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拼只有有五成胜算,而妥协似乎还有很多好处。他一直在犹豫,他毕竟是一个胆小的人啊。
桓范看曹爽窝窝囊囊地不表态,更是心急如火,他只好转而做曹羲的思想工作,现在是什么时候,情况已经一目了然,如果你们交权,就只有任人摆布的份儿,你们位高权重,司马懿会轻易放过你们吗?即使你们只想当普通老百姓,司马懿会答应吗?你们兄弟手里有皇帝,谁敢不从?再说,你的部队就在城南,屯田的部队还有很多人,一声令下,就可以全部到位。重要赶往许昌,那里有的是武器(许昌有军械库),至于粮食,我是大司农,公章都带在身上,调拨起来更是不成问题。
你们还在犹豫什么,有什么犹豫的!
曹爽是大狗熊,曹羲和他哥一个样子也是笨蛋,桓范给他指明方向了,他拿不定主意。
兄弟几人在大营中都不说话,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什么都没干。
空气中弥漫着死一样的沉静。
这样的气氛从白天一直延续到晚上,从晚上延续到天亮。
一群废物。
到了天亮,曹爽终于拿定主意,他把佩刀哐地一声扔到地上说道,不当官都没关系,我还可以当一个富翁。
决定了!
想了一天一夜,就想出这么个东西!
没救了,没治了。
一看事情已经无可更改,冒着生命危险出城的桓范不由得放声大哭,曹真一代英雄,怎么生出你们这几头蠢猪!我算是瞎了眼了,今天陪着你们一起被灭族(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曹爽已经打定主意,于是他把司马懿弹劾自己的奏章转奏给皇帝曹芳,并且请曹芳免去自己的一切职务。
当他解下自己的印信时,当曹爽解下印绶那一刻,他的主簿杨综劝道:“您掌控天子手握大权,难道要放弃一切主动去送死吗(公挟主握權,舍此以至东巿乎)?”
曹爽一脸的木然,主薄明白,自己是在和一个死人说话。
什么都不用说了,这些都是司马懿最希望看到的,而曹爽很自觉很主动很听话,全部按司马懿的指示精神一一照办。即便如此,但他依然不会得到任何好结果。
曹爽兄弟被免职后,陪同皇帝回到洛阳。
呵呵,终于自投罗网了,等的就是这一天。
曹爽回到自己的府邸,司马懿立即派人包围了曹爽的家,并且在曹爽府第四角起高楼,居高临下,日夜监视。曹爽心里非常不安,但现在自己是脱毛的凤凰不如鸡,只有等待命运的裁决。
在自己家里也不自由,一次,曹爽带着弹弓在后花园走动,被高楼的士兵看见,他立即高声吆喝道,前任大将军,东南行走!
妈的,老子这点自由都没有了!
要么生,要么死!虽然脖子已经被人掐住,就差那一刀了,曹爽还是心存幻想,希望司马懿能够大人大量,网开一面。
到底结果如何,曹爽很想提前知道,于是他决定试探一番,他声称粮食不够,向司马懿要求救济。如果司马懿想杀我,他一定不会送粮食来了,如果他不想杀,那一定会送东西过来。
不久,司马懿果然很有人情味地送来食物。曹爽兄弟十分高兴,认为此举表明司马懿不会赶尽杀绝。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逻辑,事实上,他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司马懿要杀人,也不会在乎多浪费一点粮食,何况曹爽是大将军,总要抓住一点把柄才好下手。
曹爽已经被画地为牢了,接下来就是组织人手收集曹爽的罪证。
司马懿想来想去,决定拿与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黄门张当下手。他掌握曹爽同志的不少猛料,但级别又不高,可以随便整,不会担心出什么问题。
事实证明,在刑具面前是没有几个英雄好汉的,在司马懿的严刑拷问之下,张当只得按对方要求交代曹爽和何晏等人准备在今年三月谋反。
其实司马懿也明白,曹爽与他只是个人之间的权力之争,至于谋反,那是没影子的事情,但要整人,谋反这个罪名最好使,一剑封喉,只要有谋反的罪名,就是玉皇大帝也救不了他。
那还等什么呢,抓人吧!
于是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全部被抓获。
根据《魏氏春秋.》记载,曹爽集团被连根拔起,但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那个脸色白白的自恋狂何晏。司马懿对他原本是非常憎恶的,但此次司马懿想玩一把游戏,不但不逮捕他,反而让他来主持审理这起“谋反”大案。
给你一个机会,要好好表现哦。
何晏好不容易捞到一个救赎自己的机会,自然非常卖力。为了救自己,何晏竟然异常铁面无私,对以前的同仁穷追猛打,反正不把对方打入地狱绝不罢休!
开工之前,司马懿给你了一个任务指标,要屠杀八族,那意思是要杀8个曹爽党羽全家。
审讯取得了很好效果,何晏报上去的名单有七个人。
也不少了,但司马懿同志认为,还不够。
何晏不由得浑身发抖,他惊恐万状地问,难道还有我?
司马懿冷笑着说,恭喜你,答对了!
于是曹爽兄弟及其主要党羽被一网打尽,全部诛杀。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匆忙出城为曹爽献计献策的桓范,跟着皇帝曹芳回城,曹芳很欣赏他,还让他官复原职,但司马懿同志对此耿耿于怀,还是借这次谋反案把他拖了下去,一刀了结。
政治斗争,其实就是站队的斗争,有的人占错了队,身败名裂。但也有个别幸运儿,站错了队,能够独善其身的,比方说曹爽的司马鲁芝。司马懿发动政变时,这位仁兄原本留守大将军府邸,得到消息,立即带骑兵部队砍开洛阳城南的津门,投奔曹爽,还有那个劝曹爽不要自投罗网的主薄,按说都是同案犯,不是主犯,也是从犯,应该享受和桓范一样的待遇,但司马懿对这两个人看着特别顺眼,特意批示:人家各为其主,就不要为难他们了。不久还提拔鲁芝为御史中丞,杨综为尚书郎。
总之,杀掉最大政敌曹爽后,司马懿父子成功地掌控了魏国的朝政,魏国,由此一步步进入了司马时代。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