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十四章:卧龙出山

(1)

好,说完了王粲,咱们接着说刘表。

其实当时的荆州也是人才辈出,除了文人,还有一些有点本事的武将,比如甘宁、黄忠、魏延等人,刘表都没有好好地用,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一大败笔吧。

现说说刘备同志在荆州的幸福生活。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一如既往地打不赢,想来想去也没什么好去,他只好去荆州往投靠刘表。

刘备虽然是败军之将,可刘表还是很看中,他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把他当做尊贵的客人。

虽然是贵宾,可住久了,也得帮助主人干点事情,刘表就像对张绣的一样,给他增添一点兵力,让他驻扎新野县,帮忙看北方门户。

刘备虽然打仗不怎么,但在老百姓心中口碑一直很好,没过多久,他身边就聚集了一大批人,影响越来越大。

这下刘表不高兴了,所谓的强龙不压地头蛇,照这么发展下去还了得,

恰好,建安七年(202年),曹操使出声东击西之计,扬言攻打刘表,派兵军队进驻到西平(治今河南西平西)一带。其实曹操并不想打刘表,他只是想全力对付北方的二袁,而派兵西平,一可以给刘表以压力,使他不敢轻举妄动,二个可以麻痹二袁,实在是一箭双雕。

但刘表得到这个消息很紧张,一会儿他想到了刘备。

刘表对刘备的态度是,既利用,也防备(表疑其心,阴御之)。你刘备发展壮大可以,但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必须对我刘表不构成威胁,必须在可控的范围内。这也是刘表只让他看守一个县城的原因所在。

而所谓的可控、所谓的威胁,那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全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我认为你是威胁,你就是威胁。

不久,刘表决定请刘备主动出击,攻打曹操。

曹操狼子野心,应该好好揍一顿了。

刘备当然知道刘表的用意,但想到自己来这么久,白吃白住没有一点拿得出手的功劳的确也不好意思,于是欣然应允。

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到南阳郡的叶县。曹操一心想着对付二袁,所以只留下手下人对付刘备。

当然,他留下的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而是夏侯惇、于禁、李典等三员大将。

三个大将对付一个刘备,差不多了吧。

最后,大家相持于博望。

当时夏侯惇有数万大军,而刘备军队的人数比较少,如果硬拼,刘备肯定会死得很难看。

于是刘备选择了撤退。临走之前,他故意示弱把自己军营也一把火烧了。

夏侯惇决定追击,但李典觉得,我们还没有开打他就跑,表现不正常,一定有诈,还是不要冲动。

但夏侯惇不听,他认为刘备这个人老是打败仗,不逃跑才不正常。

再说刘备也不

夏侯惇决定追击,但李典觉得,我们还没有开打他就跑,表现不正常,一定有诈,还是不要冲动。

但夏侯惇不听,他认为刘备这个人老是打败仗,不逃跑才不正常。

再说刘备也不懂什么计谋,人数又那么少,即使有诈我也不怕啊。

于是夏侯惇留下李典看守大营,自己和于禁带兵追击。

但历史总是充满变数,一直用老眼光看待问题,那是要出乱子的。

果然,夏侯惇没追多久,中埋伏了。夏侯惇被刘备打败,要不是李典及时赶来,真不知道后果是什么样子。

曹军人多势众,刘备见好就收,回到新野。

这就是有名的博望之战,当然,三国演义把指挥的功劳记在了诸葛亮同志名下、还搞了个火烧新野出来,那是不对的,实际上,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博望坡之战发生在公元202年,那时候,诸葛亮同志还没出山呢(诸葛亮出山是公元207年)。

当然博望坡之战曹营也有一个夏侯兰,在演义中他是有名倒霉蛋,被张飞一矛刺死了,事实上他运气还不错,被刘备擒获,成为俘虏,由于夏侯兰是赵云的老乡,经过赵云的求情,刘备放过了夏侯兰,还让他当了部队的执法纠察官(军正)。

打败了夏侯惇,刘备的人气指数大幅飙升。

话说刘备自从博望打胜以后,刘表开始对他另眼相看,但手下人的蔡瑁等人开始对刘备不满了,他们打算找机会除掉刘备。

蔡瑁,字德珪,襄阳蔡州(今湖北襄阳)人,从小性格骄横,但和曹操的关系很不错,后来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曾经到蔡瑁家里看望他全家。

蔡家是东汉末年荆州名门望族,他的资产到底有多少无法统计,不过大家看看以下两个参考数据就明白了:家里的丫鬟好几百人,地产有好几十处,而且装修都极其豪华。姑母是太尉张温之妻,蔡瑁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黄承彦和刘表为妻。

而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也就是说,论起来,诸葛亮应该喊蔡瑁一声舅舅。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2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2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