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刘巴不能去他向往的北方复命,只好往南走,到交州落脚。为了人身安全,他特意把自己的姓改作张,但由于和交趾郡太守士燮意见不合,不久他又决定去益州投奔刘璋。

不巧的是,还没到成都,在益州郡(益州郡在云南),他就当地人抓获,太守左看右看怎么都觉得他不像是好人,准备把他杀了,为民除害。

刘巴一看大事不好,连忙喊冤,说是我千里迢迢为的就是来投奔你们领导的,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客人呢。

但他的话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太守的一个秘书(主薄),觉得这个人与众不同,不能杀掉(此非常人,不可杀也)

事实证明,这个世上的好人还是很多的,主薄不但挽救了刘巴的生命,还亲自护送去成都见刘璋。

刘璋对刘巴比较喜欢,刘巴对刘璋也不错,比方说刘璋决定引进外援,打击张鲁的时候,刘巴就友情提示说,不能让刘备进来,刘备这个人我见过,一代枭雄,您这样决定,怕是要养虎遗患啊(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但当时刘璋已经鬼迷心窍了,一心想养老虎去咬张鲁,他绝不相信老虎会咬人的。我对他好一点,他感恩还来不及呢,怎么反咬一口呢?

最终刘璋还是把刘备请进来去打张鲁,刘巴再次劝阻,千万不要放走刘备,如果派刘备放去打张鲁,那是放虎归山(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刘巴的意思可能是既然刘备敢来,我们就敢杀,找机会把他给黑了,老虎就不会伤人了。

可惜,刘璋不懂。

看领导如此不开窍,刘巴只得不住地摇头,此时他头脑里隐隐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益州前途堪忧啊。

于是他关门谢客,泡起了病假。

心灰意冷了。

事实真如刘巴所预料的那样,刘备很快包围成都,刘备也知道刘巴这个老冤家人在成都,以前他很恨刘巴,连杀他的心都有,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无论如何也要得到刘巴!

我能征服偌大的益州,却不能征服小小的刘巴,那就太没颜面了。

考虑到部队里不少将士可能自告奋勇地帮他雪恨,刘备特意下死命令,进城后,有胆敢伤害刘巴的,我诛杀他三族(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

有刘备这把保护伞,刘巴自然安然无恙。

得到刘巴后,刘备心情大好,而诸葛亮多次称赞刘巴识时务,于是刘备安排刘巴一个厅局级领导的职务(西曹掾),让他就在自己的左将军府上班,自己每天看着舒服。

事实上,刘巴很快就给刘备解决了一道难题——刘备的手下洗劫益州仓库,导致军费吃紧的难题。刘巴的主意是,我们不是没钱吗?那很简单,我们自己动手造钱不就有了吗?士兵们手里的是五铢钱,我们就造新版的大票子,一枚相当于过去的一百钱(一百枚)。然后一边宣布大家手里的五铢钱必须限期兑换成新版钞票,一边采取强制措施平抑物价,不就财源滚滚就吗?

于是一种崭新的货币——直百钱诞生了。

直百钱也分为两个版本,一种叫直百五铢,另一种叫直百,一开始全部用铜,后来政府也越来越假,开始用铁;不光是材质变了,分量也变轻了,一开始一枚有八九克重,到了后来偷工减料,居然造出了一枚只有0.8克的迷你型货币,分量减轻了,但价值还是一样一枚当一百枚。

不管什么版本,都是一枚抵过去的一百枚,相当地坑爹。类似于现在有人拿出一张新版的一元钱,要当过去的一百元用,你干不干?

当然刘备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士兵洗劫仓库,但政策一出台,吃苦的却是老百姓,要知道,士兵们的钱是反正是捡来的,无本的买卖,不管你怎么贬值,我都是赚;而老百姓就不同,家里的存款都是用汗水辛辛苦苦换来的,钱一贬值,汗水也跟着贬值,谁也觉得冤啊。

所以说,刘备虽然有仁义的一面,但他并不全部代表正义;而曹操虽然有残忍、卑鄙的一面,但他们也不代表非正义,曹魏在照顾民生方面的某些做法还是值得称道的(这个我以后会慢慢说)。事实上,只要我们抛弃成见,全面了解三国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难的。

刘备虽然这事干得挺缺德,但还是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比方说国库在几个月内就很充实了(数月之间,府库充实)。为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不得已牺牲了部分人的利益,你们要顾全大局,多多理解嘛。

刘巴加盟刘备阵营后,转变过时的观念,为益州的发展积极地献言献策,但有一样东西他是没变的,那就性子高傲,尤其是对那些武将更是如此。根据裴松之版《三国志》引注的上介绍说,一贯喜欢和文化人打交道的张飞仰慕刘巴的大名,特意登门拜访,从白天到晚上,从晚上到天亮,张飞还在他家宿了一宿,但刘巴硬是不理人家的茬。你要来就来,你想走就走,恕不远送!

太过了。

要知道张飞好歹也是具有艺术家气质的高级将领(张飞善于画画),并不是粗人,被你如此冷落,自然是异常生气。诸葛亮知道后,也有些替张飞打抱不平,子初呀,张飞虽然是武将,但人家也是羡慕你名声,也是你的粉丝啊,你也应该热情一点嘛。

谁知刘巴振振有词地回答,大丈夫处事就应该结交天下英雄,反正我和当兵的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刘备听说刘巴对自己的兄弟居然如此不恭后,不由得勃然大怒,这个子初,浑身臭毛病,我想打天下,才包容他,可他倒好,身在益州,却好像我们欠他人情一样,我看他心里还想着借道去北方(投靠曹操)啊!

如果犯路线错误,后果就严重了。

想了想,刘备觉得自己说话有些过头,于是缓和语气说,这个子初同志啊,才智过人,也只有我刘玄德这样的人才能好好用他!

诸葛亮也在一旁说,不能处罚他,若论出谋划策,我可比子初差远了(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诸葛亮一谦虚,刘巴的形象便异常高大,刘备自然不再计较,大胆任用,法正死后,刘备让他接替法正尚书令的职务,相当于是国务院秘书长了。

虽然升官了,但刘巴的头脑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和刘备之间从前的恩怨很深,万一哪天他突然要搞秋后算账,那就惨了,因此为了自身安全,他开始改变自己的率性而为的性格“恭默守敬,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当然,刘巴性格突然转变的原因,野史《零陵先贤传》是这样说的,曹丕称帝后,但刘备也急着要称帝,但刘巴和一个叫雍茂的主薄却不识时务地劝阻刘备缓一缓。结果刘备很生气,随便找个借口杀了那个不识时务的雍茂——杀鸡骇猴。

聪明的刘巴终于明白过来,自己只有多做事,少说话才能混个自然死亡,光荣退休。后来刘备称帝需要各种文书、文件,刘巴都积极帮忙搞定(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

官场如战场,低调一点对人是很有好处的。

公元222年,性格孤傲的刘巴死后,魏国的尚书仆射陈群耐人寻味地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打探刘巴同志的消息,信中对刘巴同志的一生做了高度评价,同时深切地表达对刘巴同志的怀念之情。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2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2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