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2、亡秦者胡也:预言与现实

仅仅两年后,燕人卢生就因为多个预言未能实现,畏罪潜逃,导致秦始皇迁怒于所有术士,引发了焚书坑儒的大事件。那么,对于卢生所言“亡秦者,胡也”的水份,秦始皇想必也心知肚明了。

但秦始皇并未感到轻松。因为真正让他担心的,不是预言,而是现实:

一支叫做匈奴的胡人盘踞在河套草原,如同秦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亡秦者真是胡人,那想必就是匈奴人吧。

所谓河套地区,就是黄河大拐弯的顶部,大略位于今内蒙古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北到阴山山脉,南界鄂尔多斯高原,堪称水草丰沛、沃野千里,是中国著名的良马产区和农业基地。

黄河在此地来了个“上窜下跳”,形成巨大的“几”字形拐弯,下端是秦国腹心之地关中平原,顶端就是胡人游牧之地河套草原,两者间隔着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作为缓冲。如果胡人从河套草原纵马南侵,不到半月就能驰达八百公里外的秦都咸阳城。历史上,突厥颉利可汗就曾从这条路线闪电突袭长安,逼得唐太宗签订渭桥之盟。

正是由于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河套是华夏农业文明和胡人游牧文明的必争之地。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举驱逐了河套地区的林胡、楼烦等族,后来秦国也如法炮制,开拓北疆。秦赵两国共同瓜分了河套平原。

到了战国末期,一个新的游牧民族匈奴崛起,在林胡、楼烦等族的引导下大举进犯河套地区,成为北境大患。幸而当时有一代名将李牧坐镇,于公元前244年击溃匈奴单于大军,此战除了单于及其卫队突围逃生,十万匈奴主力全军覆灭。李牧乘胜大进,彻底消灭了匈奴的附庸詹褴、林胡,并击破其盟友东胡。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南下,黄河岸边再无胡人马蹄声。

但秦灭六国之战给了匈奴咸鱼翻身的机会。从公元前236年开始,秦国对赵国发动了灭国大战,李牧率领北部边军南下抗秦,虽连战连捷,却在公元前229年被听信谣言的赵王杀死,次年赵国即灭亡。

李牧身死,赵国灭亡,河套地区顿时出现真空。匈奴人趁势卷土重来,重新成为河套草原的主人。这次他们面对的不再是赵国,而是一统天下的秦人。

其实,不但赵人是匈奴的老对手,秦人对匈奴也并不陌生。匈奴在中国历史上的首次亮相就是攻击秦国,据《史记. 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七年(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齐率匈奴共攻秦”

但无论是当时的秦人还是现代历史学家,对于匈奴这个民族的认识都是模糊的。

最早出现“匈奴”这个词的是先秦史籍《逸周书》,记载在华夏世界的正北方有“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貌胡、戎翟、匈奴、楼烦、月氏、孅犁、其龙、东胡……”诸族。关于这些民族的起源,中国古代史家似乎是超前的人类学家,知道不管哪儿的人都源自非洲,“若干年前是一家”。《史记》就记载道,匈奴也是中国人,只不过离家出走了:匈奴祖先是夏朝的后裔淳维,在商朝代夏之际逃亡北方,随水草畜牧而转移。

更玄妙的是,匈奴是和华夏一样崇拜龙的民族。从考古来看,龙图腾的最早实物就是内蒙古的红山文化,此地位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遗址本身也同时出土了农业和畜牧工具,展示着农牧交融的奇妙场景。从红山文化带向西就是游牧人的家园蒙古大草原,向南就是华夏文明的母体华北大平原,龙的信仰也许就此分为两支吧。另外,匈奴单于的王廷名叫“龙城”,位于外蒙古杭爱山麓,那里也是后世的柔然、突厥、蒙古等游牧强权的政治中心。在龙城的单于宫里,还有一个巨大的水池,据称是神龙降临沐浴之所。《后汉书》还记载匈奴建筑了名为“三龙祠”的祭祀场所。

然后在漫长的历史中,在华夏世界经历夏商周三代、逐渐稳定成型的同时,北边的这些游牧人也在不断整合发展。王国维先生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匈奴的族源。也有国内学者认为,匈奴是被赵武灵王攻灭的白狄中山国遗民,或者是被秦惠文王吞并的义渠戎人后裔。而由于匈奴阿提拉曾经引发颠覆西罗马帝国的民族大迁徙,匈奴研究在西方也比较热火,一些外国学者还提出匈奴并非东亚土著部落,而是直到战国中期才从欧亚大草原西部迁徙来的游牧人,其人种可能是突厥人种、芬人或斯拉夫人种等。

林林总总,无人能对匈奴的来龙去脉给出明确答案;总而言之,匈奴应该是一个融合了不同族别和人种的游牧联盟,在战争和交流中逐渐成为一个有着核心领导和共同文化的集团。在匈奴的二十四个部落中,必定有着犬戎、北狄、山戎、楼烦、林胡等族的血脉,他们在一面新的旗帜下汇聚起来,重新发起对华夏的挑战: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叶落如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第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