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一道门触手可及,里面的世界遥不可及。

别了,父亲!

刘琦怏怏不乐地回到江夏郡,这下刘琮即位的障碍全部扫除。

208年8月,刘表病逝,蔡瑁、张允立即把刘琦晾在一边,拥戴刘琮继任。

刘琮为人倒还凑合,自己当了荆州牧,也没有忘记哥哥,把爹爹的成武侯爵位让给哥哥。

但刘琦并不领情,他一把把爵位印章扔在地上。

你得实惠,给一枚破公章就想打发我,想得美!

说完,还觉得不解气,居然想借奔丧为名发动军事打击,把荆州牧的位置夺回来!

现在的刘琮虽然是即位了,但并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即位,还来不及享受,就面临一系列难题:曹操想打他,连哥哥不想放过他。

他当然不甘落后,问题是他刚刚接任,没有根基、没有威信、何以服众?

难啊。

在许多历史书中,刘琮被描写成为胆小怕事、卑躬屈膝的人,甚至曹操事后也骂他猪狗不如。

事实上刘琮也没那么不堪,曹操来了,刘琮立即着手准备组织抵抗。更要命的是,手下人看曹操实力强大,均无战意,

反对最厉害的有两个人:蒯越、东曹掾傅巽(xùn)。蒯越就不说了,本地的土豪,他担心的不是荆州的安危、也不是领导的安危,而是他自己。

万一打仗抵抗不过曹操,家产没了,荣华富贵也没了,什么都没了。

所以不能打仗。

投降曹操,没错的。

刘琮还是不想投降,他说,我们占据荆州那么大一块地盘,好好守住他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投降呢?

还有一点他没说,我们还有帮手——刘备。

傅巽像看穿了刘琮心思一样,他不慌不忙地摆出了三条理由:曹操代表的是国家,我们只是臣子,这是道义上没有优势;我们只有一个荆州,而对手却拥有整个

国家,实力上不如;即使依靠刘备,以他以前糟糕的战绩来看,也未必抵挡得住!以上三点都不行,抵抗曹操基本没戏了(所以要抵抗王兵之锋锐,是必亡之道)。

听我的,没错的!

为了让刘琮彻底死心,傅巽又问,你觉得你比刘备如何?

刘琮说,我实在比不过他。

傅巽进一步挑明三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如果刘备打不过曹操,那谁也保不住荆州;退一步来讲即使刘备能够打败曹操,那以后他会独立,甚至夺取荆州,那你还有其他办法吗(若刘备足御以曹公,那么刘备必不能为将军所驭)?

(4)

当然干这事他也觉得有点理亏,因此他不敢通知刘备,而是非常低调地进行。

前面说过,汉朝的持节没怎么区分层次,所谓的持节、假节、使持节的功能都差不多,都是代表皇帝办事的意思,但我说错了一点,假节钺或假黄钺,还是档次高得多,权力也大得多,它是权臣的象征,比方说董卓、曹操、诸葛亮、关羽、夏侯尚、曹休、司马懿、曹爽、诸葛瑾、于禁等等,都是一等一的大腕儿,就有那玩意儿在手上,可以自己独断专行,皇帝第一,我第二,权力很大。

当然,也有种说法假黄钺是钺中最高级,相当于代表皇帝了,但我看这也没准儿,曹操手里虽然只是假节钺,一样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正因刘琮同志为低调,曹操这边的许多人根本不敢相信。

哪有一枪不放,就把偌大的地盘拱手送人的?这哥们太大方、太阔绰了、太耿直了。

不合常理嘛!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诈降?

不要说手下人,就是曹操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他征求娄圭的意见,娄圭说:“刘琮即位,根基不稳,手下帮派众多,不一定人人都想打仗,大家都想过太平日子,因此他肯定是真心归降。”

言之有理。

此时刘备驻军樊城,与襄阳只隔一条江,但由于刘琮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刘备竟然毫不知情。

纸包终归不住火的,这时曹操加快了前进步伐,刘备再也坐不住了,他一直感到很纳闷,这个刘琮怎么搞的,大敌当前,他既不做战争动员,也不召开军事会议,布置抵抗事宜,反而一点动静都没有?太不正常了。

刘琮这边没有发布官方消息,然而各种小道消息却不断地传来,什么刘琮投降了等等,混乱不堪,实在让人揪心。

刘备放心不下,他连忙派人前去襄阳打听。

怎么回事,怎么办,给个说法都行。

这时曹操大军已到了宛城,刘琮看没法拖下去了,这才派一个叫宋忠人来樊城通报一声。不好意思啊,我们领导已经投诚了,因为手头的工作一直比较忙,忘了通知您,多多包涵啊。

虽然一直有传言,但刘备还是希望宋忠辟谣,大家好并肩作战。然而无情的现实告诉他,这只是幻想,投降的事情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真的发生了!

不相信,也不行了!

这个消息相当于是给刘备头上放了一个炸雷,他的反应相当吃惊。

太过分了!

你们签卖国条约,把我也绕进去了,我能包涵你吗?

刘备越说越激动,他忍不住抽出佩刀,指着宋忠,咆哮着说道:“就是砍下你的脑袋,也无法消除我心中的怒火(如今断卿之头,不足以解吾忿)!但我不想杀你,不想玷污了我刀子!还不快滚!”

情况紧急,刘备马上召集手下人商议对策。

会上有人提出,刘琮不仁,咱们不义,我们现在马上攻击襄阳,荆州唾手可得。

刘备的答复是:刘镇南临死时,把儿子托付给我,我绝能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情。

倒不是刘备真的就那么仁义,实际情况是,曹操大军压境,就是打下荆州,又怎么能守住这座孤城?

情况危急,樊城是守不住的,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一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跑吧!

刘备带领部属立即南逃,经过襄阳时,刘备停下脚步,打算招呼刘琮一起出逃。

但刘琮已经投降,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他当然不乐意当难民。

再说,刘琮自知理亏的也无脸面对刘备,所以他选择逃避。

虽然领导胆小如鼠,不敢面对现实,但要说刘琮手下全部是软骨头也不对,有种的还是不少。比方说他的部将王威,就很有骨气,还很有胆略。他向刘琮提了一个建议:曹操听说将军归降了,刘备也逃走了,一定放松警惕。将军不如给我几千精兵选择险要的地方设伏,一定能够活捉曹操。曹操被捉,将军你就可以威震四方,成就霸业。“

想法很好,就是太冒险。

一代不如一代,刘表都没有雄霸天下的胆略,何况是刘琮!

除开王威,其余的好汉也不少,他们看到刘琮这个官二代如此窝囊,不居然战而降,纷纷用实际行动与他划清界限——投靠刘备。

相比之下,刘备更有骨气!

一路之上,不断有老百姓前来投奔,到达当阳时,追随刘备的居然有十多万人,几千辆车子,非常壮观。

于是刘备决定分兵,他派关羽带领一万水军先行,大家约定在江陵(湖北江陵)汇合。

江陵是荆州的后勤基地,那里储存有大量的粮食、武器,如能占领它,所有人员的开销都不用愁了。

由于这里面大多数都是老百姓,拖家带口的,路上也没有交警维持秩序,因此路上拥堵不堪,队伍行进比蜗牛还慢,每天只能走十多里,照这样下去,早晚得被曹操包饺子。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2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2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