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悔杀了华佗,让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好,华佗的事情说完了,还是让我们回到精彩纷呈的政治吧。
赤壁之战,曹操举全国之力,原想打下刘备、孙权这两只猎物,统一全国的,没想到笑到最后的却是刘备、孙权。对这点自己他自己是并不怎么服气的,不服归不服,也只有一个选择——认命。
不认不行啊。至少暂时要认命——自己损兵折将,伤得不轻,就像落水狗一样,即使要咬人也得养足精神。
于是曹操决定休整一段时间,接着参加第二回合的比赛。
但刘备、孙权这对老冤家是不会让舒服地休息的,所谓的落水狗不打白不打,曹操你虽然人跑得快,但有些东西是跑不动,也是带不走的,比如不动产、地盘。
具体说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后,他面临东西两条战线的压力,东面是孙权,在淮南蠢蠢欲动,妄图从合肥撕开一个口子;而西面战场在荆州,曹操留下曹仁等人看守江陵,但那里的情况更加复杂一点,周瑜占领江夏郡后,更是死咬着江陵不放,而刘备自然也没有闲着,他的眼睛盯住了荆州南面。
千万不要说刘备无知、无能,其实赤壁之战中最大受益者也是他刘备。火烧赤壁之前,他手里要人没几个(步兵损失殆尽,只有关羽的一万水军),要地盘更是一块儿都没有,要不是助人为乐的孙权同志伸出热情的援手,他恐怕连一块睡觉的地方都难找,因此,赤壁之战结束后,他的表现也最积极。
其实精明的要数刘备,他不去和强大的曹仁死磕,却选择去南方发展。那里有几个郡的地盘正在向他招手,包括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
他首先任命刘琦为荆州刺史,接着向以上四郡发起进攻。刘备虽然打曹操没多大把握,但对其他人是不怵的,很快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都望风而降。值得说明的是,长沙太守韩玄投降时,他手下的将领黄忠也跟随一同投降。
后来赵范被偏将军赵云取代担任桂阳太守,投降没有捞一官半职的他心里未免有点嘀咕,于是他决定巴结赵云。
赵范的嫂子姓樊,守寡,据说是个大美女,赵范希望能撮合樊氏和赵云的婚事。
没想到赵云同志却不领情,他推辞说:“咱们都姓赵,你哥哥就像我哥哥一样,我一来就占便宜,怎么好意思呢。”
不妥,不妥啊。
当时也一些社会的热心人士劝赵云容纳她当自己妻子,没想到赵云同志的政治觉悟依然很高的,他警惕地说:“赵范其实是被迫投降,他的心思并不可测,天涯何处无芳草啊,我何必非要如此呢?”
史书上虽然是如此记载,但问题也没有赵云想象的那么复杂,赵云立场坚定,不接受腐蚀,赵范也感觉没什么安全感,自己开了小差逃走了,最后不知所终。
当然,演义上这事经过艺术加工,就多姿多彩了:赵范与赵云同是常山正定人,赤壁之战后,赵云前来攻打桂阳,赵范投降老乡,并与他结为异性兄弟,后来赵范想将守寡的嫂子樊氏嫁给赵云,没想到一片好心却惹恼了赵云。于是赵范决定加害赵云,但被赵云所擒。最后胸怀宽广的刘备出场释放了赵范,让他仍任桂阳太守……
这里说一下,诸葛亮加盟后,刘备委任他为军师中郎将,主要负责后勤工作,负责调拨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赋税。这个军师中郎将职务,属于刘备的首创,是为诸葛亮同志专门设置的,正如曹操的军师祭酒是为郭嘉同志量身打造的一样,都充分说明,刘备的确没有把诸葛亮同志当外人。
以前的荆州是刘表的,刘表死后是曹操的,而曹操打败仗后荆州是谁的?
答案是三位英雄人物,人人有份。
汉朝的荆州一共分为七个郡,而到汉末刘表时期已经新增加一个章陵郡,一共有8个郡了,曹操到达荆州后,重新调整规划:把襄阳从南郡分出,设立襄阳郡,南郡枝江以西立临江郡,并分南阳郡立南乡郡。其中刘备占有江南4个郡,其余5个郡在江北,其中孙权手里有一个江夏郡,曹操占有南阳郡、南郡、章陵郡、襄阳郡。南乡郡。
对这个分配方案,大家都觉得不满意。
曹操认为,刘琮向我投降,荆州应该全部属于我;而刘备同志则认为虽然在荆州的地盘虽然多一点,但总体上和其他两家相比,悬殊实在厉害,再说,诸葛亮同志给他规划的,最好拿下全部荆州,所以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也。
而孙权也一直在打荆州的主意,他当然不会满足只有区区江夏郡一个郡的地盘,实际上他手里的江夏郡还不是完整的江夏郡,他只是控制了江夏郡的南部,相当于只有半个,而江夏郡的北部由名将文聘牢牢控制。
也就是说,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出力最多,分地盘时只有半个江夏郡,想想一个穷光蛋刘备都可以占领江南四郡,怎么不让人眼红?
当然,大敌当前,和盟友抢地盘说出去总是不光彩的,要抢也要抢有钱人——曹操,反正他人霉、地盘多,吃大户找他最合适。
就这么定了!
于是孙权派出周瑜攻打江陵,而江陵的主将也并非等闲之辈,而是曹家帮的第一将领曹仁。
曹仁(168-223),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堂弟。三国曹魏名将,他能打能杀、奉公守法,在战场打拼多年,屡立战功,最后当上了大司马。当然,少年时代的曹仁可不是一个模范公民,他为人放荡不羁,而且喜欢舞枪弄棒、骑马打猎,在汉末社会动荡,不甘寂寞的曹仁依托厚实的家底私下里组织一千多人,在淮河、泗水之间来回打游击。曹操起兵后,他也知道就凭自己这点人也不会有多大出息,于是带人投奔了曹操。
公元193年曹操为父报仇,攻打徐州时,委任曹仁阵为先锋。曹仁这次终于露出自己锋利的爪牙:他单独带队打败陶谦的部将吕由,接着到彭城与曹操会师,大胜陶谦军队,随后攻打费县,费县攻克;攻打华县,华县攻克;攻打即墨,即墨攻克;攻打开阳,开阳攻克,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被逼得快要自杀的陶谦急忙派遣部下施救,但结果却是曹仁派出骑兵,全部取胜。
公元195年,曹操攻打吕布时,再次让28岁的曹仁独当一面,曹仁也不负重托顺利地攻下句阳,并且生擒吕布部将刘何。
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封曹仁为广阳太守。但曹仁实在太重要了,曹操不想把他外放出去,于是让他留在身边当议郎,议郎也就是顾问了,而曹仁这个顾问的担子还要重得多,曹操让他发挥专长,负责指挥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