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一个叫费栈密开始不服管理,造反。这个费栈,和普通的山越人不同,他是曹魏的内应,所以,东吴上下一致认为,对这样的人更不应该手软。
但费栈陆人很多,陆逊人少, 怎么办?
陆逊实在很有办法,他采用多山间遍插旗帜、夜里四处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很快击破费栈。战胜后,还是按老规矩,普通山越人迁到山下,种地交税,身体条件好的,恭喜你,光荣入伍。经过此战,得精兵数万。
虽然大获全胜,但会稽太守淳于式却开始告他滥施武力、骚扰地方、破坏地方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这当然属于诬告范围,谁知陆逊得知消息后,却不急不恼,反而帮着对方说好话。
孙权也有些不解,问:“他告你你还帮他,为什么(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
陆逊认认真真地说说:“他的本意是要安抚百姓,休养生息,式意欲养民,所以对我的做法有点意见,如果我反过来又要告他,这样反反复复告状,实在没多大意思。”
打山越人,不过是小意思,打大块头才过瘾呢。
219年的江陵战役就不多说了,虽然吕蒙是主角,但配角陆逊的表现也十分出彩,他先是成功地麻痹了关羽,为白衣渡江创造了绝佳的机会,战役打响后,他四处出击,非常活跃,歼敌数万,立下赫赫战功。
毫无疑问,陆逊是迎战刘备的最佳人选。
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刘备准备从秭归继续进击,但治中从事黄权从领导安全角度考虑,认为顺流而下,如果有散失,要想退兵很难了,于是请求自己做前锋,让领导在后方遥控指挥就可以了。但刘备复仇心切,决定靠前指挥。
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也做足功课,他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顺利争取到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的支持。
面对刘备的嚣张气焰,陆逊手下人是主张坚决还击的。
但陆逊认为,刘备的兵力有七八万人,自己才五万人,而且刘备处于上游,如果硬拼,会对自己不利,因此只能退——是战略性的撤退。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也是一个痛苦的决定,因为撤退,常常被人当作逃兵一样耻笑,但作为主帅,要对数万将士的生命负责,要对领导的期望负责,就不能意气用事。
陆逊指挥大军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一线,这里将不再退却,这里是反击蜀军的最后防线。
此时蜀汉军队也紧跟着深入荆州数百里,但陆逊的战术很简单也很实用——扼守要地、决不出战。
对方不出战就没办法了。
那就耗着吧,看谁更有耐心,更能耗过谁。
蜀军虽然人多,但人多有人多的麻烦,地势崎岖,队伍展不开,刘备没有办法,只好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
相当于是一字长蛇阵了。这样的阵形,看起来气势不凡,但它的缺点是非常突出的:战线过长,队伍的机动性很差,不能互相照应,前面的队伍受到攻击,等后面的队伍跑来救援时可能,敌人连战场都已经打扫干净了。
好在刘备还有水军可以弥补这一阵形的不足,如果陆逊陆地攻击,刘备水军可以上岸形成合围,陆逊未必占得了什么便宜。
因此,刘备很自信,水路并举,立体攻势,自己是绝不会吃亏的。
但刘备面临一个个问题——天气越来越热了,兵贵神速,如果这样长期耗下去对自己是非常 不利的。
刘备原本希望双方摆开战场,真枪真刀地干上一场,这样最痛快,我赢了,你还我荆州,滚回扬州。
但对方偏偏不按自己的意见办,宁愿当缩头乌龟,也不出头。
所以早决战,早安心。
其实为了调动陆逊出战,刘备也是想了很多办法的,包括坚持不懈地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连泼妇骂街的不文明手段都用上了,但是陆逊就是那么沉得住气。
爱怎么骂就怎么骂好啦,我才懒得理你。
陆逊同志是事迹生动地告诉我们,胜利是怎么得来的——忍出来的!
事实证明,骂人也是很浪费能量的,久而久之,见对方无人应招,刘备也兴趣索然,他决定派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
夷道在猇亭的背后,一旦攻下,相当于是断了陆逊的后路。
夷道被围,许多将领要求救援,因为守城的是一个重要人物——孙权的侄儿孙桓,不救,不人道不说,政治影响也很坏。
但陆逊就是陆逊,他依然那么沉得住气,任凭大家磨破了嘴皮子,他就是不派兵,他给出的理由是夷道城兵精粮足,守城的孙桓深得人心,刘备肯定是拿不下的。
陆逊说得振振有词,手下人却不相信领导。
陆逊手下的将领,有的是东吴的老将,有的是孙权身边侍卫,有的是孙权的宠臣,他们甚至开始怀疑起陆逊的能力来,你一天到晚老是龟缩在城里,既不敢和敌人决战也不敢去增援兄弟部队,你懂不懂政治,懂不懂军事啊。
被人怀疑,是痛苦的。
而作为统帅的陆逊必须忍受,必须忍耐。
战争,玩的就是兵不厌诈,所以有些事不能说得太多。
陆逊当然渴望胜利,但目前刘备一方士气高昂,破绽还没有充分地暴露出来,决战,对方人更多,东吴是占不了什么便宜的。
因此,只有等。
哪怕你们埋怨,哪怕你们怀疑,我也要坚持自己的观点,胜利,是等来的。
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下。
等,有时是一种煎熬。但这种煎熬,对双方都是一样的。
而对客场作战的刘备似乎更不利,长期耗在这里,士气、后勤都成大问题。
刘备为了引诱同吴军决战,故意撒出了个大诱饵,他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8千人马。但此计太过小儿科,很快被陆逊识破。
两军相持半年,陆逊就是闭门不出,到了6月,天气炎热,蜀汉军队斗志更是消磨殆尽。
看自己的部队实在不能打仗了,刘备改变立体作战的计划,他下令把水军转移到陆地深山密林里扎营。咱们好好休息,秋后算账!
一字长蛇阵,没有水军的配合,就是一条死蛇。
这一点,连不大懂军事的曹丕也看出来了,他不无讽刺地说,刘备虽然是老江湖,可还是不懂作战,哪有连营700里拒敌的!
曹丕能看出的,陆逊自然也能看出,他明白,胜利已经向自己招手了。
正式进攻之前,陆逊决定试探一番。
222年闰六月,陆逊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进攻。这次进攻虽然没有什么收获,却找到了破解刘备一字长蛇阵的办法——火攻。
蛇虽然厉害,但打蛇打七寸,要害处被人掐断,它立马成为一滩烂泥。
蜀汉大军的七寸就是在密林里扎营,一旦火攻,神仙也救不了他。
那就行动吧。
陆逊立即做出安排:吴将朱然率军5000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蜀军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所部。陆逊让士兵门各持茅草,夜晚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