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家毕竟是处于敌对状态,要想谈,也没有合适的氛围啊。因此手下人劝他不要去,你拿了人家地盘,再去和他讲大道理,万一人家不领情,怎么办?危险啊。
鲁肃却神态自若地说,我们虽然占用刘备的地盘,但大家交往的路还没有封死,大家名义上还是友军,没有刘备的命令,关羽还不至于对我下黑手。
鲁肃热情相邀,关羽原本不想去,原因很简单,你占领了我三个地方,又不是来交还失物的,有什么好谈的。但转念一想,见面谈一谈,也没什么坏处,于是就答应了。
于是双方找了一个地方,让手下人都后退一百步,正式会晤。
要说鲁肃还真傻得可爱,他占了人家的地盘,一开始居然抗议关羽态度不好——我们派人来接管那三个郡,你们为什么不配合啊?
奇了怪了,你们一口气霸占了我们三个郡,我们还没有抗议呢,你们倒要反咬一口,什么逻辑!
以前我说过鲁肃同志很老实,但一涉及核心利益,老实人不老实了。
关羽毫不客气地指出,乌林之战(即赤壁之战),左将军(刘备)也是出了大力气的,怎么会一块地盘都没有!
鲁肃回答,想想当初我第一次见到刘豫州的时候,他已经打算跑到苍梧郡去投靠朋友了,他手里有一块地盘吗?要不是我们主公看你们可怜,主动帮助他,他能有今天?现在你们已经占有益州,却还想霸占整个荆州,是何道理!
偷梁换柱,玩弄概念。
我霸占荆州,难道荆州是你家的自留地不成?
以前我说过,刘备借荆州的时候,孙权是很仗义的;但刘备赖着不还,孙权就不想再当冤大头了,不仅不想,还想连本带利一起捞回来,这就是他派人去长沙郡等地赴任的原因。
实话实说,这次东吴赚大发了,连一向老实的鲁肃也有些无厘头了,他必须弄明白一个事实是,除了刘备借的的南郡属于东吴外,其余长沙等四个郡都不他东吴的,而是人家刘备同志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何况刘备也没有说要占据整个荆州!
但在东吴人眼里,荆州就给他自家的自留地一样,是不许人家染指的。我打下的江夏郡是我的,我借给你的南郡是我的,你打下的江南四郡还是我的。
在这种强盗逻辑的指引下,鲁肃充分发扬周星驰同志的无厘头精神,一套歪理邪说把关羽气得直吹胡子。
关羽没有回答,史书上说是关羽理屈词穷,哑口无言,但我认为应该是关羽不屑于回答吧。
借钱不还是不对的,但你敲竹杠也是不对的。
仔细想想,整个荆州问题,还真一团乱麻,无所谓谁的对错,政治,就是一门欺诈的艺术,反正就那么一回事吧。
鲁肃与关羽的会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不欢而散。
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只有依靠打仗争取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为了共同利益,我们成为盟友;为了各自利益,我们还将成为敌人。
所谓的翻脸,有时比翻书还简单。
对这一点,刘备是这么想的,孙权也是这么想的。但此时益州传来曹操即将进攻汉中的消息,打乱了刘备的全部部署。
曹操取得汉中,必然威胁西川,如果我还在这里和孙权斤斤计较,那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损失就大了。
自己实力弱小,千万不能两面树敌,两线作战。
刘备原本打算进行军事报复的,现在他的大脑迅速转过弯了,还是和为贵。
于是他派人去向孙权要求和谈,只要肯谈,自己让步一点也无所谓。孙权虽然占了便宜,但也不想和刘备彻底闹僵——对于两人而言,只有团结才是力量,如果分裂了,大家都会很受伤。
这次会谈在诸葛瑾的主持下进行,由于大家都很务实,也很坦诚,因此很快取得了重要成果:双方决定按照利益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把荆州的地盘重新平分,湘水以东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湘水以西的零陵郡、南郡、武陵郡归属刘备。
总之,从此以后,大家又是盟友了。
表面上看,刘备以前四个郡,一下缩水成为三个郡,怎么看都像是做亏本的买卖,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曹操在西边虎视眈眈,如果这边不搞好关系,如果两个对手达成某种默契额,自己有可能什么都失去。
因此,孙刘联盟绝不可以破裂,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笔买卖是双赢。
刘备顺利地解决了荆州的争端,急忙赶回益州,准备对付自己的老对手曹操。
话说曹操拿下汉中后,益州的门户洞开,形势对他是极为有利的,目前,他存在几种选择,要么乘胜攻击益州,这种策略很激进;要么稳固汉中,等待机会,这种策略很稳妥;要么班师许都,这种策略很保守。
司马懿属于激进派,他们主张一鼓作气拿下益州。司马懿同志观点是,刘备以欺诈的手段拿下益州才一年,民心还没有归附,正是上天送给我们的机遇,如果错过了,后悔莫及。
曹操对司马懿的建议,反应很平淡,人不能不知足,得陇望蜀可不好啊(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刘晔的观点和司马懿差不多,趁刘备在益州立足未稳,我们大军压境,可以一举拿下益州,如果迟疑不决,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地一旦安定下来,就没我们什么事情了。
曹操当然想得到益州,然而这次他却毅然选择当起了保守派。
是曹操不够聪明吗?
不是!
是曹操进取心退化了吗?
不是!
仔细分析一下曹操面临的战略形势就明白了,以前我说曹操面临东线的合肥、西线的荆州两方面的军事压力,事实上曹操拿下荆州后,军事压力更是有增无减:战线拉长,已经从两条增加到了三条:东线合肥、中线荆州、西线汉中!
如果刘备和孙权为荆州的事情彻底闹翻了,那就谢天谢地,曹操可以坐收渔利,趁机攻打益州,问题是他们已经和好了;三条战线,如果任何一条战线不稳固或者说采取的军事行动不能迅速结束,就将对其它两条战线产生消极的影响,比方说,益州那么广阔的地盘,也不是短时间能攻下的,如果陷入战争泥潭,那么关羽、孙权就可能在中线、东线动手——事实上不久之后孙权就带兵十万大举进攻合肥!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个一个地打,曹操再厉害,他也不敢参与全面战争啊。
因为这是豪赌。
而所有赌徒的下场都是相似的——输得精光。这一点,曹操很明白,不想当赌徒,何况赤壁之战后,他对孙刘两家的动作相当忌惮了。
三足鼎立的形势已经形成,短时间谁也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