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4、流血的伤口

公元168年早春二月,段颎彻底平定了西羌,却见张奂还在那磨磨唧唧地招安,忍不住向皇帝上书请战,誓言用三年时间平定东羌诸部。他给皇帝算了一笔经济账:张奂的招安法子不管用,羌人一定会降而复叛,想当年永初羌乱,打了十四年,花了军费二百四十亿,然后又是永和羌乱,又打了七年,用掉八十余亿……这样下去窟窿只会越来越大。长痛不如短痛,我只要五千骑兵、一万步兵、五十四亿军费,就能彻底了结祸患!

于是朝廷下诏,把张奂部队调回洛阳,把段颎调到东线主持工作。但段颎手中只有两千野战军。他征招民团、编练囚徒,好不容易凑了万把人。带着这支“正规军+蛊惑仔+小区保安”的杂牌队伍,段颎在山西高平和东羌联军展开决战。又是一次敌众我寡,段颎早见惯了,当即于阵前慷慨长啸:“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然后一马当先,冲向敌众。三军大振,奋勇争先。斩敌八千余级,缴获牲畜二十八万头,羌部溃逃。此战之后,段颎获得封侯,连头衔也从护羌校尉升级成了破羌将军。

这一年里段颎马不停蹄、人不卸甲,在奢延泽、落川,令鲜水、灵武谷等地连续作战,打得东羌诸部无喘息之机、无还手之力,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此时,张奂却上书皇帝说:“对待羌人,靠战争可以一时取胜,但不可能彻底消灭。不如见好就收,以恩德招安之,才是万世长久之策”云云。皇帝一听也有道理,就下旨改剿为抚,派使者去招降逃散的羌部。

段颎差点晕菜:哪有这么朝令夕改的?何况是在最后的节骨眼上!功亏一篑的事俺老段可不做!

他决定抗旨——在这方面,他是有前科的。早年在辽东打鲜卑时,为了迷惑敌军、以计胜利,他就胆敢伪造皇帝命他班师的诏书,为此打了胜仗却坐了班房。如今一不做二不休,为了最后的胜利,何妨再豁出去一回!

公元169年夏天,段颎指挥全军出击,直奔东羌余众聚集的凡亭山。出人意料的是,他只派了麾下猛将田晏、夏育率区区五千人占领山头。段颎的盘算是:羌人如今是惊弓之鸟,大军一到必定逃散,那就不容易抓了,而田、夏二将久经羌战,早与羌人结下深仇,再把湟中义从羌(所谓“羌奸”)派过去,必能吸引敌军来搏杀。

这一招果然引得羌人气血激昂、悉众来攻。《后汉书》记载,战前羌军厉声咆哮:“田晏、夏育在这里吗?湟中义从羌都在这里吗?今日欲决死生!”当下热血开打。段颎趁势指挥主力突进夹击,获得大胜。羌军残兵东向逃到射虎谷,困兽犹斗。段颎来了一招瓮中捉鳖,先分兵封锁谷口,然后派千人制作宽二十步、长四十里的木栅长城,把山谷彻底包围起来。土木工程完毕,段颎于是趁夜分兵三路,田、夏等将率七千人攀上西山,司马张恺率三千人潜上东山,自己亲率中军沿水源进击。三路夹击,敌军无处循逃,被全歼于山谷之间。

至此东羌彻底平定,段颎连续作战一百八十回,斩杀三万八千余级,缴获牲畜四十二万七千头,而汉军牺牲者仅仅四百余人!真堪称羌战历史上最高效率的战争机器。

在凉州三明的共同努力下,百年羌战终于划上了句号。但是,对于这场漫长而血腥的战争,凉州三明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分歧,比如段颎和张奂因为剿抚之争,就结下了梁子,以至于战后段颎当了大官,甚至想借故除掉张奂,直到张奂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悔过书才作罢。

即使在后世,也留下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比如范晔的《后汉书》就认为段颎的铁血政策是深明远见,而张奂的招安是苟且迂腐之见;司马光却在《资治通鉴》中力挺皇甫规和张奂是人道主义,而段颎虽然获得了胜利,也不是君子所为。实际上,范晔之所以挺段,是因为他生活在五胡乱华的时代,所以高度认同段颎的功绩;司马光生活在鸟语花香的北宋和谐社会,当然推崇和平共处之道。

是非功过,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凉州三明虽然办事的理念和手段不同,却达成了共同的目的:结束战争。如果再对应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族灭亡的历史,就更应该对三明的功绩表达敬意了。

战争结束了,战争的毒害却没有就此消失。羌战的余波所及,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战争中积蓄了无比戾气的凉州武力集团,开始深深卷入帝国政治,并最终成为帝国毁灭的元凶。

公元168年,宦官集团伪造诏书,命令班师回京的张奂率军诛杀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幽禁窦太后,掀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事后张奂虽然后悔,但事实上开启了东汉晚期外戚集团、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之间用武力解决矛盾的先河。

公元172年,段颎出任司隶校尉(中央直辖州长官),依附于宦官集团,受命镇压太学生反抗宦官的活动。他拿出羌战时穷追猛打的战斗作风,短短几日便逮捕了上千人,成为中国历史上镇压学生运动的反面典型。凉州武力集团与主流社会的隔阂加剧。

公元184年,羌人领袖北宫伯玉见中原黄巾乱起,于是再举叛旗,攻杀护羌校尉和金城太守。在这场叛乱中,许多三国名人出场亮相:韩遂、马腾(汉羌混血儿,马超之父)加入叛军,孙坚、董卓、陶谦是政府军将领。

公元167年,董卓追随张奂参加羌战,因功拜将,踏上野心蓬勃之路,随后又在西征凉州叛军的战事中飞黄腾达。公元189年,应外戚集团首领、大将军何进之命,董卓率凉州军团进京,拉开汉末乱世的帷幕。

公元211年,马超统帅凉州及羌胡之军,东进潼关,意欲推翻曹操之霸权。这一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大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几乎改变三国历史走向;后来他率军投靠刘备,吓得坚守半年的益州牧刘璋立刻开门投降。

三国鼎立,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次北伐,至死不改“先取凉州、再图关中”的国策,使凉州继续成为争霸天下的关键所在……

凉州,帝国流血的伤口,汩汩鲜血不但淹没了羌人,也最终淹没了帝国自己。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