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2、乐浪之歌

东汉末年的大才子蔡邕,编过一本琴曲合集《琴操》,其中录有一首哀婉的《箜篌引》,就是当时朝鲜的民歌: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这首民歌的背景故事是这样的:朝鲜有一个“津卒”(管理渡口的士兵),早上值勤时看到一个老头拎着酒壶直奔渡口,想要徒步渡河,后面有位老大娘高喊着阻止他“不要走到河里去啊”,倔强的老头还是走进了河里,结果被汹涌的洪水所吞没。老大娘痛哭失声,取出箜篌(一种古代乐器)弹唱哀歌,曲毕亦投河自尽。津卒回家聊起这事,有才的老婆就作词作曲,写成这曲催人泪下的《箜篌引》,甚至流传到了京都洛阳。

看起来,也许是老头酒醉狂奔,老妻阻止不及,而酿成的家庭悲剧。但卫右渠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那个失去理智的愚蠢老头子呢?

打趴了匈奴,汉武帝这两年腾出手,先后收拾了闽越(今福建一带)、南越(今两广一带和越南北部)等小国,轮也该轮到朝鲜了。这下可好,边郡被侵、命官被杀,汉武帝的满腔怒火终于找到了出口。

公元前109年秋天,他下令出动海陆大军,征伐朝鲜。左将军荀彘率领四万陆军,从辽东郡出发攻入朝鲜西部边境;七千海军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从山东蓬莱渡过渤海,直扑朝鲜都城王俭城(今北朝鲜平壤附近)。

在这场海陆竞赛中,杨仆的海军抢先达到了王俭城。为什么呢?这就得看看地图了:

从地图上看,朝鲜半岛长得象只兔子:北朝鲜的东北滨海地区是兔子的长耳朵,一直延伸到俄国边境,搞得偌大的中国东北三省在日本海方向没有一个出海口;北朝鲜的主干地区是兔子脑袋,一口兔唇正对着中国山东半岛。

所以,杨仆的海军从山东半岛扬帆起航,可以如离弦利箭般直插兔子脑袋,打击兔子的要害中枢;而从辽东出发的荀彘,一路遭遇朝鲜西北部的崇山峻岭和要塞城防,远没有杨仆的海路来得顺畅。几百年后唐军攻伐高句丽,也是从山东半岛出发的海军陆战队发挥了关键作用。

楼船将军杨仆这两年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是收服南越、东越的功臣,深受武帝赏识。这次他卯足了劲要再立新功,没等荀彘军队到来,他就率领水军登陆发起进攻。想必他是汲取了南越战争的经验:当年他率领水军顺着珠江东下,突然包围番禺城后,南越君臣大惊失色,被吓得弃城出逃,正所谓出奇制胜也。

可惜卫右渠早就做好了对汉战争预案,估计也研究过两年前南越覆亡的案例,对突然出现的杨仆军,他没有弃城出逃,而是据城坚守。派探子查清汉军虚实后,卫右渠顿时猴急了:我晕!你杨仆当年灭南越带了好几万人,如今却只带七千人来打我,太伤自尊了!

俗话说“兔子急了也咬人”,急火攻心的卫右渠派全军出城反击,以绝对优势兵力打败了汉军。杨仆只好带着败兵退到平壤郊区的山中,立寨防守。

海陆两军都进展不利,汉武帝就改用软的一手,派使者卫山去劝降。出人意料的是,卫右渠答应得非常爽快,还说要派王太子去朝见皇帝,并献上马匹五千、钱粮无数。可到了跟前一看,卫山疑窦丛生:朝鲜王太子啊,你上京面圣,带几个丫鬟仆从也就罢了,为啥要带青壮男丁一万多人?你想摆阔多多带人也就罢了,那为啥这些人都是全副武装的?

卫山和荀彘一合计,一致认为朝鲜太子是打着进贡的旗号,想趁机偷袭汉军。那边厢朝鲜王太子也大喊:“手里没枪、心里发慌”,不肯解除武器。于是和谈崩溃,卫山无功而返,被恼怒的汉武帝砍了脑袋。

这朝鲜还真是软硬不吃?朕还不信这个邪了!汉武帝严令荀、杨两军再次进攻,一连攻打数月,王俭城渐渐危险了。卫右渠眼珠一转,坏水再次涌上心头。这次他使用的是离间计,派人单独与杨仆议和,故意撩拨起荀彘的猜忌之心。杨仆、荀彘两将不和,进攻自然就又耽搁下来。汉武帝赶忙派济南太守公孙遂浮海东渡,去调查原因。荀彘向钦差细细举报杨仆“与敌私通、拖延战机”,促使公孙遂逮捕了杨仆,把军权都交到了荀彘手中。

领导班子和谐了,小弟们干活也就卖力了。在荀彘的统一指挥下,汉军攻势如潮,很多朝鲜贵族决定投降。公元前108年夏,贵族们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卫右渠,献出了王俭城。荀彘又命令卫右渠的儿子去劝告民众归顺汉朝,终于平定朝鲜。汉朝于此设置了乐浪(今北朝鲜平安南道)、玄菟(今北朝鲜咸镜道)、真番(今南北朝鲜交界处,包括韩国首都首尔)、临屯(今朝鲜江原道),史称“汉四郡”。

四郡并列的体制维系了二十余年,到了公元前82年,汉武帝死后的西汉朝廷为了休养国力、精简政府机构,就撤销了边远的真番、临屯二郡,又将玄菟郡西迁至容易交通的辽东地区。于是朝鲜半岛的四郡之地都合并给了乐浪郡。经过长期的和平发展,到西汉末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郡的户籍人口已有四十一万之众。

王莽篡位后,天下大乱,乐浪郡也发生了动荡,豪强王调杀死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公元30年,光武帝刘秀派兵东征辽东,乐浪郡中的中国山东移民王闳发动起义,杀死王调,归顺东汉。

不久后,乐浪郡又遇到了新麻烦:在西汉末年的乱局中,东北土著民族之一的濊貊人开始趁机崛起,特别是位于今天东北松嫩平原的夫余部落,大规模地向西方和南方迁移扩张。西迁的一支进入辽东地区的高句丽县,于公元前37年发动叛乱建立了高句丽王国,随后就渡过鸭绿江进犯乐浪郡,虽然被汉军击退,但贼心不死;南迁的一支进入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地区,于公元前10年建立了百济王国。三百年后,它俩终于趁五胡乱华之机侵占了乐浪郡,到数百年后更是给隋唐制造了大麻烦。

当然了,在强盛的东汉时代,这两个恶邻只是土匪性质的疥癣小疾,乐浪郡依然是半岛地区无可争议的霸者。公元44年,半岛南部的三韩酋长苏马諟也到乐浪郡进贡,请求内属。光武帝封其为邑君,把汉朝的势力范围深入到今日韩国的腹心之地。

明代大学者王夫之有一句著名论断:“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即使到了东汉末年,大汉天威还是势不可挡。公元189年,辽东郡太守公孙度以地方军阀的一己之力,居然还是征服了嚣张的高句丽国,然后乘势吞并了乐浪郡(公孙度是野心奇大之人,在曹操击败袁绍后,公孙度曾计划率军千里远袭,与曹操争夺河北)。他儿子公孙康继位后,派公孙模、张敞等将领南下击破三韩、濊貊,新设了带方郡(今朝鲜京畿道和忠清道),据《三国志》记载“是后倭韩遂属带方”,把影响力推进到了半岛南缘乃至日本一带。

在把袁绍两个儿子的首级献给曹操后,公孙家族获得了乐浪公的封爵。到了公元238年,公孙家族与东吴勾连,称王叛魏,被司马懿率军消灭。乐浪、带方二郡成为曹魏之地。 但两郡陷入北部高句丽和南部三韩的夹击,形势很不稳定。公元245年,趁着带方郡太守弓遵征讨濊貊,郡内三韩部落发动叛乱,弓遵战死。此后两郡动乱不安,人口大量内迁,按《晋书》统计,到了公元276年,乐浪郡只剩下户籍居民三千七百户,带方郡剩下四千九百户,仅到西汉末年人口的十分之一。而据考证,当时三韩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已有人口二十万户、近百万人之多!高句丽也重新复国,拥有铁骑十万之多。

在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下,两郡的维系已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好不容易熬到三国统一,不争气的西晋又爆发了八王之乱,然后就是五胡乱华,朝廷自身难保,再也顾不上孤悬海东的数万子民了。公元311年六月,叛乱的南匈奴人攻破京都洛阳,西晋灭亡。第二年年初,噩耗传到了乐浪郡,太守张统终于放弃了最后的坚守意志,率领遗民千余户撤退到辽西地区,投靠慕容鲜卑部落。随后,四郡故地被高句丽和三韩瓜分,此地便成为他们的竞技场了。后来,百济王馀句还曾被东晋授予“乐浪太守”的名号,但已纯属名义上的宗藩关系了。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