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明帝成天沉迷于温柔乡,但管理水平还是很高的,对女人的管理,比照朝廷上班的男人们,具体说就是按级别,享受政府公务员待遇,级别高的,待遇高,级别低的,待遇低点:级别最高的三级皇后、贵嫔、夫人待遇最高,基本上文武百官没有谁能和她们比;第四级的淑妃位同国家的二把手相国的待遇是一样的;第五级的淑媛享受三公中的御史大夫待遇;昭仪的地位相当于万户侯(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修仪比关内侯;婕妤的待遇也不错,相当于是内阁部长(中二千石);容华视真二千石;美人相当于副部级领导待遇(比二千石);良人排在末尾,待遇差一点,只相当于大县的县令(千石)。

其实明帝是思想是很开放的,除了给后宫嫔妃按行政级别付酬外,还玩政治也搞新潮,挑选读书识字可以信赖的六人任为女尚书,让她们审查不经尚书省直接上奏的朝臣奏章,代表皇帝签署意见。

谁说政治让女人走开,我偏要搞男女平等。

这就有点乱套了。对皇帝越来越离谱的举动,大臣们的反弹力度也越来越大,继陈群之后,老牌政客廷尉高柔也站出来继续上书劝阻。

明帝一看,你的理由怎么和陈群同志的差不多,太老套了。

但曹叡并不想和这些老臣彻底闹掰,他老臣咄咄逼人,他就打太极:你们说得都不错,希望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这句话说得滴水不漏,表面上看是我虚心接受老同志的意见,实际含义是你们说你们的,我做我的,我不和你们搞辩论赛。

这种曹氏太极拳,打得对方一点脾气都没有。

曹叡的前半生精明强干,后半生他只会一样——折腾。

曹丕、曹叡都比较喜欢打猎,皇家的猎场地盘很宽,里面有各种野兽,有时间就出来啃老百姓的庄稼,一般的防护设施根本没用,相当让人头疼。

为此,朝廷还制度了专门的狩猎法规。所谓的狩猎法规,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皇家的东西,都不能惹,也不能碰,包括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凡是擅自捕杀皇家猎场猎物的,哪怕是只杀了一头鹿,也要以命抵命。

动物凶猛!这下猎场周围数百里的老百姓可遭殃了,这些动物四处奔跑,不仅吃庄稼,既惹不起,也躲不起,简直给吃人差不多。

对此,铁汉高柔再次上书,要求废止这些苛刻的法律。

和往次一样,高柔的奏章毫无效果,因为此时的曹叡几乎是油盐不进,

曹叡,聪明的曹叡,难道你真的糊涂了吗?

是的,曹叡看起来是糊涂了。比方说皇帝一般都穿龙袍,而这位仁兄不知脑子了哪根筋出了问题,居然穿起了短袖!短袖现代人习以为常了,但在古代这种新新人类的打扮绝对是惊世骇俗的——据说在1930左右才有人穿短袖。

皇帝这么乱搞,另一个叫杨阜的内部总管部长(少府)看不惯了,他勇敢地站出来,请皇帝大人对他的时装作出合理的解释。

这当然没法解释,曹叡自知理亏,于是拒绝回答。这个杨阜就是把马超打得丢盔弃甲的那位猛将,曹叡知道他厉害,也不和他做什么正面的交锋,唯一不同的是,以后接见杨阜时,更加注重自己领导人的光辉形象,再也不敢穿什么短袖。

杨阜不愧是和马超交过手的,和皇帝斗起法来也是一板一眼的毫不逊色。比方说关于曹叡同志的好色问题,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但地球人都知道,皇帝好色,是管不了的,最多处于人道主义劝几句,效果怎么样,那得看领导心情。但杨阜就偏偏不信那个邪,他直接上书要求遣散那些宫廷里没有陪寝过的嫔妃,国家就那么大,白养一大批人又不利用,简直是资源浪费嘛。

当然,经过多次较量,曹叡同志对付这些刺头已经很有心得了——一不表态,以不变应万变。他明白,如果听从大臣,自己会吃亏;如果不听,这些大臣会没完没了地与你纠缠,也非常棘手,还不如冷处理。

曹叡这招虽然很聪明,但对更加狡猾的杨阜却没有什么用,因为他是少府,名义上主管宫廷内务,宫廷当差的官员都归他管,于是他召来主管宫廷采购的官员(御府),想查询一下宫女人数。

你问这个干嘛,这可是国家机密啊,不能随便给人讲的。

杨阜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呵呵,我堂堂少府,居然不能知道这种国家机密吗?真是岂有此理!拖出去,打一百棍子!

曹叡得知消息,知道这个杨阜为人泼辣,也没有过多计较。

其实好色是人性的弱点,哪个人当了皇帝都是三宫六院,改不了的,但其它方面的折腾,就不好说了,有的会折腾,有的不折腾,有的特别能折腾,而曹叡属于特别能折腾的主儿。

237年,曹叡的兴趣转移到那些铜质的古董摆件,一开始他下令把原来设在长安的铜钟、以及放置铜钟的钟虡、铜骆驼、铜人,还有西汉时期的承露盘全部运到洛阳。

这里重点说一下,承露盘是汉武帝在建章宫修筑的一座二十丈高的高台,上面铸有神仙,双手举盘,接天上神水,实际上是露水,据说喝下去可以长生不老。虽然承露盘很笨重,很难运输,但这么好一个玩意儿,想长生不老的曹叡当然不会放过,特意指示,运输承露盘可是国家重点工程,不许怠慢!

但承露盘这个庞然大物在拆卸过程中就发生了意外事故,高台拦腰截断,响声震天,具体造成多数人伤亡,至今依然是一个谜。

重点工程窝工了,和神仙的联系是掐断了,而其它古董的运输也不顺畅,比方说,铜人,由于太重,当时又没用载荷上百吨运输大卡车,靠人工自然不行,勉强运到霸城,就再也无力运走了,只好把它当废品扔在那里。

没有运来铜人,没关系,那我自己动手打造。于是,曹叡下令收集天下的铜器,开采天下的铜矿,重新铸造两个铜人,名字曹叡都想好了,就叫“翁仲”,就把这两个大家伙安置在洛阳皇宫司马门外,替自己站岗放哨。

除了修铜人,曹叡还富有创意地修了一条四丈高的黄龙、一条三十余丈的凤凰,放在皇宫内殿之外,保佑自己平安。

曹叡还下令在芳林园的西北角修一座土山,在上面栽花种草,建造人工景观。为了早日完工,曹叡下令朝廷的大臣全部改行当民工,参加义务劳动,给我搬运泥土!

这下可惨了,大臣们平时养尊处优惯了,谁吃得来这个苦!

苦?哼哼,对曹魏帝国的大臣而言,苦日子才刚刚开头呢!做好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吧!

由于好色、修豪宅、修园子都是比较耗费金钱的事情,曹叡同志这么折腾,国库很快就吃不消了。根据大臣高隆堂上的奏章我们可以得知这么一个事实:曹叡执政后期,国力是大幅上升的,国家财政收入是从前的两倍;国家的财政开支比从前减少三分之一!看起来国库是非常充裕的,但这种国富却是虚胖,因为国库没有一年以上的积蓄,财政却年年赤字。

谁偷了国家的奶酪?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3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3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