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2、中流击楫

回想往昔岁月,祖逖不胜唏嘘。如今已是年近半百之人,韶华已逝、华发丛生,却一事无成,甚至连生计也成了问题。当年闻鸡起舞之志,化作饥肠辘辘之虞!

永嘉之乱中,南逃难民的目的地首推荆州、扬州两地。尤其是司马睿亲自坐镇的扬州,汇聚了南来士庶的主体。西晋扬州本有三十八万户、两百万人口,一下子又涌来数十万计的外来人员,既让本地居民紧张,也让政府头大。东晋政府想出了一个法子,就是设置“侨地”,在长江以北、淮河两岸的郡县中专门划拨出一些土地,供北方流民集中居住。为了安慰流民的思乡之情,同时宣传政府收复失地的承诺,这些难民营就用沦陷的家乡郡县来命名。到了南朝刘宋时代,仅江苏省范围内就有两个侨州、三十三个侨郡和七十五个侨县!

祖逖担任的徐州刺史就是这种情况。当时徐州难民大多聚居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政府就在京口设置了侨地“南徐州”,以祖逖担任刺史。但侨地只是个虚名,寄人篱下的流民们必须自谋生计,连祖逖这样的刺史也过得相当凄凉。迫于生计,流民们难免作些鸡鸣狗盗、劫富济己之事,又常被官府捉拿。正所谓日暮途穷,方显英雄本色。生性豪侠的祖逖激发出江湖大哥的本色,经常出手相护,还打着刺史的名头去牢里捞人。久而久之,祖逖在江湖上的名头大振,手下聚集了上千小弟,都是悍不畏死的流民子弟。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则逸闻,说一帮东晋高官去看望祖逖,估计是抱着扶贫慰问的好心去的,却惊讶地发现他家里裘袍重叠、珠宝横列。祖逖一笑置之,毫不避讳道:“昨晚又渡过秦淮河,去干了一票!”,这则故事真假难辨,但祖逖确实有带头大哥的风范啊!

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祖逖一边为兄弟们解决肚子问题,一边为政府考虑北伐问题。他向司马睿进言:“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籓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

祖逖的话说得文雅,意思却很直白:天下大乱,是你们司马家太不争气,活活给折腾散架的!还搞得外敌入侵,可把百姓害惨了!所以,你应该干点正事弥补过失,让我去北伐!

这一番话让司马睿很是脸红。但面子问题事小,要害是利益问题。司马睿和支撑他的高门大族有自己的盘算:江南本是东吴之地,谁会放着舒坦日子不过,抛家舍业地帮外地人北伐?即使当地人出于民族大义合作,但北方这么大的烂摊子,是江东一隅的力量就收拾得了么?退一万步,即使北伐成功、收复中原,谁来吃果子?司马睿本来就只是皇族旁支,甚至有传闻说是王妃偷汉子的产物,当皇帝历来讲究论资排辈,恐怕很难轮到他。至于支撑他的王、谢等北方大族,来了江南是人上人,回到中原又能保住金字塔尖的地位吗?

无论是合理的评估,还是私心的算计,都决定了司马睿集团不会热心于北伐。只能继续操练小弟,每日集体高诵“时刻准备着”……

功夫不负苦心人,北伐的机会很快来了——也许不算机会,反倒是危机。公元313年,据守长安的秦王司马邺即位为晋愍帝,组织了反攻洛阳的作战计划,坐镇江南的司马睿受命渡江北伐。但他正忙于平定荆扬一带的割据势力,哪里肯为他人作嫁衣裳!正好祖逖闹得厉害,干脆给他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空衔,再加上可怜巴巴的千人份额的粮草和三千匹布的军饷,让他代表自己去北伐。

当时,匈奴汉国有二十万军队,石勒的羯族军也不下十万,盘踞中原的各种胡族数以百万计,就这点人马粮饷去北伐,不是拿人开涮么!

被涮的祖逖没有发牢骚,背包一打直接开拔。他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我已四十七岁,历尽跌宕起伏,人生之困惑涤荡消散,天命已然清晰;

我的天命,就是北伐,不为富贵荣华,不为司马一家;

只希望用不多的余生,匡济天下!

祖逖聚集了当年南下的乡族子弟,又召唤来结有情义的江湖兄弟,共有一百多家。他们一起登船北渡。望着浩浩长江,江风激荡,碧水悠长。祖逖感慨万千,用手中船桨猛击江水,慷慨起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没有辜负自己的誓言,从此一路北上,至死也没有再见长江之水。

3、中国的城堡时代

祖逖渡江之后继续北上淮河畔,在广陵郡淮阴县安营扎寨。淮阴是泗水流入淮河的交汇之地,自古南北相争多以淮河为界,淮阴必定是对峙前线。三国时魏、吴在此各设了一个广陵郡,长期拉锯争夺,留下了“淮泗汇淮阴,南北立广陵”的民谣。这里也是青州、徐州流民南下的必经之路,祖逖设下招兵站,陆续募集了两千流民成军。

公元316年年底,春节将近,却全然没有喜庆的气氛,因为北方传来了长安沦陷、晋愍帝被俘的消息,西晋彻底灭亡了!司马睿终于成为硕果仅存的皇裔,登基称帝、创建东晋。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司马睿下诏北伐,派遣次子司马裒率军三万增援祖逖。

三万人马啊!祖逖高兴坏了。可惜乐极生悲,司马裒在进军路上突染重病,只得班师回朝,当年十月病逝,年仅十八岁。没了主力部队的支援,还打不打?打!祖逖一咬牙,带着自家两千兄弟就上阵了。

他的孤军面前,不是那个拥有繁荣城市和富庶乡村的锦绣中原,而是一片城堡林立的蛮荒大地。

当时的北中国处于城堡时代。

大家都知道欧洲、日本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堡。其实欧洲的城堡是到了公元九世纪,随着封建领主制的确立才大量出现;日本就更不用说了,早期所谓城堡只是模仿舶来品的“朝鲜式山城”,真正的日式城堡是公元1467年应仁之乱后的战国时代才涌现。中国城堡的历史就悠久多了,早在王莽末年的战乱中就大量出现,史称“坞堡”。所谓“坞”者,“小城”也。坞堡也就是俗称的城堡了。

有所不同的是,在欧洲和日本,城堡是社会秩序的象征,而在中国,城堡往往是秩序失控的产物。中世纪的欧洲、日本长期实行诸侯割据、贵族自治的制度,所以城堡是贵族主持修建的政治、军事统治据点,其居住者限于贵族及其军队,其用途是统治周边的市镇、乡村居民。而在中国,大一统的集权体制和早熟的经济体系,都不适合于城堡的长期存在。往往在朝代更替的动荡时期,才会产生城堡滋生的土壤,其建设者也多非官方,而是据险自保的民众。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