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再次北伐

诸葛亮是有远见的,他明白,只有牢固的蜀汉联盟,联吴抗曹,才能确保北伐无后顾之忧;孙权也是聪明的,他也明白,这个道理。

只有蜀汉、东吴团结一致,才有可能战胜强大的魏国,这也是弱国唯一可行的生存之道,因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孙权就开始酝酿对魏国的新一轮攻势。

要是以前,他直接出动三路大军跑到魏国领导上去挑衅,但失败了,看来,作战就如同踢球,本土作的战主场优势不可忽略啊。

这次他希望敌人跑到自己领地上挑衅,自己也好发挥一下主场优势。但这其中有个新动向:自从诸葛亮北伐后,魏国人就很规矩了,并没有武装侵略东吴的打算——因为他们不想两线作战,把自己弄得太累。

不来,就挑逗你,引诱你!

所谓的引诱,其实就是诈降,这一招,东吴的人最喜欢用,而且很有心得,当初黄盖同志就是用诈降,让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大败赤壁的;而现在孙权同志决定依葫芦画瓢,故技重施。

他相信,魏国虽然已经上当一次了,但时过境迁,已经20多年过去了,如果他们记性不大好,还会再次上当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押宝又押对了。

228年五月,四十七岁的孙权让鄱阳郡太守周舫在山越地区物色一个土著部落首领,让他诈降,引诱曹魏帝国大司马、益州刺史曹休。

孙权镇压山越人是出名的,山越人不服孙权管也是出名的,因此,派这些少数民族兄弟出马更能迷惑对方。

但周舫为难地表示,山越人不一定可靠,而且他们的影响有限,曹休不一定会上钩。还是我自己出面,让我的亲人拿着我的亲笔信去和曹休联系。

太守出马,那影响肯定不一般。但无缘无故的,曹休凭什么相信你!

周舫随即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对曹休说我因为工作原得罪了吴王,受到孙权的猜忌和打压,在东吴这边混不下去了,随时有生命危险。所以打算献上地盘归降曹魏。

这个故事还算基本靠谱,试试吧。

为了达到逼真的表演效果,孙权等人开始进入角色。

之后,孙权频繁地派出工作组,到鄱阳郡开展各种名目的调查,而自知有罪的周舫也非常配合地剃光头发(和现在罪犯剃光头一样,古时候剃头发也是刑罚,是奇耻大辱),向上级请罪。

双方的表演都非常到位,消息很快传到曹休耳朵里,他信了。

天下竟然如此掉馅饼的好事,他马上向最高领导做了汇报,曹叡毕竟是年轻人,社会经验不足,看到叔叔辈的曹休相信,他也信了。

接下来就是这么行动,迎接周舫这个反魏义士的事情了。

曹叡的心气比较高,他也准备来个三路大军一起出击:曹休于是率领骑兵、步兵共计十万往皖县(今安徽省潜山县)去接应周鲂;贾逵督前将军满宠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濡须口),司马懿领兵进攻江陵。

东线、中线、西线三路大军同时出动,够你吴国忙活的了。

吴国当然不怕,其实他们是早有准备的,228年8月,孙权抵到皖城,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节制,同时任命朱桓、全琮分别为他的助手,各带三万人,阻击魏军。

吴军的异动,迅速引起曹休的警觉。凭感觉,他发现自己上当了,应该说,从一般思维的角度讲,如果及时抽身返回还来得及,虽然没有收获,但也没有任何损失。

但曹休不是一般人,他是曹魏帝国的目前的第一牛人,除皇帝之外的二把手(大司马),怎么可能让人看笑话呢。再说自己手里有十来万人,就是圈套我也不怕啊。

这有点像孟良崮战役的张灵甫,仗着自己军队的优势,无所顾忌,结果全军覆没。

陆逊虽然不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粟裕,但他也是很会用兵的儒帅,他和朱桓等人正在静静地恭候曹休的光临。

曹休大摇大摆地进军,处境却越来越危险。因为他想行军路线路线背靠湖泊、旁依大江,在无人阻击的时候倒也没什么,如果遇到大军阻击,那队伍一旦慌乱,就不可能迅速脱身,许多士兵只有落进水里喂王八。

曹休浑然不觉,但头脑比他清醒的人是大有人在,尚书蒋济向魏明帝表示,曹休已经深入吴境,而长江上游的吴将朱然已经处于曹休的背后,一旦他东下截断曹休的退路,曹休讲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

战争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魏明帝恍然大悟,他果断决定,不要搞什么三路出击的方案了,司马懿、贾逵的大军迅速向曹休靠拢,营救曹休脱离苦海!

除了蒋济,上书进行风险提示的还有前将军满宠。但满宠还没有等到领导的批复,行动迅速的曹休已经抵达石亭。

这里,陆逊的九万大军已经恭候多时了!

陆逊在中央,朱桓等人为两翼,三路人马一起向曹休的部队发动进攻。曹休大败,直接后退,但陆逊等人咬住不放,一直追到一个魏吴边界地带一个叫夹石的地方。

曹休损失了一万多人,一万多匹牛马,更可怕的是此时,退路已经被孙权掐断。

难道要成为陆逊的俘虏吗?

幸亏还有援军。带兵的是贾逵,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贾逵和曹休还是冤家,原来曹丕时代,皇帝原本打算给贾逵“假节”,但爱管闲事的曹休硬是劝阻皇帝打消了此念头,这让贾逵一直耿耿于怀。

得知曹休已经中了埋伏,手下人劝他等后面的增援部队到齐后再出发,虽然和曹休同志有私人恩怨,但贾逵在大是大非问题目前,还是拎得清的。

救人如救火,还等什么,加速前进!

贾逵所部日夜兼程赶到夹石,战场局势这才转危为安。吴军原本比曹休的人都要少一点看见贾逵的部队,以为魏国救援大军已经来到,知道这样下去有可能被反包围于是迅速撤离战场。

虽然逃脱一劫,但损兵折将,责任重大,影响很坏。曹休很自觉地向皇帝写了一份认识深刻的检查,请求皇帝严肃处理。

但曹叡考虑到曹休是皇亲国戚,还是下不了手。曹休虽然没有受到任何不公正待遇还是大司马,还是二把手,但这位仁兄从此却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以至于背上长疮,郁郁而终。

东吴取得了夹石大捷,这让西蜀这边兴奋异常。尤其是诸葛亮,听说曹休兵败,司马懿已经东调后,魏国西部兵力空虚,感觉新的机会又来了。

他想继续北伐。这距上次军事行动不到一年,也太快了吧。

其实自从上次北伐失利后,诸葛亮就静下心来做了很多总结工作,除了自己总结,他还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都来总结,畅所欲言。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3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3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