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8)

事实证明,贾诩所说,这是明显的废话,但张绣信了——他也不得不信,退路都没了,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对于张绣的到来,曹操是很喜欢的,至少表面是这样,无论如何一个打了三次都没有打下来的对手主动认输,还带一大帮人来,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再说,天下还没有平定,还有许多军阀在观察曹操对待降将的态度。

在曹操迫切需要树立这么一个样板时,张绣来了,贾诩也来了,正如他对贾诩所说:感谢你啊,让我取信于天下。

也就是说,曹操对张绣绝无好感,留着他,封赏他,那是装点门面的需要,如果感觉你用处不大时,随时可以翻脸。所谓的冰释前嫌,除了书呆子,估计没人会相信。

事实上张绣到达后,一开始曹操的确对他热情有加: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大家成为亲家。张绣很识相,曹操也很大方,封他为扬武将军。

尽管他投降了,但他的感觉却一直不好,哪怕是曹操给他加官进爵。为了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也为了让曹操真正欣赏他,张绣只能拼命地挣表现,比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他就很卖力,立了不少功劳,之后被封为破羌将军。破袁谭后更是增加他的食邑为2000户,这在曹操的文臣武将中是最高的。

所以,挣表现也没用。除了挣表现,他还想拉关系,比方说多次宴请曹丕,联络一下感情。

他努力去做了,但却没有一点用处。

曹操是不可能真正欣赏他的,永远。

恩宠随风潜入夜固然可喜,但悲剧更是润物细无声。

史书上说,207年,张绣跟随曹操去柳城征讨乌桓,还没有到达就死了,被谥为定侯,儿子张泉继嗣。如果真是那样,历史就没有悲剧了,关于张绣之死,我更乐意相信野史:《魏略》上说:曹丕因曹昂战死之事对张绣不满,找他谈话,那意思是:你杀了我的兄长,怎么有脸面见人(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

曹操的心里话,从曹丕嘴里说出来,张绣是聪明人,他很自觉,他选择了自杀。

对曹操那样的奸雄而言,张绣杀死了他的儿子,杀死了他的侄儿,还差点让他命丧黄泉,这样的仇恨,肯定是刻骨铭心(曹操死前,仍然恋恋不忘曹昂,可以证明这一点),报复那是肯定的。

所有的帝王,都是自私自利的,打击报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所谓的爱才、胸襟开阔,一句口号而已。

逗你玩的东西,你还认真了。

因此曹操肯定有杀张绣的动机,只不过他在选择合适的时机。

我认为这就是历史的真相,也是政治的本质,残忍、自私、血腥,谁相信它仁义的外表,谁就会受伤。

所以张绣的死,那是必然。

有人说曹操很爱才呀,怎么会随便杀人呢?但我们要明白这么一个事实,曹操手下人才济济,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张绣似乎还不是特别优秀的人才,以前能打败曹操一半靠运气,一半靠高人指点。张绣只是一个能力一般的军阀,凭什么给你最多的食邑?

给你一块糖,暂时麻痹你一下,顺便作秀给外人看看,等你的利用价值完了,也就该报废了。

然后找机会(曹丕)提醒你几句,神不知鬼不觉,谁也无话可说。

那是你自己想不开,与我无关啊,不要埋怨政府啊。

其实张绣的悲剧,不在于他投降曹操,而在于他盲从贾诩的话。

贾诩不愧是三国第一毒士,以他的思维能力,不可能不知道张绣过去是没有好果子吃的,然而这个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的人,却极力怂恿老板投降,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这样的人,我鄙视。

非常鄙视。

成也贾诩,败也贾诩,这就是张绣的悲剧。

对曹操父子而言,张绣自绝于政府和人民,那是他最好的选择。不过斩草要除根,曹氏父子并没有放过他的儿子,建安24年9月,魏国邺城爆发魏讽谋反案,此案牵连数十人(以后我会细说),有人说,那是冤案,但对于政治家而言,这些都不是他们要关心的,政治的目的在于打倒对手,负责处理此案的曹丕趁机把张绣的儿子张泉网进去杀掉。

不管你参与没有,你的命运只有一个——死。

目的是重要的,手段也是重要的,而所谓的真相,已经不重要的。

第二十三章:袁术,过把皇帝瘾

(1)

196年对于袁术而言,绝对的丰收的一年,他和吕布修复了破损的外交关系,孤立了可怜的刘备,还趁机夺了人家不少地盘。

虽说袁术是一个不爱按合同办事的人,当初他答应吕布的粮食就没兑现,但现在他决定破例做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要和吕布做儿女亲家。

袁术一直是个不讲信用的人,之所以讲信用,是因为他急于办一件大事——当皇帝。

分析起来,袁术同志自己想当皇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汉室衰败,军阀混战,自己多少还是有实力的;第二,自己有野心;第三,舆论是这么说的,当然所谓的舆论,不是社会舆论,而是一本叫《春秋谶chèn》预言书,其中有一句是中有“代汉者当涂(同‘途’)高”,仔细分析的结果如下:我袁术字公路,名字中的“术”和“路”都是“涂”的意思,如此巧合,岂非天意?!当然这只是袁术自己的解释。事实上,当时就有专家破解出这句话的谜底,一个叫周舒的天文学专家(古代的天文学家似乎是万能的,除了管星象、也预测政治)就给出了权威答案:"当涂高者,魏也。”,注意,周舒同志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曹操还没有建立魏国,周舒同志的言论不属于马后炮。

第四,风水轮流转,按目前的架势看,汉室是不行了,那么取代汉室的会是谁呢?按迷信的五行(水、火、木、金、土)相生说法,汉为火德(即赤德),火德之后该土德(火生土),舜主土德(即黄德),而袁术同志是舜的后代,正好取代汉室。

第五,他手里有一件宝贝——传国玉玺,这是为了当皇帝特意把孙策的母亲拘押起来强取豪夺的。

如此多的理由,还等什么呢,赶快行动吧。

仔细说来,袁术同志想当皇帝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前面说过,董卓拥立刘协为帝时,兄弟俩都不想认可,之所以不认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想自己当皇帝,不同的是袁绍胆子要小一点,先是装模作样地摆了个花架子——打算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而袁术同志的胆子就大多了,他的想法比较直接,花拳绣腿的不要,藏着掖着的不要,直奔主题。

想法归想法,要心想事成,还需要等等,需要机会。

而等待是一种痛苦。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袁术在煎熬中终于迎来了兴平二年(195年)冬,这时一个好消息传来,献帝东迁途中,护卫队伍被李傕、郭汜大败,自己险些死于乱军之中,皇帝的尊严荡然无存。

机会,这就是机会啊。

袁术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召集手下人开会说:"姓刘的不行了,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现在看来天下应该归我们姓袁的,同志们你们觉得怎么样啊(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

和以往领导讲话后,必然出现的群众热烈鼓掌,纷纷发言,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不同,这次没有一个人赞同。

以前口口声声拥护汉室,现在画皮揭开居然要当皇帝,谁敢拥护你,谁敢赞赏你。

大家都不说话,也不敢说,闹不好,要掉脑袋呢。

拥护的没有,一会儿反对的却冒出来了。

袁术一看,是主薄(秘书)阎象。

“以前周文王有德有才,拥有天下三分之二的领土都不敢称帝,而你虽然也很厉害,但比他还是有点差距,而且现在的小皇帝也不像商纣王那样残暴……”

阎象说得没错,曾几何时,袁术的领地横跨几个州,盛极一时,但自从孙坚挂掉以后,他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基本上是人见人欺,可怜极了,尤其是初平四年(193年)被曹操同志一顿海扁后,他的地盘更是不断缩水,外加上自己管理无方,作战不力,最终自己说话算数的地方也就浓缩到只有淮南的几个郡而已,周围那些邻居(如陶谦、刘表、袁绍、公孙瓒、曹操),随便拉出来一个和你比,都强多了。

这么一点地盘,过家家还差不多,怎么好意思称帝!

这种说法还算是温柔的,但自己的秘书都要唱反调,民意调查,支持率如此之低,还是让袁术同志深感尴尬,史书的记载是他脸色难看,无言以对(术嘿然不悦)。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谁说我不能!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1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1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