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八章:平定北方四州(下)

(1)

曹操占领邺城后直接下令屠城,说来这也算是按规矩办事了,曹操早就制度规矩:围城而后降者,不赦。

许多弱小的生命又倒在了曹操屠刀之下,但有个人在战后显得特别忙碌,他忙于去抢救一个人。

别误会,这个人并不是有超人的思想觉悟,想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他此去是另有目的的。

这个人叫曹丕,而他要抢救的那个传奇女子是甄氏。

甄氏,中山国无极人,袁煕的妻子,正史上没有她的名字,但后来的人们根据传说,也称她为甄宓、甄洛。

甄氏,三国的美女, 3岁时丧父,曾经有个算命先生看过她一眼,说了一句非常准确的预言,依我看这个女子是富贵命啊。

甄洛不仅是美女,也是三国才女,她9岁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另类,喜欢读书写字,常常借用哥哥们的砚台,兄长感到非常纳闷,你应该学习纺织啊,女工啊,怎么想到读书写字啊,难道你想当女博士(不是学位,而是泛指饱学之辈)吗?

是啊,女子无才便是德,勤习女工才是正经。

妹妹回答,不读书,怎么会有见识啊。一句话我不做女博士,要做女贤者。

甄洛是不是女贤者不好说,但从小聪明过人是个奇女子却是肯定的。她小时候家乡到处闹粮荒,许多老百姓都把家里值钱的宝贝贱卖换粮食,甄洛家里人看准市场机会,趁机把粮食放出来卖高价(她家底厚,粮食多),换取了许多宝贝,坐等闷声发大财。

那时的甄洛才十来岁,虽然年级很小,但她已经非常懂事了,对母亲建议道:现在世道乱,家里珠宝多并不是什么好事,说不定会招来飞来横祸呢,不如广施恩泽,把粮食周济给亲戚朋友。

之后,甄洛嫁给了袁绍的二儿子袁煕。袁煕奔赴幽州,甄洛留在了邺城照顾婆婆,城破后曹丕以征服者的姿态闯入袁绍府邸,只见堂上坐着袁绍的妻子刘夫人,旁边有一位年青女子蓬头垢面地把头伏在妇人的膝上,看样子极其恐惧。

等待他们的命运将是什么呢。

那个人是谁呀?曹丕居高临下地问道。

刘夫人回答道,她是袁煕的妻子。

刘夫人不必害怕,叫那个女子把头抬起来!

于是刘夫人捧起甄洛的头,曹丕用手巾擦拭甄洛的脸,不由得惊叹一声,因为他看到的是一位绝世美女。

那时的曹丕18岁,甄洛22,比他还大4岁,但曹丕已然决心把姐弟恋进行到底。

刘夫人看到曹丕满心喜欢,也不由得暗暗松口气,看来我们是有救了(不忧死矣)。

事实也是如此,曹操得知曹丕同志的爱情奇遇后,决定成全曹丕的好事,把甄洛许给曹丕为妻。

当然,为突出甄洛的美貌和曹操同志的好色,八卦杂志《世说新语》把这些艳遇描绘得多姿多彩:曹操在下令屠杀邺城同时,叫左右马上把甄洛给我召过来(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氏),不巧的是身边的人呐呐地汇报说,中郎将曹丕已经捷足先登了。

呵呵,这小子跑得倒很快啊。

曹操不由得大发感慨,他妈的,老子打仗,还不是为了她(今年破贼,正为奴),没想到这小子比我还好色啊。

父子俩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古代八卦杂志的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啊。

婚后甄洛生下了儿子曹睿和女儿东乡公主,深受曹丕的宠爱。

虽然受宠,聪明的甄洛却没有掉以轻心,她知道,自己是以前是袁家的媳妇地位并不稳固,夫家随时可能翻脸,把自己一脚蹬开。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甄洛做法就是主打感情牌和曹丕的生母卞夫人搞好婆媳关系,早汇报晚请示。

咱们中国人讲究孝道,只要有婆婆撑腰,就不愁家庭地位不稳固。

211年,曹操去凉州征讨马超,带着随军家属卞夫人。不幸的是卞夫人经受不住路途颠簸,竟然生病了,留在了孟津。甄洛得知婆婆身体贵恙后,感同身受。在不能亲自前往的情况下(行军打仗,不是儿戏),使出了独门绝技——日夜泣涕,周围的人感动得一塌糊涂,远方的婆婆也很感动。

212年,曹操大军班师,甄洛自然要亲自接婆婆大驾,一见了轿子,就给中了催泪弹似的眼泪又开始哗哗掉(注意,是看见轿子,不是人)。

婆婆一下轿子,看见儿媳妇给泪人似的,虽然不太吉利,但那份真情也足以让人感动:“你天天挂念我,我呀,只是得了一点小病十几天就好啦,你可看看我的气色呀,身体倍棒、吃饭倍香!最后画龙点睛地给出了点评:“她真是孝顺的媳妇。”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1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1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