底里还是支持的。因为他毕竟流着汉人的血哪!

五胡乱华以来,中原沦陷已有两百年。对于当久了二等公民的北方汉人来说,“化胡为汉、华夷一家”的孝文帝改革,简直就是一轮红太阳啊。看问题要看本质、看事情要看主流,杨祯虽然享受不到门阀体制的福利,但汉化改革终究还是个长期利好。

所以,当宇文肱最终放弃了朝廷、走向叛乱之时,杨祯却义无反顾地坚持到了最后:这不是对一家一姓的朝廷的愚忠,而是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投票。半个世纪后,他的孙子杨坚,还要为此再投一次票。幸运的是,杨坚那一票是决定票。

杨祯战死后不久,对手鲜于修礼就死于内讧。经过一系列分化组合,最终葛荣崛起。

葛荣是个狠角色,对内巧取豪夺,兼并了所有六镇叛军;对外杀伐无情,先后杀死北魏讨伐军总司令元渊(就是灭了破六韩拔陵那位)和元琛。到公元528年,葛荣已尽占河北,麾下号称百万。当年八月,他倾巢而出进围邺城(今河北临漳),号称要南攻洛阳,先遣队甚至已经抵达黄河北岸的汲郡(今河南卫辉)。

此刻的葛荣不可一世,看来极可能成为改朝换代的狠角色,六镇豪强唯其马首是瞻。但就是这么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竟然有人跳槽了!这个人就是高欢。

高欢死后的庙号是“神武皇帝”,他确实有“神”一般未卜先知的能力。早在公元519年,怀朔镇小兵高欢去洛阳出差,看见御林军的士兵因为不满抑制武人的政策而闹事,就预言道天下必乱,五年不到就爆发了六镇之乱。如今他在葛荣手下打工,见葛荣只知抢钱抢粮抢女人(历史大家范文澜先生的评价是:“他们是变兵,是寻求生存的流亡者,是根本不知生产为何事的破坏者”),就知道成不了大事。

那个能让高欢跳槽的人,就是比葛荣更狠的角色:尔朱荣。

尔朱荣,史载是山西北部的契胡部落酋长。所谓契胡也就是羯胡,当年冉闵几乎把羯人灭族,偏处山谷的尔朱部落是幸存者。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公元528年三月,这支羯人终于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北魏孝明帝密诏尔朱荣进京勤王!

勤王的真正目标不是进逼的葛荣,而是他的老妈胡太后。话说孝明帝日渐长大,对胡太后专权好色的作派多有不满,母子俩闹到了摊牌的地步。历史是会重演的,和东汉末年何进招董卓进京的历史神似,孝明帝被亲老妈抢先干掉、改立孙子为帝,迟来一步的尔朱荣借此发难,把胡太后和小皇帝、公卿贵族两千多人全数屠杀,史称“河阴之变”。

当年石勒在苦县屠杀西晋公卿百官,今日尔朱荣在河阴屠杀北魏帝后王公,羯人的嗜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十一年后,另一个羯人侯景又祸害梁朝,几乎把江南士族屠杀一空。这个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的民族,如果不是神明惩罚世人的“上帝之鞭”,就一定是来自地狱的恐怖魔鬼。

尔朱荣另立孝庄帝后,立即挥军北上,迎战葛荣。公元528年九月,尔朱荣抛下士气低落的北魏中央军,亲率七千契胡精骑进攻葛荣的三十万主力。他先借用张飞在长坂坡的招数,派三骑一组的几百队骑士扬尘高呼,制造出人多势众的假象;然后亲率数千精骑发动集团冲锋,冲散敌军阵形。穿透之后,尔朱荣又集中精兵杀了个回马枪,擒贼先擒王,趁乱直冲敌军中军,当场擒杀了葛荣。树倒猢狲散,数十万六镇乱民随后归降。声势浩大的六镇之乱,至此落下帷幕。

北面消停了,南面又传来了战鼓。尔朱荣迎来了新对手:梁朝名将陈庆之。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1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