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6、十年之痒

对前秦、姚襄的两次北伐把桓温推上了巅峰,无论社会声望和政军实力,都隐然凌驾于东晋各大高门之上。但收复了许昌、洛阳一带大片土地后,桓温的北伐事业却意外地陷入了长达十年的沉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遭遇了棋逢对手的两大劲敌:苻坚和慕容恪。

公元357年五月,缓过神来的姚襄不敢南下找晋军麻烦,于是纠集并州羌人西渡黄河进入关中,却意外地在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之战中因为马失前蹄,被前秦军斩杀,他弟弟姚苌率余部众归降前秦,至此氐羌合流,前秦实力大增。次月,苻坚杀暴君苻生,然后取消帝号示好于东晋,自立为大秦天王,并得到王猛等贤臣辅佐。在十六国历史上头号明君苻坚的统治下,铁弗匈奴刘氏、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部和拓跋部都先后归服前秦,雄霸西北的前秦成为桓温难以撼动的强国。

再看占据华北的慕容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以击擒冉闵之功成为当世名将,公元356年又亲自领军消灭盘踞山东的鲜卑段氏,囊括了华北平原上最为富庶辽阔的辽东、河北、山东等地。此后,慕容恪革新内政、外征叛逆,前燕国势蒸蒸日上,开始觊觎东晋收复的河南地区。当时有人建议北伐前燕,桓温叹道:“有慕容恪在,北伐没有必胜把握啊。”

即生瑜,何生亮。历史老人奢侈地把苻坚、慕容恪与桓温三雄都摆放在同一历史时空,打算激荡出三国曹刘孙一般的耀眼火花。但谨慎的桓温没有听从老天的安排,而是决定暂时忍耐:因为除了苻坚与慕容恪这两大外敌,他还要应付一个强大的对手——东晋朝廷。

洛阳之战后,东晋朝廷就急忙摘桃子,任命那位大艺术家谢尚任豫州刺史,镇守包括洛阳在内的淮河以北地区。可谢尚怕得要死,耍赖不去,拖到公元357年中干脆蹬腿死了。豫州刺史的位子空了,继任者是一个朝廷和桓温双方都能接受的人选:谢尚的堂弟谢奕。谢奕是桓温年青时当徐州刺史时的老部下,两人很熟络。谢奕经常追着桓温拼酒,逼得他只能跑到南康长公主的卧房里躲避。公主就对桓温开玩笑道:“要不是有个放荡的谢司马,我怎么见得到你这个大忙人哪!”,谢奕死后又把位子传给了三弟谢万。

氐族前秦和羌人姚襄都打过了,还剩下慕容鲜卑的前燕。当时前燕囊括了富庶辽阔的华北地区,在秦晋燕三国中最为强盛。公元358年,国君慕容儁下达全国总动员令,每户只留一个男丁,其余全数充军,要以一百五十万人南征晋朝!幸而他不久死去,不然淝水之战就要提前上演了。

公元359年,慕容儁死去,桓温又动了北伐的念头,东晋朝廷先发制人,派豫州刺史谢万升任持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北伐前燕。曾反对殷浩北伐的王羲之,再次看准了谢万的废材本色,上书反对。果不其然,谢万在军营中依然一副公子派头,对将士趾高气扬,甚至指着高级将领们说:“你们都是不错的士兵啊。”这哪是夸奖,简直是侮辱!

跟着这样的领导,员工怎么可能干活卖力。公元359年春,谢万派遣征虏将军刘建修筑前进基地马头城(今安徽蚌埠西郊)。蚌埠这地方位于淮河中流,交通四通八达,

是北伐中原的重要据点,至今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谢万先在这里修好要塞,摆明了对北伐不抱信心,所以先留好退路。

修好马头城,谢万才不情愿地率大军向洛阳进发,准备进攻前燕。走到半路上,谢万听说另一路北伐军将领徐州刺史郗昙突然退兵,当时就吓傻了:郗昙可是前任太尉(最高军职)、北府军创始人郗鉴之子,手下更有京口强兵,难道这么快就被前燕打败了?虽然报信的使者一再解释“郗昙不是打了败仗,而是突染重病才退军,请谢大人宽心云云”,谢万却早丢了魂魄,抢先奔逃。主帅一跑,军心大乱,数万北伐军不劳敌军狙击,就此一哄而散。

前燕听说东晋北伐军不战自溃,乐滋滋地派大军南渡黄河接收地盘。许昌、颍川、谯、沛等豫州各郡相继沦陷,前燕兵锋甚至直抵淮河北岸,自羯赵末年以来晋军历次北伐的战果几乎丢了个精光。谢万的下场和殷浩一样,逃回后被废为庶人。但他的下场本来会更惨:面对如此离奇而窝囊的败局,本就心存不满的诸将既惊且怒,都想趁乱杀了谢万。但他们动手前想起了一个人的恩情,才最终放过了谢万。

这个人,就是风华绝代、流芳千古、淝水之战的胜利者谢安。

谢安是谢万的二哥,打小就是个神童。他四岁时,桓温的老爸桓彝就赞赏道:“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即王承,东晋初年名士)”。成年后的谢安更是声名隆盛,却无心为官,拒绝了王导、庾冰等权臣招揽,隐居于会稽东山,时人多叹息道:“谢安不出来做官,天下苍生该怎么办啊!”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这不又是一个殷浩么!

但人与人真是不一样的。王谢高门多废材,但谢安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奇才。谢万出镇豫州后,谢安知道这个弟弟会闯祸,就亲自跑到军营慰劳,上到将军、下到队主(相当于连长),他都亲自摆酒招待,拜托他们照顾弟弟谢万,这才救了谢万一命。公元360年,谢万垮台后,陈郡谢氏陷入朝中无人的危机,为了挽救家族利益,四十岁的谢安只好走出会稽东山,这就是“东山再起”的典故。

谢安出山时已经四十岁,孔子说“四十不惑”,他清醒地放弃了有名无实的朝廷虚职,选择去桓温幕府当参谋,且态度恭敬有加,简直让一直被高门抑制轻视的桓温受宠若惊。桓温惊喜地对部下说:“你们见过我有谢安这样的贵客吗?”两人于是结下深厚的私人交情。从此,作为朝廷和桓温都欣赏的人物,谢安和大哥谢弈一样官运亨通,两年后就升任吴兴郡太守。在东晋统治的两百余郡中,管辖太湖流域的吴兴郡最为富庶,当时的太湖流域就和今天长三角、珠三角的地位一样。在这个肥缺上打好经济基础后,谢安又升入朝廷担任侍中、吏部尚书。

有了谢安这种明白人从中斡旋,桓温和朝廷的矛盾暂时趋于缓和,东晋开始着手收拾谢万留下来的残局。

前燕占领河南地区后,只有孤城洛阳还在晋军手中,守军也只有两千人。公元362年,前燕派宁南将军吕护进攻洛阳,围攻甚急。东晋河南太守戴施寡不敌众,南逃到宛城,洛阳城中只剩下不足千人的残军坚守不退。为了保住这个北伐成果的象征,桓温派遣三千精兵北上救援。两军互相攻打战至七月,晋军终于射杀吕护,还一鼓作气收复了许昌等地,溃败的燕军北渡黄河。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1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