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此后,皇帝被关押在皇宫的暴室,东汉的暴室名义上是皇宫的医务室,但实际上它是地如其名,是皇宫的女子监狱,专门关押违法乱纪的宫女、嫔妃。

暴室是一个诞生奇迹的地方,里面死的样式也五花八门,什么躲猫猫死,喝开水死,想不开自杀死,感冒死,总之一切皆有可能,因此能有幸到此一游的人,一般都必须怀揣献身精神。

皇后是重点嫌疑犯,遭遇就不用我多说了,而皇后的两个皇子,全部毒死。

完了吗?

当然没有。要知道曹孟德同志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口味的人,杀一两个是杀,杀一二十个也是杀,杀一两百个还是杀!

那就杀吧!

这次屠杀史书的记载比较恐怖是“兄弟及宗族死者百馀人”。

这里要说一下,有人认为,伏皇后的死因不明不白,引发血案那封信有可能是莫须有的东西。还有好事者认为伏皇后之所以必须得死,是因为她和曹操的三个女儿形成了同业竞争关系。

曹操有多少女儿已经无法考证,但三个女儿比较有名,分别叫曹节、曹宪、曹华,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秋,曹操把这三个女儿献给皇帝,由于其中最小的还是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暂时留在曹家等待成年后进宫。

曹公的女儿怎么可以屈居人下呢?

所以伏皇后被杀。

我倒认为,光是曹操的女儿想上位,随便找个由头把皇后给废了就可以了,也不至于杀伏皇后的宗族百余人,因此伏皇后的死和曹操的女儿有关,也和那封要命的书信有关。

伏皇后死后,皇后的位置空缺,后宫的嫔妃当然是没胆儿搞竞争上岗了,这个职位自然而然地成为曹家的专利,果然到215年,按曹操的意思,汉献帝封曹节为皇后。

皇帝身边的警卫是自己的人,连皇帝枕头边都是自己的人,皇帝自然不会逃出自己的手掌心。

曹操想用此举向皇帝表明,虽然我杀了皇后,但你放心做你的皇帝,我不会伤害你的,因为我把三个女儿都献给你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了。

这个曹节,无疑是曹操所有女儿中名气最大的一个,人如其名,非常有气节,非常有个性,嫁给皇帝后,对待某些不规矩的娘家人,比如曹丕同志,更是不讲情面,此后她的故事会更加精彩。

曹操处理完皇宫里的一摊子烦心事,建安十九年(214)十二月,曹操率军至孟津,正式拉开了进兵汉中的序幕。

不过曹操对东线的合肥还是不大放心,和孙权打交道多年,实在太了解他的个性了,这个人,能屈能伸,像泥鳅一样狡猾,像山鹰一样敏锐,如果他挥师西进夺取汉中,合肥这边张辽、李典和乐进率领的守军一共才七千多人,而孙权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因为他可以调动的几万人马,兵力上占绝对的优势。

当时没有电报、没有传真机,没有电话,合肥这边的情况无法同步直播,于是曹操决定给他的爱将们送上一个锦囊妙计:他写了一封信给合肥的守将张辽等人,信封上特意注明“贼至乃发”四字,交由护军薛悌带到合肥。

合肥那边的事情安排好后,曹操带兵到达长安,积极准备进击汉中。

215年三月,曹操亲自率军出发,他首先抵达陈仓,准备从武都进入氐人居住的地区。忽然得到报告,氐人部落的人沿途骚扰,妄图阻止大军前进。

呵呵,你们敢来凑热闹,还反了不成!

曹操先派张郃、朱灵前去清剿,好在他们只是散兵游勇,阵势看上去很闹热,但没啥战斗力,打起来实在很轻松,此后夏侯渊率领雍州部队(此时已经没有了凉州)前来于曹操会师,一同南进。

四月,曹操从陈仓出发,来到大散关,翻越大散关的崇山峻岭,来到河池。

五月间,氐人部落的头领窦茂率众万余人,凭借险要地形拒不降服,曹操派遣张郃、张既等前去征讨,讨伐后,按照老规矩屠城。

解决了氐人部落武装的骚扰,曹操接下来要和张鲁面对面交流了。

现在简单地说一下张鲁的宗教事业——五斗米教。

五斗米教也叫天师道,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而得名,它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关于它的起源,一般的看法是,五斗米教是张鲁的祖父张陵于公元126-144年(东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但也有专家认为,五斗米教实际上是由张修在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之前在汉中创立的。看来有点矛盾,我不是专家,这里就不再考证了。

据有关史书记载: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26~144在位)时,沛国人张陵(张道陵)于大邑县境鹤鸣山创造了天师道,他的信徒们,称他为“天师”。

第二代天师张衡是张道陵的儿子,他虽然与东汉的科学家同姓同名,不同的是那位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位张衡不搞科学研究,而在意识形态领域研究宗教,被称为“系师”。

张鲁是张陵的孙儿,被大家尊称为“嗣天师”。

道教在东汉兴人气是很旺的,冀州有张角兄弟组织组织的太平道,汉中有张修的五斗米教。太平道前面我介绍过了,开始是让病人忏悔自己的言行,然后用神水为病人消灾祛难,病好了,说明这位病友是太平道的信徒,好不了,那是病人心不诚。而五斗米教也是叫病人面壁思过,然后开始治疗(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治好了,医药费也不多收,就叫病人家属出五斗米。

唯一不同的是,太平道既是宗教组织,也是政治组织,后来更是进一步升级成为军事组织,为张角兄弟个人的政治目的服务;而五斗米教,在张道陵和张衡手里,却都是地地道道的宗教,不问政治的。

到了张鲁这一代手里,开始有了变化。

其实和张鲁同辈的,还有一位道教著名人物,叫张修,他们两个同时在刘焉手下当司马,同时从事宗教活动,又同时被刘焉派去攻打汉中,成功拿下地盘后,头脑更为复杂的张鲁却找机会,杀掉了张修,自己成为五斗米教第一无二的主宰者。

汉中就是张鲁的独立王国,于是张鲁实行政教合一的独特管理体制。

按说,张鲁是汉中郡的父母官,职务应该是太守,但他嫌太守太土气,于是他发明了一个具有宗教特色想称谓——师君。

此外,张鲁同志还大胆实行政府机构改革,以宗教组织代替各级政府机构,辖区的不在按郡、县划分,而是把每一个行政区域称为一个“治”。 派神职人员进行管理。治头之下,设大祭酒与祭酒。神职人员中有奸令、祭酒、鬼吏。入道较久者称 奸令 和 祭酒 ,管理一般的鬼吏。

说实话,张鲁虽然被称为割据一方的军阀,但他本人身上确实看不到多少什么军阀作风,相反,他还有一颗慈悲的心,对辖区的老百姓很好,真的很好。

我认为,他是一个有宗教理想的人。

在他管理的汉中郡,张鲁叫祭酒们到处设置“义舍”,所谓的义舍,就相当于当今的招待所,不同的是,现在的招待所走市场经济路线,是有偿服务,干什么要收费的,而张鲁同志开办的招待所里有饭有肉,管吃管在,全部是无偿服务。总之一切由组织出资,人人享受公款消费,是不要一分钱的,免费招待来往的旅客。既然是免费的,就有多吃多占贪便宜的,这个问题张鲁早就想到了,他特意提醒路人,如果多吃多占会得罪鬼神,会生病的。咱们中国人什么都不怕,就怕生病,为贪图口福而落下病根那太不划算了。

医疗问题也简单,那时虽然没有医保,但祭酒们叫他们静坐反省,或公开承认自己所犯的过失,喝点神水就回家,红包都免了。

比方说老百姓第一次犯法,张鲁并不主张依法办事,惩罚对方,而是给对方摆讲道理,让对方自己反思,自己醒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反正改正了就是好同志;有人问,如果对方一不小心又犯法怎么办?

第二次嘛,只要你真心悔改,也是可以原谅的嘛。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2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2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