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石祗登高远望,四外尽是魏军将士,还有炊烟耕牛的田园风光;再看自己城里,粮草不继、士气大跌,敌人即使不攻城,饿也全饿死了。他心中凄惶无比,几乎下了自杀的决心。但有人向他献上了起死回生的一计:向鲜卑慕容和姚弋仲求援,然后内外夹击,必能击败冉闵!
当时,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只有辽东的慕容鲜卑和据守混桥的羌酋姚弋仲,狡猾地保持着置身事外的姿态,所以得以保留完整的实力。在冉魏和羯赵生死相搏的关头,他们的态度是改变胜利天平的重要砝码。
姚弋仲和石虎很有交情,名为主臣,其实以兄弟相待。所以石祗在襄国称帝后,除了委任冀州的宗室亲王石琨为左丞相,还封了驻扎混桥的姚弋仲为右丞相,待遇不可谓不高。但石虎已死,要让他听从石祗这个后辈小儿的号令,怎么可能!更重要的是,姚弋仲是只老狐狸,深知冉闵锋芒正锐、难以争锋,所以只受了石祗的官位,并不出力助战。
慕容鲜卑是羯赵的死敌。公元337年,辽河流域的慕容鲜卑建立燕国(史称“前燕”),在与羯赵联手瓜分段氏鲜卑后,两家就成了直接对手,多年来兵来将往,打了许多血仗。公元342年,慕容鲜卑打败羯赵的二十万大军,然后又征服东北的夫余、高句丽、宇文鲜卑等势力,一跃而为北方的主要势力。当年作为防御鲜卑的大将,冉闵也和慕容鲜卑结下了梁子。可以说,慕容鲜卑和石氏、冉闵都是对头,所以一直抱以“冷眼旁观、伺机渔利”的心理,公元349年,前燕君主慕容儁趁着冉闵杀胡、北方动荡,一举攻占幽州,迁都蓟城(今北京)。
然而,要向他俩求援,谈何容易!一个是不买账的老资格,一个是有血债的老冤家,都等着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好事呢,怎么会援救石祗呢!
献计者提出了建议:只要石祗去掉皇帝尊号,降称赵王,慕容、姚氏必然来援。
为何?皇帝者,天下之主、王中之王也。石祗以皇帝之尊求援慕容、姚氏,就是居高临下、主公招臣,人家怎么肯来?改成赵王名义,则表明三家是联盟关系,地位均等、利益均分,等于签了瓜分天下的合作协议。
再者,慕容鲜卑为了与羯赵对抗,一直奉东晋为正朔,只承认晋君的皇帝尊号;姚弋仲虽为羯赵丞相,但已暗中向东晋请降,他常对儿子们训话:“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后,你们就归顺晋朝吧”。天无二日、民无二君,如果响应羯赵“皇帝”的勤王号召,就等于公然打东晋皇帝的耳光嘛。而石祗自废皇帝之号,就消除了政治顾虑。
如今保命要紧,皇帝的虚名就只能忍痛割爱了。公元351年三月,石祗宣布放弃帝位,降为赵王,随即就获得了姚、慕容两家的援军。
姚弋仲选拔了三万八千精锐羌骑,派儿子姚襄领军援救石祗。姚襄是老姚家的继承人,勇猛绝伦,时人誉为“小霸王孙策”再世。姚弋仲对他的期望很高,临行前打气道:“你的才能比冉闵高十倍,打他是手到擒来!若不能砍下他的脑袋,就别再回来见我!”
前燕慕容儁也大起三万重甲骑兵,由前将军悦绾统帅南下襄国。悦绾也是当时雄杰,后来前燕统一河朔,他官至尚书仆射(副宰相)。听闻两路来援,龟缩于冀州的石琨也壮起了胆子,率军倾巢而出。光是三路援军就高达十三万众,比冉闵的围城之军还多,再加上襄国城内的石祗,总兵力接近二十万!更要命的是,三路援军都是养精蓄锐的生力军,而魏军围城一百多天,颇有师老兵疲之像。
以寡敌众、以疲当锋,实乃兵家大忌!如今之计,绝不能让敌军齐聚城下,而应争取各个击破。幽州南下的慕容军最是精锐,但距离也最远,可以赶在慕容军到来之前,分兵击破姚襄、石琨。于是冉闵派车骑将军胡睦狙击姚襄,将军孙威在黄丘抵御石琨。但无论兵力还是体力,这两支狙击部队都无法与敌军相比,血战之后全军覆没,胡睦、孙威单骑逃回。
狙击失败,姚襄、石琨两军很快就迫近襄国。冉闵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卫将军王泰进言:“敌军援兵会集,正希望我军出战,然后腹背夹击。可不能上了鬼子当啊!我军应深沟高垒,不战而静观其变。”但随军道士法饶说:“太白经昴,当杀胡王,一战百克,不可失也!”,极力劝冉闵出兵决战。
先解释一下专业术语“太白经昴”。所谓“太白”,就是艺名“启明星”、学名“金星”的九大行星之一。在道教中,太白金星地位崇高,仅在三大教尊(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之下。《西游记》把太白金星演成慈眉善目的白发老头,那是纯属搞笑;道教里的太白金星是杀气腾腾的战神象征,《天官占》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大将军之象也,主杀伐”。而所谓的“昴”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俗称“白虎星”,象征灾难。“太白经昴”的星象可了不得,象征战争和灾难的两星相会,就意味着战争必会带来极大的灾祸。
只不过,战争的灾祸会落在谁头上呢?法绕的解释是“当杀胡王”,当然是胡人倒霉咯。史书记载,冉闵听后豪气万丈,卷起袖子高呼“吾战决矣,敢谏者斩”!于是全军出战。
真相会如此简单么?作为久经战阵的名将,冉闵怎会因为一个道士的话就改变军事决策。事实上,冉闵的战略思路始终未变,那就是各个击破:在慕容军赶到之前,尽快击破姚襄、石琨,局势尚有可为;如果坚守不战,坐等慕容军赶到,岂不更麻烦?所以,法饶的预言只是给了他激励士气、鼓动军心的理由罢了。
“太白经昴,当杀胡王!”
这口号确实提劲,魏军鼓足余勇,与姚襄、石琨联军大战。两军就在襄国城下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城头的石祗见了也心惊胆寒,久久不敢带兵出城助战。
看这形势,单靠姚襄、石琨这两支人马,还是解围无望啊!而慕容鲜卑,这个石氏的宿敌,石祗正在沮丧,忽然望见北方原野上腾起滚滚烟尘,似有无数铁骑驰骋而来。
“鲜卑军!是鲜卑军来了!”
有眼尖的守城士卒看清了烟尘里闪现的旗帜,喜出望外地大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