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7)

为长久计,公孙瓒还在里面囤积了300万斛粮食。按照他老兄的观念,只要龟缩在里面,坚守不出,等把粮食吃完,天下也太平了,自己也就可以出来过幸福生活了。

如此幻想,只能说他脑神经烧坏了。

学鸡变鸡,学狗变狗,克隆什么样的榜样,就有什么样的下场。

要知道董卓有郿坞,董卓还是被干掉了,董卓有粮食,董卓还是腐朽了,公孙瓒有易京,他也会死的,他也会腐朽的。

不管什么样的枭雄,都是狗熊!

不会例外的。

解决他的人是他的老冤家袁绍,尽管他也并非什么好人。

公元198年冬季,袁绍开始对这位倒霉的亲家下手了。

他不断地派兵攻打公孙瓒的地盘,狼烟四起,两人算是正式闹僵了。但袁绍的武装挑衅进行得并不顺利,于是袁绍决定采用一种更省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写信给公孙瓒,建议大家还是像从前一样和平共处。

所谓的和平共处不过体面的说法,其实真实的含义是公孙瓒你主动投降,我可以不杀你。

现在的袁绍已经兵强马壮、今非昔比,而现在的公孙瓒,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袁绍希望以这封信化干戈为玉帛。

公孙瓒不理,你都打不过我,我为什么要服你?

亲家的态度如此强硬,袁绍也毛了。

那战场上见!

袁绍开始大举增兵。之前袁绍每进攻公孙瓒的一个城池,守将坚持不住的时候,都会向领导请求支援。但对不同的将领公孙瓒给的答复却是相同:顶住,顶住,坚持就是胜利!

反过来说就是:要援兵没有,你守得住是运气,守不住是脚气,死了是霉气!

如此冷血,还为他卖命干啥?

因此,袁绍大军一到,公孙瓒手下的人便逃的逃,降的降,袁绍很快逼近到易京。

这是公孙瓒手里的最后一块地盘——也是他的墓地。

但公孙瓒是不会这么认为的,他对未来还抱有很大希望,因为他还有一张牌可打,他相信如果打出这张牌,骄横的袁绍就会灰飞烟灭的。

被公孙瓒寄予希望的就是张燕的黑山军,之前他被汉灵帝招安,成为平难中郎将,但由于一直在并州、冀州一带活动,且人员多达百万,又不服从袁绍管教,被视为心腹大患。

公孙瓒虽然打过很多农民军,比如青州黄巾军,但他和这支队伍的感情却很好——黑山军一直是公孙瓒的盟友。

虽然现在的兄弟啊、盟友啊,都比较水,关键时刻向兄弟打黑枪、捅刀子的不在少数,但他坚信,这支队伍绝对不会见死不救的,原因很简单,都是受恶人袁绍压迫的难兄难弟,我完蛋了,下一个就轮到你!

这是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公孙瓒的如意算盘是放弃易京孤城,亲自前往接收这支队伍,然后大举反攻,端掉袁绍的老巢冀州,截断袁绍的归路。

这招比较狠。

但手下人劝他,主公啊,你千万别出去,你一走,易京人民便没主心骨,就全乱了,谁还会为你卖命?

是啊,领导都跑了,手下人不投降才怪呢。

于是公孙瓒决定自己坐镇(困守)易京,改派儿子公孙续前去黑山军张燕处搬救兵,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春,好消息终于来了,公孙续和张燕带着十万人的队伍,兵分三路,正朝易京方向赶来。公孙瓒赶忙派人给公孙续捎信,让他带五千精锐骑兵,先行埋伏在北方低洼地带,然后举火为号,自己带兵出城,里应外合,一举围歼袁绍。

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作战计划,但它却有一个并不完美的结局。

因为袁绍一不留神就截获了这封事关公孙瓒命运的情报。

于是公孙瓒同志的命运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袁绍很听话,已经按信上所说,安排了五千人伺候着。

城外的火光如期亮起,公孙瓒如期赴约,迎接他们却是——大败。

公孙瓒狼狈地退回易京城内,等待命运的最终裁决。

袁绍是不肯再给他喘息的机会的,考虑到易京城池高大坚固,强攻不易,袁绍变幻战术,改用地道战。

不错,就是地道战,一千七百多年后的冀中平原,广大抗日军民就用此战术多次击败入侵的日本鬼子。

不同的是,后人挖地道是为了防御,而袁绍挖地道纯粹是为了进攻。边挖还边用木头撑着,等挖到城内,点燃木柱,地道塌陷,公孙瓒的堡垒开始一点点倾斜,一点点地塌陷。

冬天里的一把火,也让公孙瓒的希望一点点地倾斜,一点点地坍塌!

袁绍乘机发动全线进攻!

大势已去!

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神马浮云!

极度绝望的公孙瓒把妻儿老小统统绞死,然后点火自焚。

他妈的,老子还没批准,你就敢死?不行!

袁绍派士兵冒火爬上楼台,抢在公孙瓒落气之前,给他一刀——泄愤的需要。

至此,公孙瓒的势力被彻底铲除,袁绍乘机接手了公孙瓒的全部遗产,成了幽州的主人,同时逐步控制冀州、并州、青州,成为北方霸主。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1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1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