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篇:战火里的佛光: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佛教与文化思潮小史
1、手举屠刀的天王:五胡君主的佛教狂热解密
从古至今,宗教的发轫往往源自民间异人的突然出现,但要实现广泛传播和获取社会地位,必然要依赖世俗统治者的崇奉;而世俗统治者对于宗教的崇奉,也是出于精神和政治上的需要。两者相互结合,各取所需。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在罗马四帝内战中为了谋求基督徒的支持和上帝的保佑,许诺一旦获胜就信教,大事成功之后果然一纸令下,基督教从地下组织一跃成为罗马国教;公元752年,为了感谢教皇对自己谋朝篡位的支持,法兰克蛮族的丕平向罗马教皇献土输诚,从此确定了天主教在西欧的独尊地位;公元1295年,蒙古伊儿汗国(今伊朗、阿富汗等地)爆发内战,合赞汗在决战前夕向安拉祈祷求胜,成功后强制汗国蒙古人全体改宗皈依,奠定了伊斯兰什叶派作为伊朗国教的地位……
佛教也不例外。中国佛教的开始,源于汉明帝的一个梦;中国佛教的勃兴,来自五胡十六国时代胡人君主的全力扶持。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梦见一个会飞的金人,认为就是传说中西方的佛,于是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求佛。从此佛教传入中土。但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顺利,直到近两百年之后的魏嘉平二年(公元249年),才有一个名叫朱士行的汉人在洛阳受戒为僧,成为汉人和尚的始祖。佛教传播的长期停滞,是因为与儒家信仰的根本矛盾:沙门不敬王者,是为不忠;不得娶妻生子,是为不孝;所以做和尚就是不忠不孝,怎能自存于天地之间?
而抛开理念之争,仅仅从功利主义角度来看,传播佛教的利弊也有着极大的争议。反对者指责崇佛不能护国,只能害国,佛教实乃亡国之教,其原因有三。一者,佛教使国力虚耗,所有僧尼出家不事劳作,佛庙偶像金碧辉煌,都要无数财富来供养;二者,佛教使人心软弱,佛教人不杀生、不存欲,人信佛必无争夺之心,国信佛必无战争之志;三者,佛教使民族衰败,出家之人以色为戒,断然不能生育繁衍,这简直就是愚人自杀的悲剧。
那么,为何到了五胡乱华的时代,佛教突然人品爆发,流行于中国社会呢?
有人说是因为乱世之中,人们需要精神寄托。那么,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三国时代,混战之惨烈并不亚于五胡乱华,佛教却没有大流行,而是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发挥了巨大的历史影响。汉末三国之乱与晋末五胡之乱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汉人内战,后者是胡汉对战。从西晋末年到隋朝建立,长达四百年的时间,以五胡为代表的各异族蜂拥而入、肆虐中原,在带来血与火的同时,也带来思想文化上的异物——佛教。
政教结合:胡人与胡神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至少有二十四位胡人或胡化汉人君主以“天王”作为统治者头衔,与此同时,南方汉人君主仍使用秦汉以来的“皇帝”称号。胡人政权的这种习惯直到鲜卑族的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59年),才正式停用天王头衔,改用皇帝称号,而此时的北周已经深度汉化,仅仅22年后就被汉人杨坚建立的隋朝所取代。实际上,佛教典籍里的“天”来自梵文deva,是汉语里的“神”的意思,天王就是具有神力的君王,是典型的王权与神权合一的印度教传统,后来被佛教所继承。印度崇信佛教的笈多王朝君主和东南亚佛教君主都使用天王头衔。在佛教天王理念推动下的佛教,在伦理和政治运作上都与汉人儒家相对抗。
2、戎君当信戎神:羯族与第一次佛教高丨潮丨
佛图澄是西域人,应该是来自龟兹,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以七十九高龄来洛阳传道,于后赵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逝世,三十八年间亲授门徒近万,主持建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掀起了中土佛教的第一次高丨潮丨。
佛图澄的成功,除了自身学术高超之外,更关键的因素是羯族政权的大力扶持。佛图澄来洛阳不久就遇上匈奴刘曜军队攻陷洛阳,西晋灭亡。兵荒马乱之间,佛图澄主动找到羯族军阀石勒的部将郭黑略,通过表现神通获取了郭的皈依,并进而被石勒所崇奉。到了羯族建立后赵政权,更是把佛图澄奉为国师,把推广佛教作为国策。对于这一变化,《资治通鉴》记载:……虎乃下诏问中书曰:“佛,国家所奉。里闾小人无爵秩者,应事佛不?”著作郎王度等议曰:“王者祭祀,典礼具存。佛,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汉氏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立寺都邑以奉之,汉人皆不得出家;魏世亦然。今宜禁公卿以下毋得诣寺烧香、礼拜;其赵人为沙门者,皆返初服。”虎诏曰:“朕生自边鄙,忝君诸夏,至于飨祀,应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其夷、赵百姓乐事佛者,特听之。”
这段记载透露了三个重要信息:第一,佛教虽然早在东汉时代已传入中原,但直到五胡乱华之前,国家都禁止汉人出家为僧,只允许外来异族人建庙信奉,因而佛教没有显著影响中国人;第二,孔子早就说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因此作为汉人的王度认为“佛,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这代表了儒家对佛教的抵制态度;第三,石虎认为:“朕生自边鄙……应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以石虎为代表的羯族统治者坚持“胡人”的自我认同,而且故意开放汉人信佛禁令,以推广这一“戎神”。
石虎此人,堪称史上第一畜牲,残暴嗜血,却也是第一个把佛教徒奉为国师的统治者,真是天大的讽刺。其原因当然不是他良心发现,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因为“戎君当信戎神”罢了。正因如此,他也信奉佛教以外的其它戎神。《晋书》记载:“石勒字世龙……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又说石勒的祖父叫做耶奕于,即是波斯语的eelkhany,是部落头人的意思。羯族是依附于匈奴的民族部落,其领袖和民族主体都是西域胡人,也就是属于波斯族系的中亚和新疆地区的粟特人。在伊斯兰入侵之前,波斯人的国教是锁罗亚斯德教(即祆教、拜火教),因此羯族石氏也一直祭祀锁罗亚斯德教的主神“胡天”。《晋书》记载羯族军人还曾谋划在锁罗亚斯德教教堂发动武装兵变。以谋杀汉人大将冉闵。
3、抢钱抢粮抢和尚:氐羌与第二次佛教高丨潮丨
鸠摩罗什,西域龟兹人,祖籍天竺。公元343年生于龟兹,413年卒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