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五节 命运的苍穹:刘裕与北府诸将

1、北府军兴,淝水波平

桓温之死,让命悬一线的东晋皇室得以苟延残喘,也让饱受冲击的高门士族延续了政治生命。所以,他们很感激狙击桓温的最大功臣谢安,让其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之位。

然而,在谢安的内心深处,他和桓温却是惺惺相惜的:

别人都说我和你的对抗,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我和你,其实都起于寒士之家,走过了同一条道路;

我和你所谋划的,也都是振兴门户,安定邦国,恢复天下。

正所谓山外有山、门上有门。陈郡谢氏和谯郡桓氏的出身和经历惊人地相似,在南渡士族里都算后起之秀。和桓温的祖辈一样,谢安的爷爷谢衡也是儒家大学者,但在尊崇老庄玄学的西晋根本吃不开。他的儿子谢鲲痛定思痛,和桓温老爸桓彝一起做出决断:弃儒从玄。很快,他俩都成功跻身于玄学超人气组合“江左八达”。

有了谢鲲打基础,陈郡谢氏慢慢有了起色。他的弟弟谢裒官至朝廷高官吏部尚书,儿子谢尚出任封疆大吏豫州刺史,几乎和桓氏一族同时崛起,也都依然遭到传统高门的歧视。谢裒曾为儿子向诸葛恢求婚,结果惨遭拒绝;还被嘲笑为“新出门户,笃而无礼”,也就是暴发户的意思。即使到了数十年后的刘宋时代,谢氏在名义上早已成为顶级门阀,家主谢晦更是高居宰相之位,传统高门荀伯子(曹操头号文臣荀彧的后代)依然不屑道:“天下膏粱,只有我家和琅琊王氏。像谢晦那样的出身,不足数也!”

正因为这样的出身和经历,谢安才和其他高门士族区别开来:既能谈玄论道而挥洒风流,也有经世济国的真才实学。所以,谢安不但对出身低等士族的桓温毫无偏见,就是对更卑微的庶族也放手起用,遵循韩非子“猛将必发于卒伍”的教导铸成了天下第一强兵北府军!

所谓北府军,其实和西晋末年的乞活军一样,都是难民武装。永嘉之乱后,大量来自青州、兖州、徐州的难民举家南渡,聚居于被称为“北府”的长江以北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东晋朝廷鼓励他们组织起来,成为进可北伐中原、退可防守江淮的武装民兵。在这些桀骜彪悍的流民武装里,既涌现出祖狄这样的北伐英雄,也出现了苏峻这种叛乱枭雄。这种让朝廷又爱又恨的混乱组织,直到郗鉴的出现才得以整顿。

郗鉴是山东金乡人,年轻时就颇有声名。他在八王之乱中辞官避世,被乞活军陈午看重,打算推为首领。匈奴攻陷洛阳后,郗鉴逃归家乡,聚集乡人筑垒自守,三年间就拥众数万。后来他率众南渡淮河,外抗羯赵入侵,内平王敦、苏峻之乱,升任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镇守京口。他一手整合了五花八门的难民武装,又把大量淮北流民接应到京口附近,在此基础上首创了北府军。此后,虽然名义上的地方首长屡有变迁,但京口地盘和北府军界一直在郗氏一族的控制下,历时长达四十三年之久。桓温北伐前燕前夕,郗鉴的孙子郗超“识时务为俊杰”,说服家族将徐州刺史职位和北府军力都让给了桓温。可惜枋头一败,北伐军死伤惨重,北府精锐也消耗殆尽。

桓温死后,经过数年努力,执掌朝政的谢安终于清除了郗、桓等家族在京口、广陵一带的势力,可以染指北府了。东晋立国以来的动荡历史生动地证明一个道理:手里没有兵、办啥啥不灵。谢安自己也深有感触:陈郡谢氏掌握豫州方镇十余年,手里的边军就是家族后来居上的资本。等到谢万被桓温废黩、丢掉了豫州地盘,谢氏就一落千丈。所以,谢安派遣最器重的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承担起重建北府军的任务,以图内保门户、外抗前秦。

公元377年,谢玄一到任就广发求贤令,大力吸引江淮流域的流民帅。彭城刘牢之、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晋陵孙无终等豪强都投至麾下。这些人都是北方流民武装的头领,长年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稍经组织就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就像毛主席说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北府豪杰之中,刘牢之是核心人物。他出身于将门世家,在江淮流民中人脉活络、势力强大。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刘建曾是谢氏豫州军中老将,所以深受信赖。这样又红又专的人才,自然被谢玄视为心腹臂膀,史载“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

重获新生的北府军,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次挑战。

挑战者正是一统华北的前秦。桓温北伐失败后,渔翁得利的前秦先后吞灭慕容前燕、张氏前凉、拓跋代国,统一了北中国,还进而攻占了东晋的梁、益二州,对东晋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此时此刻,前秦统治者苻坚看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诱惑:

我,氐人苻坚,能成为第一个君临天下的胡人君主么?!

对此,宰相王猛坚决反对:“晋室虽然在偏远的江南,却承继正统,希望不要打东晋的主意。我们应该铲除的是鲜卑、羌虏这些内患啊。” 苻坚一想:这也难怪,王猛毕竟是汉人嘛。等到公元375年王猛一死,他又动了南征的心思。谁料想继任宰相苻融等氐族权贵也极力反对,说什么“谢安、桓冲(桓温的弟弟,时任荆州刺史)都是当世之伟人,有他们在,不能图谋东晋!”

苻坚不乐意了:桓温在时,我还有所顾忌;谢安一介文人,怕他作甚!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不趁着形势大好之时一鼓作气,难道拖到东晋再出一个桓温不成?

公元378年四月,苻坚派长子苻丕统帅三路大军共十七万,进攻荆州北边重镇襄阳,拉开了大规模南征的序幕。以地理形势而论,荆州居于长江上游,得荆州者可顺流直下江南;襄阳又居于荆州上游,得襄阳者可以沿汉水攻占荆州。所以,历代北方武力南下,无不把襄阳作为重点进攻方向,譬如蒙古围攻襄阳四年,襄阳破城而南宋旋亡。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1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