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6)

对袁术而言,吕布答应了,就是契机,他就可以大胆出手了,总之一定要把刘备打倒打臭才算功德圆满。

刘备危险了。

袁术派大将纪灵带着三万人,直扑小沛。

刘备手下没多少人,知道自己抵挡不住,连忙向吕布求救。

你不是称我为兄弟吗?现在我有难,你怎么也得帮兄弟一把吧。

刘备这么想,吕布手下的人可不这么想。

吕布手下的人劝吕布,将军不是一直想除掉刘备吗?那就让他们打,正好借袁术的手杀掉刘备(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于术),我们坐观其成。

许多人都说吕布有勇无谋,这话有时也不对,比如这次,吕布就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出兵,帮助刘备。

吕布对满脸疑惑的手下人解释说:“你们说得不对,如果袁术打败了刘备,就可以和北方的一些军阀勾勾搭搭,从而对我形成包围事态。所以,不能不救刘备。”

吕布带着一千多人匆匆赶往小沛,当然不是去找袁术拼命(否则就不会只带这点人了),他现在两边都不想得罪。

他是去劝架的。

纪灵听说吕布也赶来了,连忙停止攻击。

这个吕布,刚刚和我们老大缔结了婚约,现在跑来凑什么热闹?他决定邀请吕布详谈,了解一下情况,恰好,吕布也找他有事。

酒席都摆好了,吕布也很守信地来了,同时还带来了他最不乐意见到的人—刘备。

纪灵脑袋迷糊了,我们是敌人,你把他带来干啥?

不管咋说,来者是客,先喝酒。

吕布一边喝酒,一边对纪灵说:“刘备是我兄弟,一向由我罩着,你们打他,我不能袖手旁观。我一向不喜欢打架,只是很喜欢劝架(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

吕让人在营门口插上一支铁戟,自己拉满弓:“我们打个赌,我如果一箭射中旁边的小戟,你们就各自撤军;如果射不中,随便你们怎么厮杀,我不管。”

吕布号称飞将,并非浪得虚名,他一箭射出去,这一刻,飞将军李广在他身上灵魂附体!

不偏不倚,中了!

一箭能挽救和平,真有你的,吕布!

纪灵等人既惊讶,又钦佩:“将军真是天赋过人,我们服了!”

没说的,都撤吧。

吕布走了,纪灵也走了,阴霾散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刘备终于获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他趁机收拢失散人员,发展壮大自己,不久队伍就发展到一万多人。后来的事实说明,这对刘备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他一强壮,立马就有人不高兴了—吕布。

你搞那么多人干嘛?想卷土重来啊?没门!

吕布对刘备的一举一动一向是高度警惕的,刘备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他的心理底线,你不老实,我就打!

吕布亲自出马,突袭刘备,刘备再次大败。

这次刘备输得相当彻底,地盘没了,老婆没了,队伍没了……

输得精光的似乎刘备已经无路可去了。

不,不,还有一条路,通往许县。

唯一的路,只能投靠曹操。

好在曹操对他印象还不错,年初已经封他当了镇东将军,宜城亭侯。

刘备到达许县,更是给他一个豫州牧的头衔。这已经是刘备同志第三次担任豫州的父母官了,虽然都是空衔,含金量不高,但这次是以朝廷的名义任命的,说出去要牛气得多。

对于刘备的到来,曹操手下的人,反应不一。程昱主张杀,刘备是英雄,既然他送货上门,那就把他咔嚓掉,以绝后患。

反对的是郭嘉。

郭嘉认为,刘备是英雄,人家大老远地赶来,足见其诚意。如果我们杀了他,天下的英雄会寒心的,今后就没有谁会听你的话了。

一句话说到曹操的心坎里去了。

程昱的似乎更有眼光一点,刘备最终是不会受人摆布的,如果按程昱的意见,可能就没有三分天下了。

虽然曹操采纳了郭嘉的意见,但他是精明的,刘备,你接受了我的好处,就得为我办事。

尽管刘备不乐意被人当枪使,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曹操知道刘备的家底输得差不多了,很体贴地配人配粮,然后让他回到从前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小沛。

那里你最熟,去收拢残兵败将,帮我看着吕布,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找我,我为你报仇雪恨,总之一切包在我身上。

直接输入图片链接即可插入图片,限5个链接

第二十二章:征讨张绣(1)

话说建安元年后,曹操主要抓了两件事:迎接汉献帝到许县,积极屯田,准备粮食。虽然周围的军阀打得热火朝天的,但他却稳坐钓鱼台。

政治工作搞好了,后勤工作也搞好了,曹操就要出手。

此时在他周围已经形成一个包围圈:北面是冀州牧袁绍,东面是徐州刺史吕布,西面是马腾、韩遂,南面是荆州牧张绣、刘表。

先打谁,如何打,是个很考手艺的事情。

其实曹操早已想好了,袁绍虽然和自己的矛盾越来越深,但这位仁兄一门心思和公孙瓒争夺幽州,和自己还没撕破脸,而且他的实力也最强,实在不能去惹,只能尽量和他搞好关系;马腾和韩遂正在内讧,对自己的威胁不大。

剩下的只有吕布和张绣了。

两线作战,是兵家的大忌,曹操决定,先拉拢身边的吕布,稳住他,然后趁机攻击张绣。

事实上曹操的办法很凑效,吕布和袁术联姻告吹,关系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这当然曹操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剩下的的,只有张绣了。

张绣是它们几个中最弱的,曹操决定拿他开刀。

张绣是谁?骠骑将军张济的堂侄儿。

前面说过,献帝东归途中,张济与李傕、郭汜联兵追截,都希望把汉献帝接到自己的地盘,汉献帝北渡黄河后,李傕、郭汜各自回到自己的地盘,张济则留在弘农。不久,因为缺粮,张济决定带兵外出化缘。

他相中了荆州。

那时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下,相当于世外桃源。张济认为,和平安宁的地方一般都没有什么战斗力,因此自己去搞粮食、搞地盘应该问题不大。

张济估计得不错,刘表和陶谦类似,搞地方治理是一把好手,但打仗就比较外行了。想当初曹操收拾陶谦,如秋风扫落叶,而自己虽然能力不能和曹操比,但抢刘表一两座城池应该问题不大。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张济同志带人攻打穰(rǎng)城时被一支可恶的流箭射死。

张济死后,他的堂侄儿建忠将军、宣威侯张绣随即接管了部队。

表现最奇怪的是刘表,敌人死了,不但没有喝酒庆祝,然后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反而派和平使者到张绣军中。除了对骠骑将军同志的不幸遇难表示沉重的哀悼和亲切的慰问外,还表达了双方进行合作的强烈愿望。

真是老好人啊。

原来张济死后,荆州人也曾经向刘表表示祝贺,但刘表同志实在很博爱说:“张济因为日子过不下去,来我们的地盘化缘,我们东道主不但没有招待好客人,反而让他争战而死,遗憾啊。所以今天我只接受吊唁,不接受庆贺!”

刘表不是作秀,张绣反而有点感动了。

反正都无家可归了,不如跟着刘表吧。

刘表也爽快,让张绣带着队伍,驻守南阳郡宛县,帮忙看守北大门。

曹操认为,张绣的队伍实力有限,比较好下手。其实曹操的观点,只对了一半,也就是说,还有一半是不对的,张绣虽然不咋的,但他队伍中有高人呢。

这个高人的名字叫贾诩。

关于贾诩同志的光辉事迹,前面我已经介绍过一些了,不过还不全面。按照我写历史的习惯,写人,尽量写全,优点、缺点都写,只有这样,才算是客观公正的。

因此,随后出场的贾诩同志基本上都是优点了。

自从汉献帝逃出长安后,宣威将军贾诩同志就主动下岗,离开李傕。不是混不下去,而是实在不想待下去了。他知道是自己一句话让李傕杀进长安,使皇帝成为软禁的囚犯,对此,他内心是有愧的。所以皇帝脱离李傕魔掌后,他坚决地辞职不干了。李傕拿皇帝都不当人看,但对贾诩同志一向都是恭恭敬敬的。

贾诩离开李傕后,来到了华阴段煨军中。这个段煨虽然也曾经是董卓手下的人,但他却和如狼似虎的李傕、郭汜等人不同,他驻守华阴重视生产,爱护百姓,献帝来到他的地盘,也是好酒好肉地孝敬,不提任何要求。所以贾诩欣赏段煨。

贾诩在西凉军阀中已经是人气王了,对这位大名人来投,段煨自然十分欢迎。

不光他欢迎,连他手下人也十分欢迎,这样看来,贾诩在段煨军中实在干出了成绩。

再接再厉吧,贾诩同志。

但不久贾诩却收拾行装准备离开。

有人不解:“干得好好的,你离开干啥?”

原因很简单——干得太好了,才离开。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1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1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