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申仪以为司马懿要发奖赏,立即乐颠乐颠地跑过去。

他看到的,不是白花花的金银珠宝,而是司马懿那张冷若冰霜的脸。

押起来,送回京师!

有人说诸葛亮对孟达见死不救,为人太不厚道。我的看法是,如果荆州还在诸葛亮手里,曹魏的政治中心还在在许都,那从新城郡就非常重要,从新城郡出发可以很快抵达许都,诸葛亮一定救。但荆州已经是孙权的了,曹魏的政治中心已经从许都搬到了洛阳,诸葛亮也没从荆州出兵的打算,新城郡的位置也不那么重要了,也就是说,孟达同志的地位也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理性分析一下即使诸葛亮想救,也有心无力。因为要救孟达,必需出动主力部队,甚至是亲自带兵才能够抵御司马懿的队伍,姑且不要说时间够不够用,即使救援大军能够在城破以前抵达新城,那么战场就在新城郡摆开,战事一旦延宕,曹魏的援兵会源源不断地涌来,对蜀汉将极为不利,而诸葛亮原定的突袭祁山的计划就可能落空。

诸葛亮权衡后,还是决定当旁观者好一点,再说,孟达人品也不行,不救也罢。

虽然损失了盟友孟达,但截至目前,形式对诸葛亮还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司马懿甚至整个魏国都没有发现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他们只是把孟达的反叛当做一个偶然的事件。

诸葛亮开始安安心心地策划他的北伐。

怎么进攻,进攻哪里是一个问题。

蜀汉内部发生了分歧,具体说是诸葛亮和魏延的分歧。

魏延是激进派,他主张分进合击,直取长安。

魏延的主张是,他带一万人马走从汉中出发,另一条是小路,经过子午谷,只要10天就可以抵达长安,而丞相带兵从褒斜谷出发,经过郿县到长安城下会师。长安的守将夏侯楙虽然夏侯渊的儿子,曹操的女婿,但属于地位很高干,能力很扯谈的纨绔子弟,他一听说我们蜀汉大军神兵天将,一定吓得魂不守舍,弃城逃跑;如此一来,长安以西的地盘全部归我们了。

愿望是很美好的,但太过冒险,诸葛亮不同意。

千百年来,许多人为诸葛亮北伐中原无功而返深感痛惜的同时,也发出这样的质疑,如果采纳魏延的建议结果会如何呢?为什么诸葛亮就不采纳魏延同志的建议呢?

在这些同志眼里,似乎一采纳魏延的建议,北伐的前景真的就一片光明了,蜀汉的国运也就改写了,是诸葛亮嫉贤妒能,压制人才。

真的吗?

肯定不是。

让我们认真分析一下魏延同志这个所谓的子午谷奇谋:第一步,问题不大,他十天后抵到长安,诸葛亮也很快到达长安会师;第二步,拿下长安,前提是长安城里的膏粱子弟夏侯楙弃城逃跑。这个,只能说是魏延同志的一种猜测,或者说是他个人一厢情愿,夏侯楙虽然没有打过仗,但你就你能因此肯定他一定会吓得屁滚尿流地逃跑?万一他不逃跑呢?拿下长安有那么轻松吗?即使能够拿下长安,就敢保证一定能够守得住吗?前面我说过,魏国的军事重心在东边,对蜀汉只是采取守势,守好自己的城池就没事了,一旦长安丢了那就大不一样,魏国一定会调动大军,全力夺回的。蜀汉大军远离自己的领土,在外线作战,一旦魏国控制边界,把蜀汉的后勤补给线给掐断,蜀汉大军就真正成为孤军了。

战争,取得一次战斗的胜利是容易的,但指望一两次战役改变全局,是不现实的。所以,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其实并不稀奇,归纳起来就一个字——赌。

赌博虽然有百分之五十的胜率,但赌徒的命运一般都是倾家荡产。

诸葛亮并不喜欢玩赌博的游戏,他明白魏延是拿蜀汉的国运做赌注,而蜀汉经过襄樊战役、夷陵之战的惨败,已经输不起了。

这一点,统帅诸葛亮的头脑是清醒的,蜀汉绝对不能参加这种危险的游戏。

所以,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奇谋。

在诸葛亮看来,只要魏国的战略不修改,主力还在东线对付孙权,自己这边就有戏。

吴国家大业大,就让他们多分担一些把。诸葛亮明白,自己的人马要对付魏国的全部主力,人数不占优,士兵素质也不占优(魏国骑兵为主,蜀汉步兵为主)肯定是有困难的,而对付魏国的偏师,还是很有把握的。

相当狡猾的一个策略。

蜀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228)正月,诸葛亮带兵(估计兵力近十万)正式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为了达到更好突袭效果,诸葛亮特意释放了烟幕弹:我军准备由斜谷道(今陕西眉县西南)取郿(今陕西眉县东北),然后逼近长安。

实际上就是声东击西。

然后诸葛亮派赵云、邓芝据箕谷(今陕西太白)为疑兵,迷惑敌人。自己实则亲率大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祁山堡)。拿下祁山后,诸葛亮的下一步打算是,往北拿下战略据点街亭。

我翻阅了一下地图,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抄近道攻魏,而诸葛亮的祁山计划这是走弓字路,绕远道。而且绕得很远很远。

舍近求远,有什么目的吗?

当然。

祁山、街亭都是凉州,属于羌胡人混居地带,由于魏国的少数民族政策不算好,而且驻军也不多,因此那些地方一直不太安宁,换句话说吧,那是魏国的薄弱地区。

诸葛亮的打算是从大路进军,夺取陇右,然后采取蚕食政策,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一点点吃掉魏国的凉州。凉州地处魏国的西北,是老少边穷地区,失去一两块地盘,即使魏国会反击,也不会发动举国的兵力来打仗。

所以,诸葛亮派军长途跋涉绝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攻其软腹。相当高明的一着棋。

事实上,诸葛亮的策略,很快起到了效果,原本天水(今甘肃甘谷东南)、南安(今甘肃西陇西县西南)、安定(今甘肃镇原西南)三郡一起倒戈投降过来。

形势大好!

蜀汉没有动静已经好多年,对此,魏国的将领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这次诸葛亮真的来了,关中的诸将却吓得不轻,倒是年轻的魏明帝豪不发憷,他自信满满地说,这里诸葛亮啊,本应该据险固守,但他吃豹子胆了,居然敢主动前来送死,也不要怪我不客气。

由于没有识破诸葛亮的战术,曹叡让曹真驻扎郿县防止诸葛亮进军长安;后来看到诸葛亮的主攻方向不在东边,于是再次命令张颌带兵五万西上阻击蜀军,同时曹魏凉州刺史徐邈也遣参军与金城太守率军进攻南安郡。为了鼓舞士气,曹叡还御驾亲征,亲自坐镇长安。

诸葛亮的策略是并不想东进攻打坚城长安,而是想占领陇右,以此为支撑点,慢慢蚕食凉州。

诸葛亮大军的进攻方向在祁山,必需先派一个先锋去占控制领陇右、关中的战略咽喉——街亭。街亭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陇城镇,周围是高山,高山下有一个开阔地带,开阔地带两端,一头通陇右,一头通关中,更重要的是,据说街亭还有一座城堡。如此险要地势,谁先占领,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3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3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