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赵俨觉得这样做很不合时宜,他见到李通说,现在许多地方都被袁绍拉过去了,世道那么乱,你却要老百姓交税,怕激起公愤,不好收拾啊。

李通颇有些为难,照章纳税,是天经地义,再说,这个时候真是考验我们对朝廷忠诚度的时候,我们无所作为,人家就会怀疑我们另有所图啊。

赵俨说,你说得虽然有道理,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收税的问题还是应该暂缓一步,我可以帮你向朝廷请示一下如何?

一句话安定团结才是大事。

于是赵俨给后方主持朝廷政务荀彧写信说明情况,荀彧是聪明人,知道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需要,他当即批复,可以照此办理,已经收上来的,全部退回去。

由于赵俨面对复杂情况,立场坚定,且处置得当,赵俨得到荀彧和曹操的赏识,官渡之战后,曹操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调到身边担任司空掾属主簿。

后来的事实证明,赵俨同志最拿手的好戏既不是搞治安,也不是搞经济建设,而是搞公关——他是曹魏出名的公关高手。

公关,说白了就是处理人际关系。

处理人际关系绝对是一门高难度的艺术,处理不好,内耗不断,事倍功半;处理恰当,事半功倍,比方说我们熟悉的关羽同志,本领高强,最终败走麦城,还不是因为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吗?

赵俨不如关羽名气大,可处理起同事关系来,却比关羽同志强多了。

当时曹操手下强将如云,但历史告诉我们,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帮派,人多有人多的坏处,比如山头众多,山头多,就会滋生出团结问题,比如屯驻颍阴的于禁,驻扎阳翟的乐进,驻扎长社的张辽,这三位同志本事强,个性也好强,喜欢掐架,且互不买账。

对此,曹操也感到很头疼,于是他决定派赵俨去协调行动。

要说赵俨同志还真行,他一去,代表组织找三位将军分别谈话,谈话结束,三位自负的老毛病给治好了(遂相亲睦)。

没想到赵俨同志还有这一手,不让他好好发挥太可惜了。

此后曹操征讨荆州,更是对他委以重任,让赵俨兼任章陵太守,并提升他为都督护军(相当于是监军),负责协调更多部队:什么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这些牛人的人马全部受他监督节制。

事实证明,赵俨同志指挥作战不是专长,但搞人际关系绝对有一套,那么多大牌的将领,在他目前全部都服服帖帖的,赤壁之战后,赵俨同志升任丞相主薄,不久外放到右扶风(即扶风郡)当太守。

官员外放,要么是犯了政治错误,调离政治中心,要么是放出去锻炼一下加以重点培养。

当然不是把他打入冷宫,事实上曹操那时正想征讨关中,出兵之前,必须派一个得力的心腹前去熟悉情况,才好开展行动。

关中初定,曹操任命赵俨为关中护军,关中的各路人马都受他监督。

不久,赵俨就遇到了新的考验。

当时朝廷传令给赵俨,命他派一千二百名士兵前往汉中协助驻守,赵俨便让殷署负责监督护送。

人虽然少,却不好管理。

因为被选中的士兵不忍和自己的妻子老小分离,个个愁容满面。

士兵上路后,赵俨老是感觉不对劲,因为他明白,关中的士兵成分很复杂,很彪悍,闹不好会出一点突发事件呢。

于是他追上部队,反复宣讲政策,同时告诫带队的殷署密切注意队伍情况,努力维稳。交待完毕,赵俨借宿雍州刺史张既的家里。

做了这些工作,赵俨带着疲惫是身体返回,借宿在雍州刺史张既的家里。

但没过多久,前方就发生了突发事件——士兵叛乱,带队的殷署也不知所踪。更可怕的是,由于赵俨身边的一百多士兵不少和叛乱的士兵还是战友,他们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四出乱窜,场面极度混乱。

赵俨打算追上去平定叛乱,但张既好心劝他,你自己士兵都控制不住,单枪匹马跑去干啥,还不如等情况明朗再说。

但赵俨性子很急,他恨不得自己长一双翅膀飞过去。

他带了一些靠得住的随从,匆匆上路。

来到叛军军营,赵俨将聚集叛乱的八百余人,分散安置,而带头闹事者抓起来治罪,其余一概不问。

事态初步得到控制,但赵俨还是心有余悸,因为最根本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些士兵到底上不上前线?

不上,当然万事大吉,皆大欢喜。

如果还是要上,难保这些士兵不旧病复发。

以赵俨的地位,他是可以向曹操提出暂缓上前线的,曹操完全可能批准同意的,但赵俨同志对曹魏实在很忠诚——他向曹操请求增援密。

曹操接到报告,派将军刘柱带领二千人前来支援赵俨,等他们一到营地就把原来的士兵发往汉中。

虽然史书对赵俨称赞有加,但我认为这恰恰是他的败笔,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也是画蛇添足之举。

消息很快走漏了,大家都知道,这家伙在玩缓兵之计,最终的结果还是要上前线,

被耍了。

虽然带头大哥们已经被赵俨干掉,士兵群龙无首,但哗变起来影响也是很大的。

士兵们又蠢蠢欲动了。

想来想去,赵俨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分而治之的新政策:两千人,听话的留下,不听话的,去前线。

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大家看着办。

明白了,只有听话的孩子有糖吃啊。

那就循规蹈矩,为自己争取一点好前途。

军营安静了,非常安静。

不久,去留人员名单搞出来了。

批准留下的士兵吃了定心丸,便一心一意跟着领导混;而那些应该前往汉中的士兵因为人数少了,也不敢轻举妄动。

赵俨做事倒也雷厉风行,他当天就安排那些人上路,免得夜长梦多。

夜长梦多是有的,但不是赵俨然,而是那些应该留下的士兵。

十多天后,朝廷援兵从东面赶来,赵俨开始撕下伪善的面具。

他下令,所有的士兵都必须上汉中,这是命令。

有没有搞错,以前不是说不上了吗?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政策也可以改,大家必须有大局意识,服从分配。

他妈的狗屁领导,采用欺诈手段,我们上当了!

恭喜你,答对了,但你们的觉悟已经太迟了。

上路吧,兄弟们。

对方那么多人赶来押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对于赵俨的做法,写《三国志》的陈寿称赞他让2万人免受兵乱之苦,功劳很大,但史学家孙盛对此嗤之以鼻,做人还是要厚道一点,怎么能不讲信用不讲原则呢。

要说赵俨同志不讲原则也不对,他的一生其实有一个原则——忠于曹魏,为领导马首是瞻,至于道德、手段倒是非常次要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赵俨虽然不大喜欢按合同办事,但看问题还是有一套的,这次襄樊之战,他就成功地说服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将领,要他们等待时机。

不久曹操派出了十二营援兵,全部归徐晃指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2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2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