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6)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此时刘勋已经成为孙策的主要对手。

当孙策了解到刘勋的处境后,立即给这位潜在的对手去了一封信,对他的正义行动表示充分的理解和高度的赞赏。并且表示,你去攻打海昏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一定鼎立支持。

要说孙策这人还很实在,写信的同时,还给东西,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什么值钱给什么,非常大方。

送上门的东西,那么惹眼,刘勋一一笑纳,非常开心。

领导开心,手下人也跟着开心,总之大家都很开心。

中计了。

清醒者也是有的——刘晔。

他认为这个一向强悍的孙策故意送礼示弱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原因很简单,孙策吞并江东,实力何其强大,凭什么送礼给你,凭什么帮助你打地盘。再说上缭那地方防御坚固倒不说,如果孙策这个人袭击我们的后背怎么办?

刘晔是说法很有道理,但鬼迷心窍的刘勋对送礼的孙策实在很有好感。

怎么会呢?人家一片好心,你就不要疑神疑鬼了嘛。

按原计划行动!

刘勋带队抵达海昏,却发现此次行动进展相当顺利,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顺利进城了。

太顺利,就不正常了。

原来,海昏城里得到刘勋就大驾光临的消息,早就胜利大逃亡了。

也就是说,刘勋同志得到的是一座空城,什么都没有。

比较尴尬了。

没得到粮食倒也没什么,关键是那个看上去很仁义的孙策却很不仁义,他正在去攻击江夏郡太守黄祖的路上,当得知刘勋同志的不幸遭遇,毅然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堂兄孙贲、孙辅带领八千人留驻刘勋的回军的必经之路彭泽,另一路由他和周瑜带领两万人直扑刘勋的大本营皖县。

此战孙策收获甚多,袁术的部将、家属、刘勋的部将一共三万多人,全部俘虏,同时他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拨给他三千人马保守皖城,其余的人马全部移往江东。

这里要说一下,汉末三国时代,由于人口急剧减少,土地荒芜,一场战争打下来,老百姓也是双方争夺的战利品。如曹操征讨乌桓、如曹操占领汉中,都是把老百姓迁到自己的实际控制地。

刘勋得到后院起火的消息,急忙回军,但孙贲等人已经恭候多时了,人家以逸待劳,刘勋自然不是对手。

打了败仗的刘勋不敢回大本营,只得改道西进荆州的流沂。

孙策是他们共同的敌人,这个忙不得不帮。黄祖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派儿子黄射带五千人紧急驰援。

相当于是水陆联军的,但仍然不是孙策的对手,其交战的结果是孙策光抓获刘勋、黄射联军的俘虏就有二千多人、一千多条船。

打败仗的刘勋知道自己再也找不到援军了,索性投奔了北方的曹操。对他而言,曹操毕竟是大款,孙策是啃不动的。事实上,他到曹操哪里一开始是混得比较好的曹操很信任他这个败军之将,让他当河内太守、平虏将军。可后来这位老兄却恃宠而骄、忘乎所以,结果被曹操给砍了。

不识时务者,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刘勋跑后,孙策的主要目标就是黄祖了。

199年十二月八日,孙策带领手下的精锐如周瑜、吕蒙、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进至沙羡(今湖北武昌西金口),直逼黄祖决战。

为父报仇,志在必得!

这里说明一下,周瑜很早就和孙策有交情,但他们真正在一起创业还是198年。孙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他们成为连襟,关系好得一塌糊涂。

孙策和袁术决裂后,袁术知道周瑜是个人物,于是想任命周瑜为自己的将领,但周瑜无比谦虚地表示,自己能力有限,当将军太勉为其难了,还是先到基层锻炼一段时间,比方说担任居巢县长就差不多了。

袁术对此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事实上,周瑜同志并不想为野心家袁术效力,他请求担任居巢县长也是在放烟幕弹。

他真正看好的还是连襟孙策。

@天涯论坛

@你的好友能给他开传送门^_^,如:@天涯论坛

(7)

此后袁术任命鲁肃担任东城县长,两人趁赴任之机,先后渡江跑到孙策那边。

孙策对周瑜的到来非常高兴,任命这位连襟为建威中郎将,同时让他带兵二千,骑兵五十,由于周瑜长得帅,风度翩翩,因此大家都叫他周郎。

话说荆州牧刘表也知道黄祖此时身处险境,他连忙派侄儿刘虎和手下将领韩唏带领长枪队(主战兵器是矛)五千人赶来支援黄祖。

三天后,结果出来了,韩唏战死,黄祖妻子儿女被抓,他手下数万人被淹死,六千艘战船被缴获。

虽然没有抓住黄祖(他捡得一条命只身逃走),但能取得如此成果也算是战果辉煌了。

刘表、黄祖原来担心孙策会趁胜西进,和荆州部队决战,但孙策却选择了南下,他准备拿下豫章郡——他不想有后顾之忧。

事实上以孙策的实力,拿下豫章郡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但孙策不想动武,他想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因为豫章郡的太守是华歆,他是和王朗、刘繇类似的人物,学问极其高,打仗极其糟。

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策派出了虞翻,都是搞学问,都是圈子里的人,大家交流起来更方便。

虞翻对学问很好的华歆说,先生才高八斗,但孙将军很快就扫平了扬州刺史刘繇、会稽郡太守王朗,他的实力在哪里摆着的,明天我就要回去了,你可要抓紧机会要早做决定啊。

一边捧,一边踩,软硬兼施,这下够华歆受的了。

好在华歆够聪明,不用等到明天,我现在就可以做决定!我是北方人,早就想回老家了,让孙将军直接来接收就是了。

明智的选择!

华歆主动归顺,孙策对这个名人也给足了面子,把他尊为老师。

公元200年的时候,孙策死后,孙权掌权,曹操闻听华歆的大名,以皇帝的名义征召他进许都做官,孙权知道曹操打的什么算盘,不肯放人,华歆早已想投向曹操的怀抱,于是用一句话就摆平了孙权,孙将军,这是皇帝的旨意,你应该听才是呀,这样和曹操才能搞好关系呀。

孙权毕竟不敢和曹操翻脸,只好同意。

我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是发挥了很大威力的,手里有个皇帝,不仅可以对胆小的诸侯指手画脚,而且可以征召人才,无论看上谁,就以皇帝名义征召,那时的文人爱面子,像王朗、华歆等人就是召之即来,实在非常方便。

孙策从豫章郡中分出一些县份,新成立了庐陵郡,任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没办法,僧多粥少,亲人得合理安置,只好如此变通了,比方说孙策让周瑜镇守巴丘,后来给了一个江夏郡太守的职务,但江夏郡在黄祖手上,实际上是虚职,也就是所谓的遥领。呵呵,一切都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赶跑了刘勋、击败了刘繇,收降了王朗、华歆,孙策在江东的几个主要对手全部被干掉。正规武装消失了,剩下的,只剩下一些游击队了,但有的游击队也是很强大的,比如严白虎,作为一方豪强,队伍也有一万多人,实在不容小觑。

当初孙策想夺取会稽郡的时候,就有人劝他先把严白虎干掉,但孙策认为严白虎虽然名字有个老虎,但名不副实,最多算一只猫。

是猫我怕什么?随时都可以收拾他!

应该说孙策的目光是很长远的,他以前的主要对手在江南,现在则主要在境外,比如荆州的刘表、黄祖、比如徐州的广陵郡太守陈登等人。

问题是和严白虎相同规模、相同性质的武装还有好几支,像什么乌程(浙江湖州)的钱铜、邹佗,嘉兴的王晟(shèng)等等,人一多,割据一方,就是狼群了,也是很让人头疼的。

要对付外部的敌人,必须解决内部的威胁。

好在那些狼群虽然数量不少,但彼此孤立,只知道自保,孙策趁机各个击破。比如那个严白虎,被揍后只好去投靠老朋友许昭。

解决好了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孙策接下来把目光瞄准了外边,

此时已经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已经拉开序幕,有消息说,孙策原打算趁曹操、袁绍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带兵偷袭许都的。

对这个消息,郭嘉是不信的,他对曹操讲,孙策来不了了,他这个人在江东杀了那么多人,自己平时自以为是,疏于防备,所以必然死于小人之手。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2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2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