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答:眼泪的力量是强大的,在鄙人卖力的表演之下,父王大人终于感动,群臣终于感动了,大家反而认为曹植的文章是华而不实的东西,不如我的眼泪感人,于是大家都改变了对我的看法,包括我的父王。

这年月,什么最难寻?真情!

这一回合,我反败为胜。

问:阁下怎么评价杨修的才知?

答:话实说,杨修是很有才的,很聪明的,他是一个不错的心理学家,这一点我也是很佩服他的,但有时人太聪明也不见得都是什么好事。

比方说,杨修同志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揣度、分析领导的心思,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症下药。这一招,他在丞相府当差时就常用,当弟弟高参后,他如法炮制,具体做法是,考虑到魏王早晚是要考察曹植,至于考察什么问题不清楚。怎么办?杨修同志就靠一个字取胜——猜。

杨修同志的具体做法是事先把魏王可能要提问的问题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全部写好答案,交给曹植,让他没事多看看答案,在魏王考察时才能运用自如。

这样看似有的放矢,但聪明过头,副作用也是很大的——往往是魏王的问题刚刚问出,临菑侯就不假思索,答案脱口而出,反应比电脑还快。

这也太假了吧。

一次两次算你聪明,但每次都这样,那就是作弊了。

于是魏王起了疑心,派人进行调查,真相大白。

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问:说魏王为了彻底考察你们兄弟的能耐,曾经给你们兄弟俩布置了一道特别的作业,让你们兄弟俩一起出邺城外办事,但他事先却给守城门的卫士打招呼,要求不得擅自放我们出去。

答:是的。

问: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矛盾问题的?

答:这次是我先出城,但到城门就被工作认真负责的卫士拦下了。我当然想出

城办事,但我好说歹说,就是没用,实在没辙了,只好空手折回。我想我任务肯定是完不成的了,但也不能全怪我呀。

问:相当于是没有办法了,那曹植那边呢,他有什么好办法?

答:弟弟那边就不同了。

杨修得知这个任务后给弟弟出了一个馊主意:君侯是按魏王指令出城办事,凡是有阻挡的,杀了他再说(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

结果曹植遇到同样认真的卫士,三言两语下来,看对方就是没有放行的意思,弟弟果然把人家给杀了。

问:你弟弟顺利出城完成了任务,那魏王是怎么评价你们兄弟俩的表现?

虽然弟弟出城了,事情也办成,表面看来他赢了,实际上他却输了,输得很惨很惨。

事后我才明白,父王下达的这个任务其实是考察大家的综合素质的,人品、诚信度、办事能力等等什么都在考察。曹植为完成任务却不择手段,这种下作的手法实在让人不齿。这样的人,父王自然不会喜欢。

曹植就这样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绝路。

问:我们知道,魏王为确立太子人选也是很伤脑筋的,他还搞过民意测验,是不是?

答:当然有,不过由于父王是暗中进行的,并不想让我们兄弟俩知道,因此我们事先也不知情。

结果如何?

此次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朝中的绝大多数同志是支持我曹丕,就连崔琰公开表示也不支持自己的侄女婿曹植,转而要投曹丕一票。曹植同志的群众基础之差由此可见一斑。

民意支持率低,外加自己平时表现不佳,曹植开始逐渐失宠。

但他的霉运远远没有结束。

问:曹植失宠后的表现有没有改善?

答:可以这么说吧,他的表现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后来有一次曹植不知是喝高了还是怎么的,他竟然擅自下令打开邺城(魏国都城)的司马门,乘车奔驰于在弛道中。

在当时这两项都是绝对禁止的,但两项政治禁忌曹植都犯了。

要是一般人,父王问都不问早就拉出去砍了,曹植是自己的儿子,父王没有杀他,但把负责管理车马公车令杀了(公车令坐死)。

孺子不可教也,父王失望之余,说出这样的狠话来“自临淄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

你的举动实在让人刮目相看啊。

曹植虽然没有受任何处分,但父王对他的信任已经降到了冰点。

从希望到失望,只有一步之遥,按史书的说法是“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相当太子基本上没指望了。

问:听说你还搞了点小手段?

答:上点手段,掩饰自己缺点,然后对重点关系户进行公关(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称说),对玩政治的人来说很正常,政治本来就是尔虞我诈的,缺心眼的人是当不了政治家的。

问:比较阴险?

答:政治家对对手一般都是冷酷无情的,只要对老百姓好就行了,这是两码事。

问:你竞选成功后最感谢的人是谁?

答:我特别感谢的一个人就是——贾诩。

问:听说贾诩同志很低调?

答:是的,自从加盟过来后,他就采取闭门自保的策略,不和群臣交往,为人非常低调,也不参与我们兄弟间的夺嫡大战。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和我还是有往来的,尽管不多。

问:他给你出了什么金点子?

答:其实也没什么。我曾经虚心地向他请教在与弟弟斗法的过程中如何自保的问题(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聪明的贾诩并没有像吴质或者是杨修那样拿出具体方案,而是不紧不慢地告诫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只要你能弘扬传统美德,修身养性、勤政爱民、遵从孝道(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问:表面上看,这些都是没用的大道理啊?

答:虽然是泛泛而谈,但我认为他说得很正确,实际上我也是按照他的教导这么做的,因此,也逐渐博得了父王的好感。

问:除了这些,他还给你一些什么重要的帮助?

答:贾诩先生平时给我的帮助不多,但在关键时刻,他给予了最大帮助,让我对他非常感激。要知道曹植是父王最喜欢的,而我的才能比较全面,因此他许多时候都为到底该立谁为太子犹豫不决,有一次,他把中立派人士贾诩单独留下谈话,想征询他的意见。

父王只知道贾诩是不参与兄弟纷争的中间派,但他不知道的是,贾诩先生其实一直是我的铁杆支持者,而且隐藏得很深。

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谈话,将决定太子的归属。

你看临菑侯兄弟俩谁的表现更好一些啊,谁做太子更合适一些啊。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心里怎么想的随便说,没关系的。

但贾诩先生口风很紧,他并没有接招。

父王感到非常奇怪。你为什么不说话呢(与卿言而不答,何也)?

贾诩故意卖关子说,我刚才正在考虑一个问题(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2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2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