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3、乱世乞活:真实的丐帮

其实,石勒的个人悲剧不是特例,而是那个大时代的缩影。在战乱饥荒中,不光是羯人,还有更多的并州汉人也沦为饿殍难民。他们向东翻越太行山,在辽阔的华北大平原上流离求生,如同乞丐一般艰难活着,世人称之“乞活”。

乞活与石勒一开始就结下了梁子。公元306年刘渊在并州建立匈奴汉国后,并州刺史司马腾败退往河北邺城,并州士民数万户随之东迁。第二年,汲桑、石勒率军攻占邺城,杀死司马腾,并屠杀官民万余人,尽掠妇女珍宝而去。并州流民远离家乡,又遭此大劫,和石勒结下了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敌军虽然暂时撤离了,侥幸余生的并州流民根本没有逃出生天的欣喜,反倒充溢着悲伤与绝望:乞活、乞活,当年抛家弃业、逃离并州老家,无非是想远离匈奴和饥荒,苟且偷生求一口饭食,延续一时生命的希望;不曾想刚出狼窝、又入虎穴,连太行山东边也陷入了动乱。此时的华北大平原,恰如无边无际的人间地狱。胡羯叛军如狼似虎、四处屠掠;地方诸侯割据相争、混战频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蝗旱天灾又来雪上加霜,导致田地荒废、饥疫肆虐。这一切就如曹操之诗《蒿里行》所言: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并州流民孤处于异乡战地,不由仰天长叹: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处么?!绝境之中,他们必须抱团取暖,才有一丝生的希望。

为了上报家仇国恨,下保自身性命,昔日司马腾的部将田禋、田甄、李恽、薄盛、陈午等挺身而出,纠集逃散的故旧乡人,把散沙一盘的并州流民变成了兵民一体的民兵组织,正式自称“乞活军”,从此与胡人展开宿命般的生死缠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为鱼肉,即为刀俎!

公元307年七月,刚组建的乞活军用一场铁血大战,证明了他们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话说汲桑、石勒杀死司马腾后,就在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周围流窜作案,犯下无数暴行,连汉朝皇室余脉也被他们给掐断了。当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帝位后,封汉献帝为山阳公,世袭于平原国(今山东西北部),四代之后传至刘秋。汲桑、石勒一路上杀红了眼,就毁了山阳公封地,杀了刘秋全族。幸好刘秋有个兄弟叫刘阿知,和刘琨、江统一样有悟性,早在公元289年就带着部分族人出海逃难,东渡日本。作为大汉皇裔,他受到倭王武(雄略天皇)的厚待,继续在日本当贵族,后来他的曾孙还娶了日本女天皇呢。

话归正传,汲桑、石勒很快就遭到兖州(今山东西部)刺史苟晞的讨伐。当年他俩还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打工时,就曾被苟晞打得惨败,这一看老冤家又打上门来,赶紧开溜,转而北上进攻幽州(今河北北部)。幽州刺史石鲜就菜多了,一战身亡。石勒正忙着抢钱抢粮抢女人呢,忽然望见一支衣衫褴褛的奇怪队伍奔了过来。细细一瞅,不就是并州那帮叫化子么!

石勒本以为是来投降的,谁料对方个个满脸杀气、满口杀字,竟然是来拼命的。原来是乞活军首领田禋领着五万人来援救石鲜,只可惜两条腿的饥民跑不过四条腿的羯胡骑兵,来晚了一步。

以前对我避之不及,如今竟敢打上门来?石勒心下大怒,挥军出击。羯胡骑兵是新胜之军,锐不可当,万千铁骑发起冲锋,恰如洪流群兽,汹涌而来。乞活军虽然装备简陋,但贵在血气刚猛,硬生生地对冲相杀,竟然比石鲜的政府军还难搞。一场混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汲桑见势不妙,急率全军援助石勒,才终于击退了田禋。两军僵持到八月,苟晞终于带着政府军赶到了。乞活军再鼓余勇,配合晋军夹击猛攻,杀得汲桑、石勒大败亏输。他俩打算西逃投靠匈奴刘渊,半路上又被冀州刺史丁绍痛打落水狗。

玩不转了,还是洗洗回家睡吧。汲桑决定逃回山东老家。但诡计多端的石勒知道汲桑的目标大,故意背道而驰,逃往山西故乡。果不其然,乞活军众将田兰、薄盛等誓要复仇,跟踪追击了几个月,终于在山东乐陵逮住汲桑残部,一举全歼。

汲桑之死,让乞活流民长出心中恶气,遂作民谣《并州歌》传唱:

士为将军何可羞,

六月重裀披豹裘,

不识寒暑断人头。

雄儿田兰为报仇,

中夜斩首谢并州!

老大汲桑被乞活军干掉了,心眼多的石勒却起死回生,甚至混得风生水起。

话说石勒狼奔猪突,一头逃进并州南部上党郡的大山。他知道自己人马凋零,断不会被刘渊重视,就找到盘踞于此的匈奴酋长冯莫突,施展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数千人马一起投诚。石勒因功封为平晋王。为了在新领导面前挣表现,他又跑去找太行山里的乌桓族酋长张伏利度,玩了一出“潜伏”,降服了这两千乌桓骑兵。

于是刘渊认定石勒是个奇才,公元308年正月,他委任石勒为“督山东征讨诸军事”,全权负责太行山以东地区的军事行动,率十万大军东征。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有了匈奴汉国撑腰,卷土重来的石勒大肆反攻倒算,攻杀了冀州都尉冯冲。此时石勒实力暴增,手下汇聚了羯胡、匈奴、乌桓诸族精锐,连周边各州郡官军都不敢迎战、退避三舍,哪里是乞活民兵能比的。但面对崩盘的形势,流寓冀州的乞活军没有袖手旁观,更没有溜之大吉。首领田禋作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再次直面石勒。

识时务者非俊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方为真英雄!

抱着这样的觉悟,田禋率领属下的乞活军再次西进,在中丘(今河北石家庄附近)的滹沱河畔列阵迎战。这里是三国名将赵子龙的故乡,山川草木也仿佛浸染了一股英雄气。田禋望着对面的胡骑千群,吼出了最后的呼喊:“诸君尽力,攻杀石勒!”

战斗的结局不言而喻。乞活军的鲜血染红了河流,衣衫褴褛的尸体遍布原野,田禋和属下全军覆没。这些面有菜色的流浪之人,用死亡诠释了什么才叫强者:

所谓强者,并非强壮之人,也非强横之人,而是敢于以弱击强者也!

田禋所部在河北浴血死战的时候,另一部乞活正在黄河南岸流离觅食。经过八王之乱的惨烈厮杀,天下腹心、精华荟萃的中原大地已全然残破,当地人都无处谋生,更不用说这些并州流民了。走投无路之际,他们收到了执掌朝政的东海王司马越的招聘信。

为此,乞活诸将发生了激烈的争议,因为他们的老首长司马腾和司马越是内战的对头。最后只好分家,陈午、任祉、祁济等将拒不归附,决意率众归乡,去了并州上党郡。剩下的部分由李恽率领,为了谋得粮食,归顺了司马越。

但去过洛阳后,乞活将领才发现,这哪是想象中富庶华丽的天京,而是坐困愁城的死地!

公元308年十月,匈奴刘渊正式称帝,随即对西晋都城洛阳发动了全面围攻。刘聪、石勒、王弥等方面大将各统大军,齐集洛阳周边,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围城战。公元309年,匈奴汉国加强了攻势,数次打败晋军主力,刘聪部队甚至焚烧了洛阳城门,形势危在旦夕。

闻得战报,李恽、薄盛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不要去洛阳参战呢?当初之所以归顺司马越,只是为了糊口饭吃,用得着为这个昔日对手卖命么?

思量再三,他们还是去了。

因为他们知道:军阀混战的一页已经过去了,如今是全民抗战的关头;我们不是为某个王爷卖命,而是为了国运力搏。

于是乞活全军动员、老少皆战,日夜兼程四百里,从驻地陈留赶赴洛阳。待到洛阳城下,只见匈奴大军攻城正急,乞活诸将奋勇大呼、率众猛攻,城内晋军也士气大振、出城夹击,刘聪所部狼狈败退。乞活军马不停蹄,随即奔赴三百里外的新汲,击破了赶来增援刘聪的王弥部队。乞活军的胜利,给濒临灭亡的洛阳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