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争夺合肥

215年,曹操运气不错,西线告捷取得汉中,中线襄阳一直平安无事,而东线张辽等人把守的合肥也是捷报频传。

215年8月,孙权得知曹操去攻打汉中,合肥空虚,更是大喜过望,亲率大军十万前来进攻合肥。

经过几次亲密的接触和较量,孙权对于曹操的实力、水平,已经有更深刻的了解,论作战水平,曹操是他们三个中最强的,只要曹操不骄傲,不出昏招,自己和刘备是没有多大机会的。好在曹操终于走了,相当于白送自己一个机会,于是孙权破天荒地出动10万大军,攻击合肥。

10万大军,就是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也没有那么多啊,如此下血本,就为了一举打破合肥僵局,夺取未来战场的主动权。

孙权来势汹汹,三人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打开封套,准备学习领导的指示精神。曹操信上说得很仔细,甚至连人员分工安排都考虑到了: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对领导指示,大家都感到疑惑不解,还是张辽反应最快:曹公的意思是要我们主动出击,挫其锐气,之后再据城防守,这样就比较容易了。

张辽说得滔滔不绝,但其他两位却默不作声。

敌人有十万人呢,出城迎敌,是件危险的活儿啊。

张辽、李典和乐进都是曹操的重要将领,但大家平时的关系却不怎么好,张辽看到自己的意见没人支持,不由得大怒,说出一句很有血性的话来:

“成败在此一举,如果大家拖拖拉拉的不乐意出战,我一个人去好啦!”

张辽这么说,原先还有所顾虑的李典也感动了,他当即慨然表示,公私分明,愿接受张辽指挥,一起出战!

解决了指挥的问题,就好办多了。

当天夜里,张辽等人组织了八百人的敢死队,先饱餐一顿,准备第二天就找东吴方面拼命。

第二天一大早,张辽全副武装,带领大家出城,他要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张辽一马当先,呐喊着我是张文远,我是张文远,冲入敌阵,张辽先声夺人,顷刻杀死敌兵数十名,斩了两名敌将!

光天化日,你们不龟缩在城里,却敢来侵犯我十万大军,这是孙权绝对没有想到的,以至于好半天,东吴方面都没有反应过来,眼睁睁地看着张辽一干人在大营中乱砍乱杀,一直打到孙权所在的大营前面。

张辽来势凶猛,孙权在众人的掩护下慌忙地向一个山丘撤退,东吴的士兵用长戟组成一道围墙保护他的安全。

张辽不依不饶,继续向孙权叫阵。

孙权,你心虚什么,跑什么,有种的过来和我张文远决战啊!

孙权这时才发现,原来张辽只有区区几百人,我慌什么!

于是孙权重新指挥人马将张辽团团包围起来。

但张辽实在生猛,包围的大军根本不顶用,张辽左冲右突,很快率领身边数十人冲出。

这时仍有不少士兵被包围,他们看见张辽就大声呼救:“将军不管我们了吗?”

张辽听见,又返身杀入重围,打仗有时就是讲究一股气,所谓的一鼓作气,而张辽这支敢死队气势如虹,势不可挡,而孙权大军毫无战意,这一仗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张辽成功地救出被围的兄弟大摇大摆地回到城中,指挥士兵整修工事,准备坚守。

有这样的将军带领我们守城,我们还怕什么呢?

孙权围攻合肥十多天,见合肥城人虽然不多,但斗志昂扬、防守严密,固若金汤,如果自己不付出惨重的代价是拿不下的,想到这里,孙权有了退兵的念头,而这时军中又发生了流行病,只得引军撤退。

其实孙权开始包围合肥时被张辽袭击是因为他大意,但他没想到撤退时,因为大意,还要被偷袭一次。

张辽决定乘势追击。

他登上高处,望见孙权军大部分已撤到合肥东北的逍遥津南岸,而孙权和一部分将士还留在北岸,大概有千余人。

这就是机会啊。

张辽连忙出击。

孙权一看恐怖的张辽又来了,连忙派人去找部队回援,但远水不解近渴,张辽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

还是那句话,打仗就是打的精气神,没那三样东西,什么都是白扯。

张辽气势如虹,而东吴方面手忙脚乱,斗志全无,情急之下,陈武被杀,宋谦、徐盛败走,其余在孙权身边的几员猛将比如吕蒙、蒋钦、凌统、甘宁、潘璋等人一起上阵,拼死抵抗张辽的冲击。

凌统率领三百人的卫队杀出重围,保护孙权来到桥边。虽说来到桥边,但孙权却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原来这座桥已经塌陷了一丈多长,相当于无路可去了。

孙权虽然久经沙场,但也无法可想,他额头上也不由得直冒汗。

好在孙权身边一个叫谷利的将领急中生智,他要孙权稍稍后退,放松缰绳,紧抱马鞍,然后谷利就在后面用力抽打马屁股,马一跃而起,冲到南岸。

这时将领贺齐已经率领三千人在桥南接应,孙权总算是脱离了险境。

凌统看孙权安全了,返身与张辽接战,但张辽实在凶猛,最后凌统身边的士兵全部战死,连同命大一点,只是受了一点伤,最后泅水回到南岸。

这里要说一下,张辽能取得如此佳绩,除了他本人的确生猛外,他的部队也不可小觑,我们知道张辽并不是虎豹骑的将领,他带的不是虎豹骑,但他带的骑兵同样非常有名——乌桓铁骑。这是曹操征用内乌桓人组建的骑兵,战斗力相当彪悍。

此战张辽抓获了孙权不少的士兵,他回忆起战场上一个特别的细节:东吴的众将士都拼死掩护一个紫色胡须的人逃走,凭感觉他感觉那个人来头不小,张辽他不认识孙权,但怀疑那个人疑似孙权,于是张辽问道:“刚才看见一个紫色胡须的将军,骑着快马,箭术很精,是谁?”

降兵回答:“是孙会稽。”顺便说一下,自古以来咱们中国人都喜欢用职务称呼领导,如刘备,称王之前,有人叫他刘豫州的,有叫他左将军的,这都是他担任过的职务;由于孙权曾担任会稽太守,所以也有人把孙权称为孙会稽。

张辽听了,后悔不已,说如果能够早知道如此,就不可能放跑一条大鱼了。

可惜了。

曹操得知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消息,非常高兴,下令提升张辽为征东将军,同时奖赏了其他有功将士。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2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2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