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他既不认真分析敌情,也不组织抵抗,就想当然地认为剑阁前线全部失陷了,想来想去,既然前线都失利了,我还那么卖命干嘛,还如投降实惠一些。

对蜀汉而言,前线吃紧,后方的空气也非常紧张。最紧张的要数刘禅,举目四望,蜀汉朝廷实在窘迫到了极点:那些该用的人都用了,该派的老将都派了,蜀汉人才凋敝,只剩下没有作战经验的文官了。

国家有难,也只好委屈你们这些文官了。

于是,尚书仆射诸葛瞻一下子被推到了前台,火速前往增援前线。

聚光灯下,有荣誉,更有责任。

诸葛瞻同志,是诸葛亮的儿子,从后来的事实可以证明,若论政治思想,和他父亲一样是绝对没问题的;而若论技战术水平,比起他父亲诸葛亮来差距就不是一点点了。

从四川的地形来看,江油防线告破,邓艾大军很快将进入成都平原地带,前方将无险可守!

前方就是江油,必须拿下!一旦放任敌人冲过来,后果是很严重的。

诸葛瞻如果行动迅速,还可以把邓艾大军阻击在江油一带,可不知是诸葛瞻同志认识不到位还是自信心不足怎么的,反正抵达涪县(四川绵阳)后,他裹足不前了。

诸葛瞻的跟随诸葛瞻大军行动有个尚书郎叫黄崇,是黄权的儿子,还比较有见识,他就力劝诸葛瞻迎难而上,主动迎敌。

战机稍纵即逝,在诸葛瞻依然犹豫不决之间,时机就没了。

邓艾可不像诸葛瞻那样瞻前顾后,他在江油稍作休整,立即带兵南下,很快击败诸葛瞻的先头部队,并将诸葛瞻逼到绵竹城下。

身后就是成都!不能再退了,就是死,也必须死在绵竹,这是诸葛瞻的决心。

但邓艾并不想与诸葛瞻拼命,他决定用一种更温柔的办法——诱降。

你过来入伙吧,我一定向朝廷推荐你当琅琊王。

这是一个大大的诱饵,邓艾相信,劝降就如同做买卖,只要价格合适,生意成交并不难。

对邓艾的殷切希望,诸葛瞻很快用实际行动予以回答——斩杀使者,严阵以待!

邓艾更加失望了,他终于明白,这世上有些东西永远是不可交易的,比如信仰,比如忠诚。

那就在此一决雌雄吧。

邓艾派出两路大军同时向诸葛瞻发动进攻:他儿子邓忠攻击东线,师纂攻击西线。

实事求是地讲,诸葛瞻虽然带领大军救援,但实力是不如邓艾大军的,唯一可行的办法防守待援,但诸葛瞻错误地判断形势,决定与邓艾展开决战。

一开始,诸葛瞻气势很盛,邓艾的两路大军很快被击溃了;两人向邓艾叫苦说,诸葛瞻生猛,我们实在没辙啊。

谁知邓艾暴跳如雷,把两个带头大哥骂得狗血喷头,他妈的,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来绵竹,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说什么无懈可击?说没有办法(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你们跟我回去再战,拿下绵竹为止!不然,我砍了你们!

邓忠等人只得硬着头皮找诸葛瞻决战。

双方都没有退路了。

两军的拼杀十分惨烈,但魏军毕竟人多势众,技高一筹,很快斩杀了诸葛瞻。

此时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也在营中,得知父亲以身殉职,他没有选择退却,而是勇敢地冲向敌营,也光荣牺牲。

攻克绵竹后,成都已经遥遥在望了!

绵竹失守的噩耗很快传到成都,成都立即乱作一团。最乱的要数那些老百姓,他们也不管什么狗屁政府禁令,扶老携幼,纷纷逃出成都。以前说过,蜀汉的政府势力有三个山头,刘备的荆州集团;刘璋以前的东州集团;益州本地集团;刘备、诸葛亮执政还好,广纳人才,基本上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大家都毫无怨言;而诸葛亮之后,益州集团的力量日渐式微,日渐被边缘化,尤其是姜维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军费开销巨大,这笔开销,姜维不会出,朝廷官员不会出,刘禅不会出,而要管老百姓要,而蜀汉就益州这块地盘,因此,姜维劳而无功的北伐,伤害最深的也要数益州本地人。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地区之争、派别之争,实际上利益之争,是一个分蛋糕的行为,蛋糕长期分得不均,是要出问题的。现在敌人打进来了,老百姓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我们走了,你们自己玩儿吧。

自始至终,他们都是异乡人,这就是蜀汉政权最尴尬的地方。

当然,大敌当前,刘禅等人是顾不上管那些老百姓的,他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前途。

是战是和,是降是战,这是以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禅决定召集大家开会研究研究。

该来的都来了。

朝堂上有主张投奔东吴的,有主张投奔南中的,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谯周语出惊人,他坚持认为,既不能投奔东吴,也不能远走南中。他的理由是:陛下您跑到吴国,吴国就是咱们的保护伞,自从开天辟地,还没有跑到别国还能当皇帝的好事。他是老大,我们只能仰人鼻息,自降身价俯首称臣;更可怕的是,吴国实力有限,迟早会被魏国吞并,那我们迟早还得做魏国人的俘虏,向人家俯首称臣;反正都是俯首称臣,与其向小国俯首称臣,不如向大国俯首称臣;与其受两次羞辱,还不如来一次干脆的,直接向魏国俯首称臣。

谯周的理论相当于是要刘禅投降,这一通理论说得刘禅背皮子直发麻。

刘禅以前原本不想投降,但经过谯周的理论指引,头脑终于逐渐开窍了:打是打不赢的,还不如投降吧。

事到如今,老百姓不支持,朝廷百官毫无战意,也没得选了。

此时,有好心人突然提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你说投降千好万好,但万一魏国人不接受我们的好意咋办?

具有预言家气质的谯周不慌不忙地说,这点,大家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现在吴国还存在,如果他们不接受我们投降,我们会拼死反抗,吴国也会拼死反抗,魏国统一华夏的阻力就会非常大;因此他们只能接受我们,而且还得给陛下极好的待遇。当然,如果我们投降后,魏国人太抠门,那我们也是绝不答应的,我本人愿意前往京师洛阳找魏国人理论去。

谯周不愧是大学问家,说起大道理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周围的听众更是频频点头,折服不已。

唯一有疑虑的刘禅,虽说魏国人给的待遇再好,怎么说也是做人家的臣子,和现在当皇帝比更是判若云泥。因此,不到危急时刻他还是不想投降的,他对迁都多少南中还抱有希望。

谯周属于益州本土派,也是坚定的投降派,一看此事要黄,他连忙上书给领导:陛下所说迁到南中,就别扯了,南中地盘虽然大,但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要不是诸葛丞相征讨,他们早就宣布独立了。这种穷地方养自己都成问题,关键时刻,还指望他们出钱出力养我们这摊子人?还指望他们帮我们打仗抵御魏国人?万一再来个心术不正的头领,再搞一次南中叛乱,我们……

说来说去,没路了,与其扭扭捏捏,欲战不战,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投降吧。

敌人大兵压境,投降理论是很吃香的。

于是蜀汉朝廷上下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举国投降,快乐迎接新生活。

就这么定了!

于是刘禅派侍中张绍、谯周等人作为特别代表,前往邓艾大营洽谈投降事宜,为了显示自己的投降诚意,刘禅还特意让张绍带上自己的印信。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3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3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