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3)

其实典韦一直都是张绣比较忌惮的人物。

原来张绣投降之初,曹操是非常高兴的,于是设宴款待这些投诚人员。而曹操行酒时,典韦就手持一把大斧头跟在他身后,寸步不离。外加他形貌魁梧、不苟言笑,老是喜欢用那双警惕的眼睛盯着对方,让这些刚刚投诚过来的人员吓得战战兢兢,生怕斧头一不小心落到自己头上,连看都不敢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

这次断后,典韦将在属于自己舞台上完成人生的最后壮举。

典韦在大门口阻击,张绣的士兵根本无法通过,只得分头寻找其他通道。

此时典韦身边有亲兵十余人,在他的表率下,个个拼死战斗,无不以一当十(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

但敌人越来越多,杀了一个又一个,杀退一群又一群。好个典韦,只见他用长戟左击右刺,一戟刺去,总要将对方十多支长矛折断(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

随着时间的推移,典韦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地倒了下去。典韦自己也受伤数十处(韦被数十创),他已经感觉不到丝毫的疼痛,他能感觉到的是热血在他胸膛中沸腾!他依然在战斗,即使只有最后一个人,即使只有最后一口气,他依然要战斗!

这就是典韦!

敌人越冲越近,越来越多,那就贴身肉搏!

拼了,典韦!

最后时刻,典韦兵器也不用了,徒手挟着两人将其击杀,其余的人只是痴痴地看着,谁也不敢“以身试法”。典韦却不管这些,他冲入前去,又杀数人……

传奇,终有结束的时候,最终典韦伤势越来越重,他带着斑斑血迹,怒目大骂几声,慢慢地倒下了。

最终对手确认他已经死亡后,才上来割下典韦的头颅,他们带着好奇、恐惧、钦佩、仇恨的心情互相参观着——或许他们搞不明白,这个大大的脑袋里,到底装着多少勇气、忠诚、毅力、力量!

曹操这次输得很惨,队伍全乱了,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一直退到舞阴(河南泌阳)才稳住阵脚。

得知爱将典韦为保护自己已死,更是悲痛流涕,他花重金请人取回典韦的尸体,予以厚葬,他每次经过典韦的坟前都要大肆祭拜一番。对恩人是没法报答了,只有抚恤其家属。他他先封典韦的儿子典满为郎中,爱屋及乌,后来索性将他提拔为司马,留在自己身边。

虽然惨败,但也有亮点,曹操发现了一个人才——于禁。

在三国中,蜀汉的五虎上将其实是不存在的,刘备只封了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也有说车骑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是翊军将军,属于杂号将军,并没有上榜;蜀汉没有,而魏国却一直有五子良将的说法: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魏五子”或“五子良将”。

于禁(?-221)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宁阳县)人。他出道很早,黄巾起义的时候,他已经随跟随鲍信起兵讨伐黄巾军,后来于禁和鲍信一起投靠曹操,虽然从事此项工作的工龄很长,但于禁一直都是不引人注目的无名之辈。

后来鲍信死后,于禁跟了一个叫王朗的将军(注意,不是那个在曹丕手下担任司空的王朗),在他手下担任都伯。

这里说一下曹操队伍的编制,除开各级将军外,由低到高大体上是这样的: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军司马、都尉、校尉、中郎将、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重号将军。5人为伍,10人为什,因此,算来算去于禁同志只是一个指挥几十个人的低级军官。

地位低一点没关系,是金子始终会发光的,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但我感觉这句话有时这么说才更符合生活的实际:只有你被人发现,金子才会发光。

没人发现你,金子就永远不会发光。

(4)

好在于禁同志的运气真不错,鲍信名气够大,但却没有发现他,而这个王朗名气不大,但却慧眼识珠。一天他向曹操推荐了于禁,说这个同志是潜力股,值得重点关注,依我看是块担任大将军的料。

一个下级军官,你说他能当大将军,就像一个排长,你说他能当军委主席一样荒唐。

既然王朗这么说,曹操也有点好奇,他把于禁找来,深入交谈几句,感觉这个人的确有料,好生打磨,是个将才。

之后曹操任命于禁担任司马,开始新的征途。

于禁作战勇猛、头脑冷静,被提升后表现更为突出:濮阳之战,曹操大败,于禁却在濮阳城南打败吕布二营人马,此后攻寿张、须昌、定陶、离狐、雍丘、打汝南的黄巾军等等,于禁全部取胜。

此次曹操败退,于禁他也带着手下的几百个兄弟且战且退,由于治军严谨,他的队伍虽也有点损失,但建制基本保持完整。

半道上,于禁发现友军十多个伤员赤着身行走,正月正是春寒料峭之际,只要没有暴露癖不应该是那副模样,何况是伤员。

于禁仔细询问,那些人才说出实情:“哎呀,别提了,我们被青州兵给抢啦。”

趁火打劫,什么东西。

青州兵就是青州、徐州的黄巾军投降过来的,曹操择其精华编成青州兵。

有时候浓缩是精华这句话也不靠谱,比如青州兵战斗力实在不咋的,在濮阳就被吕布打得满地找牙,战斗力差倒在其次,关键是曹操对他们太过宽容,导致他们自由散漫、纪律很差。

于禁却不管那么多,他一边数落他们的罪行,一边下令攻击。

一些青州兵逃脱,跑到曹操告了于禁一状。看来,一个未经请示滥杀无辜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于禁到舞阴后,首先安营扎寨。有好心人提醒于禁:还不快去见曹公,解释一下,否则你浑身长满嘴也说不清了。

于禁却不慌不忙地说:“敌人就追要来了,当务之急是做好防范,不做准备怎么行!”

准备停当,于禁才去见曹操,报告对事情的看法。

青州兵虽然恶人先告状,但在领导心目中他们和于禁相比,毕竟不是同一级别,何况于禁这事也没多大责任,因此,于禁不但没有被领导修理,反而加封益寿亭侯。

不久,张绣的队伍追上来,曹操下令阻击,由于于禁等人早有防备,因此,张绣并没有讨到多大便宜,只好退回穰城。

宛城之战,曹操损兵折将,损失巨大,除了军事上,曹操还有一个损失,正是这个损失,成为他心底永久的疼痛——曹操的原配夫人和他离异了。

之所以现在说这件事,因为丁夫人和他离异与宛城之战息息相关。

下面说说曹操的私生活。

曹孟德同志文韬武略,能力超群,与之匹配的是曹孟德还非常好色,他一生究竟和多少女人有染实在无法考证,反着光有名有姓的夫人至少有15位。

《三国演义》上说曹操有五个儿子,这可大大低估了曹孟德同志的生育能力,根据史料来看,曹操同志的13位夫人一共为他生育了25个儿子,早死的有10来个,出名人物有6个如曹丕、曹植、曹冲、曹彰、曹彪、曹兖等,其余的都是无名英雄,泛泛之辈。除开儿子,曹操还有女儿,具体数目实在无法考证,但出名人物至少有7个。

说明一下,丁夫人是曹操的原配夫人,但没有生育能力。曹昂的生母是刘夫人,但是刘夫人早死,临死前将幼小的曹昂托付给丁夫人。丁夫人对曹昂十分疼爱,视为己出。

这次宛城之战,曹操损失了长子曹昂,让丁夫人悲痛欲绝。

当她得知事情的原委更是怒火中烧,既然救不活儿子,她就天天逮着曹操骂。无非是骂他不是东西,乱搞男女关系,自私自利,不顾儿子死活等等。

一开始曹操能忍,儿子失去了,谁的心里也不好受,再加上自己是第一责任人,夫人发发火,可以理解,可以体谅。随着时间的推移,痛苦会慢慢减轻,夫人兴许就不不骂人了。

但丁夫人的痛苦丝毫没有减轻的症状,她依然持之以恒天天骂。

时间一久,谁受得了!要知道,曹操同志是司空、车骑将军,国家总理级别的高官,天天被人骂,颜面何存。

终于有一天,曹操发火了,直接把她打发回娘家(太祖忿之,遣归家)。

你火气那么旺,还是回娘家好好冷静冷静!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1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1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