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夷陵之战

襄樊战役之前的曹魏是孤独的,孙刘两家联合对外,让曹操顾此失彼,很是头疼;襄樊战役后的曹魏是幸福的,因为她又找到了一个新朋友——孙权。

襄樊战役,让孙刘联盟彻底破灭,也让孙权彻底投入曹魏的怀抱。

孙权始终是一个狡猾的人,东方不亮西方亮,得罪了刘备,他很快就找到了曹操这位新朋友。曹操也实在够意思,襄樊战役一结束,就封孙权做了骠骑将军,同时承认孙权是荆州的主人,让他兼任荆州牧。得到好处的孙权也非常懂事,开始向朝廷进贡。

对于蜀汉而言,219年的襄樊战役损失是如此之惨重,要地盘地盘没了,要人人没了,如果不报复,实在咽不下那口气。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收复荆州失地,那么诸葛亮同志隆中对的战略就完全落空,光是一个益州能有多大的作为?

偏安一隅,总归是会被人消灭的。

所以,战争是早晚的事情,但开战之前,刘备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为221年,中原传来消息,曹丕已经当皇帝了,而且改了年号,叫什么黄初。

曹操不敢称帝,竟然让他儿子干这事,狐狸的尾巴终归还是露出来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小道消息传来,大汉皇帝刘协已经被曹丕杀害了,成为烈士了。

小道消息,不知是真还是假,也不知是悲还是喜。

其实对刘备同志而言,真假都无所谓,反正我认为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至于性质嘛,不知是喜还是悲,反正刘备觉得是好事。如果刘协同志一直是皇帝,他刘备还真不好意思当皇帝。

他也没有派人去核实,也不必核实,反正就当皇帝刘协已经挂掉了。

既然认为皇帝真的死了,必要的悲伤还是需要的,样子还是要做一做,尽管刘备内心未必有眼泪。

于是刘备这边文武百官穿上孝服,隆重地为冤死的刘协同志开追悼会了,除了开追悼会,还追认荣誉称号——孝愍皇帝。

不知山阳公刘协得知自己被死亡的消息,该做何感想?估计也是哭笑不得吧。

刘备的表演结束了,紧接着就是大臣的表演,他们争相上表,报告各地的祥瑞,什么哪儿发红光啦,什么蛟龙腾空啦,反正益州要出皇帝了,您应该顺应天时民意,及早称帝吧。

支持的人非常非常多,大家跟着刘备奋斗了那么多年,都希望领导更进一步,自己也跟着沾光。

不识趣的人也有——益州前部司马费诗。

这人的思维似乎还停留在小学五六年纪的水平,满口的仁义道德地说了一大通,归纳起来就一点:认为刘备实在不应该称帝,要当皇帝也应该等到灭曹魏以后。

既然你思想跟不上时代,那就不要在成都呆了,换个地方,好生改造一下自己。

刘备下令,把刺头费诗打发到偏远的永昌郡(现在的云南保山市)去当从事,眼不见心不烦。

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样子,听话的有糖吃,不听话的挨棍子,混迹江湖,有些游戏规则,你要懂。

搬开绊脚石费诗,该开展的工作也得抓紧。

221年4月6日(顺便说一下,由于换算麻烦,我在本文中写的日子都是农历),刘备在成都武担山正式称帝,改年号为章武。跟着他奔波的老臣,都有封赏,诸葛亮当了丞相,那个花瓶一般的许靖,也混得不错,当上了司徒,跻身三公之列,再次成为高级花瓶。

这里要说明一点,许多人喜欢以讹传讹地叫称刘备的政权为蜀国,事实上刘备的国号是“汉”,而不是“蜀”,由于首都设在成都,史学界为区别西汉、东汉故称之为蜀汉。

喜庆的日子还没过多久,刘备就想到报仇的事情来了,221年6月,荆州丢后一年半,即刘备正式决定出兵,第一个目标是收复荆州,如果进展顺利,那就看着办……

要出兵打孙权,总得给一个理由,名正言顺才是王道,师出无名总是不太好的。这个嘛,刘备早就想好了——为关羽报仇!

说实话,对于关羽这个亲如兄弟的将领,刘备的感情很深,但那是以前的事情了,自从襄樊战役关羽损兵折将、丧师辱国后,刘备对他的感觉就变得非常复杂,即使你说耿耿于怀未尝不可。也难怪,不要说是结义兄弟,就是自己的亲兄弟丢了三个郡的地盘,领导也不会轻易原谅的。这也是刘备不给关羽荣誉称号的原因(法正死后就有谥号)。

刘备想出兵的决策刚出,大臣们的反应十分激烈,总体上是反对的多,赞同的少。也难怪,您老人家刚刚当皇帝就要动武,也太能折腾了吧,能不能歇歇气,消停消停啊。

观点最激烈的有两位:赵云、秦宓。

赵云的观点是,蜀汉的敌人是曹魏,不是东吴;如果进攻中原,响应咱们的义士一定非常多,等把曹魏先干掉了,东吴自然归附。

实话实说,除了反对仓促出战的观点还算正确,其它佐证的观点还显得比较天真,他一直认为曹魏是篡汉,一定不得人心,因此出兵中原,就会群起响应。但他不知道的,曹丕时代魏国人心已经比较稳定了,要想人人举手欢迎蜀汉大军,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对于赵云的观点,刘备不予理睬,你们这些反对派啊,怎么能理解我失去荆州的痛苦?不报复,还算是人吗?

相对赵云而言,另外一名反战人士的秦宓的下场就要惨得多。

秦宓上书说,天时不对,必然出师不利。

这就不可爱了,老子还没出兵,你就说要打败仗。

抓起来教训一顿再说。

刘备还没有出兵,就接到一个坏消息——他的同志加兄弟,亲密的战友张飞死了。

事实上,张飞的死多半是咎由自取。和关羽一样,张飞也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关羽善待军士而瞧不起文人;张飞则恰恰相反,他不体恤军士而尊敬士人。据说心情不好时,每天都要毒打身边的士兵排忧解难,其实就和虐待狂差不多,张飞是诗人,真不知道他这个文艺青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刘备曾经给予自己的兄弟善意的提醒,你杀人太多,每天都鞭打士兵,却要他们为你工作,这样可能是为你招祸呢(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张飞虽然表面答应下来,但依然我行我素(飞犹不悛)。

张飞想不到的是,这次他将为自己的个性买单。刘备下达战争动员令,车骑将军张飞也奉命带一万人从巴西郡治所阆中出发,到巴郡治所江州(现在的重庆)与刘备会师,但部队开拔前夕,他手下的将领范强、张达刺杀张飞,并拿着他的人头投奔东吴。

刘备接到噩耗,惊诧不已,哎,张飞死了(噫,飞死矣)!

荆州丢了,关羽死了,张飞也死了,刘备复仇的心也就更加强烈了。

关于夷陵之战,刘备一方兵力,演义上说得很夸张75万,想都不要想,那肯定是虚构。而史书记载不详,但比较合理的推测大约在 6到8万人左右,而东吴一方的兵力稍微少一点,大约为5万人。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3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3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