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鸠摩罗什的一生陷于战乱之世,惟有向心灵寻求解脱。他本是龟兹国的王室宗亲,母国处于焉耆、前凉、前秦的争夺侵攻之中,屡遭大难。在此背景下,鸠摩罗什追随母亲出家为僧,成为名动四方的佛学大师,连远在长安的氐族前秦的苻坚天王也动了心,《出三藏记集》记载了他的霸气决定:抢人!

公元383年,苻坚派骁骑将军吕光领军远征西域,特意嘱咐道:“闻彼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但吕光攻克龟兹后,苻坚已经淝水战败,不久死于羌族姚苌之手,前秦灭亡。吕光割据凉州,鸠摩罗什也在凉州呆了十六年。

这只是鸠摩罗什第一次被抢。很快,建立后秦的羌族姚苌就邀请他前往长安,但吕氏严词拒绝。姚兴即位后,觉得还是苻坚的办法管用,你不给我就抢,于公元401年派遣陇西公姚硕德西伐吕氏,这一仗一直打到年底,终于大破氐军,硬是把鸠摩罗什迎入了长安城。从此鸠摩罗什在华北传道十二年直到逝世。

姚兴这人是狂热的佛教徒,“托意于佛道,公卿以下,莫不钦附,沙门自远而至者五千余人”,他本人还撰写三篇有名的佛教论文,但对儒家思想没有任何作品。最能体现姚兴以“佛教神王”自居的是,他竟把自己的宫廷称作“须弥山”,并模仿帝释天的天宫建筑巨型浮图。在他影响下,整个羌族贵族都视鸠摩罗什为圣人,大将军常山公姚显,左将军安成侯姚嵩等先后皈依佛教。实际上,除了苻坚、姚兴以外,此时的胡人君主都把佛教当作自己的神圣光环。匈奴族的赫连勃勃厚着脸皮自称“勃勃是人中之佛,堪受僧礼”,还把佛像画在了自己的披风上。

4、沙门与王者:鲜卑与佛教第三次高丨潮丨

经过各胡族政权的大力扶持,佛教在北中国的传教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拓跋鲜卑崛起代北、南下中原之后,也依循胡族惯例崇佛。北魏太祖拓跋圭平定河北后,崇奉僧团领袖法果,法果也投桃报李,称拓跋圭“即是当今如来”,把世俗统治者捧为宗教主神,在中国历史上罕见地创造了政教合一、人神合一的理论体系。北魏鲜卑也把佛教立为国教,把佛教推向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统治性宗教地位!

法琳《辨正论》记载:汉人统一王朝的西晋愍帝(公元313~316年)时代,全中国佛寺仅有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余人;即使到了以出家崇佛闻名的汉人君主梁武帝萧衍(公元502~549年),其统治下的南部中国僧尼也仅八万二千七百余人。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胡族当政的北中国,到了北魏时代(公元386~534年),竟然发展到了国家大寺四十七所、贵族寺庙八百四十九所、民间寺庙三万余所,僧尼总共二百万人!

在这种举国狂热的宗教氛围下,佛教已经登上了历史的巅峰。然而,随着拓跋鲜卑的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佛教的命运悄然发生着微妙而深远的变化。一方面是神权与王权的冲突,日益稳固的王权,对强大而傲慢的神权抢占社会资源不满;另一方面是胡族的汉化加深,拓跋鲜卑开始有意识地自我汉化,从宣扬自己是“黄帝苗裔”到后来的全面汉化,挣脱了“戎君当信戎神”的意识束缚,为本土儒教和道教的复兴带来了契机,也给佛教的失宠埋下了伏笔。

公元429年,北魏正式恢复魏晋时代的正统华夏行政体制,在文化和政治上复兴儒教,北魏汉臣高允兴奋地说:“千载一时,始于今日”。公元440年,在儒臣崔浩和道士寇谦之的联合阵线影响下,北魏太武帝弃佛信道,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公开指责佛教是“胡神”、“西戎虚诞”、“鬼道炽盛”,随后下令全国灭佛:“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一切浮图形象及胡经,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虽然在太武帝死后,文成帝又下诏恢复了佛教,但经此大劫,佛教再未能恢复往昔盛况。五胡乱华以来,伴随胡强汉弱而来的佛盛儒衰的局面,终于得以扭转;历史的巨轮,在碾压过无数尸骨血泊之后,再次奔向希望的原野。

5、礼崩乐坏:三国以来佛教在汉区的发展

从曹魏代汉到隋朝灭陈,共计369年,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礼崩乐坏的大时代。

大致说来,曹操在《求贤令》首次提出“唯才是举”,否定了儒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政治理念,其家族代汉之举又粉碎了儒家君臣秩序体系,后来的司马氏青出于蓝,更是以诈谋夺取天下的功利主义者。上梁不正下梁歪,整个社会的观念风气因此发生急剧的变化,汉武帝以来确立的正统儒家观念体系分崩离析,以非难和藐视纲常名教为乐事的玄学清谈成为汉族士人的主旋律。

玄学这东西,很多人称赞为魏晋风骨、思想解放之类,其实说白了就是古代嬉皮士,成天到晚谈些灵魂、反战、环保之类纯洁时髦的话题,兴致来了再吸丨毒丨酗酒搞场群P,既把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视为垃圾,也把一切认真工作踏实生活的人骂作傻B。这样的思想,这样的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有,而且不少。

所以有人会辩解说,玄学清谈的人,虽然无能,但至少不是坏人,是对汉末以来血腥混战、人欲横流的黑暗社会现实不满,无奈之下采取不问俗事、消极对抗的姿态啊。儒家自己不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

是的,孔子还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很难真正拿明末大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标准来要求普罗大众。因此玄学清谈,如果是老百姓在酒桌上自娱自乐自然无妨,要是大学教授在象牙塔里为此写上几百万字的专著,更能为人类社会思想的丰富性作出贡献。然而,如果是一个社会的公务员阶层也是嬉皮士呢?

那这个国家就完蛋了。

可魏晋时代就是这样,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行政官僚,都以吹牛扯淡混日子为荣,以踏实工作为耻;以占着茅坑不拉屎为荣,以认真负责为耻;以吊儿郎当瞎胡闹为荣,以遵守秩序为耻。说轻了,这是没有做官的职业道德,说认真点,这是没有做人的良心。

史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极具讽刺性的桥段:

东晋末年,群胡乱华,羯族军阀石勒俘虏了宰相王衍,批评他管理不善。王衍一向是玄学大家、清谈之王,就辩解说自己本来就不喜欢从政,所以当官时只拿钱不干事的,干砸了也不关他的事。石勒大怒说:“你身居高位,年轻时就被朝廷重用,一直干到白头发,怎么能说不参与朝廷政事呢?天下的苦难,正是你这样的家伙的罪过!”,一怒之下把这一大票玄学名流公卿贵族全灭了。临死前,王衍看着同类们说:“唉!虽然我们不如古人,但如果以前不崇尚浮华虚诞,而是勉力匡扶天下,也不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啊。”

悔之晚矣,雨打风吹去。

只可惜了,为这帮混账陪葬的,是那沦亡的大好河山,苦难的万千苍生。

行文至此,耳边响起孔夫子苍老却坚定的声音:“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禁泪流满面。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1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